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光明日報]于凱車隊:服務中昇華首都意識(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3日 06:37 來源:光明日報
    專題:北京于凱出租車隊

于凱在擦洗自己的出租車。(8月20日攝)

  光明日報消息 本報記者 杜弋鵬 通訊員 董城、劉倩

  北京“的哥”每天最少10小時釘在出租車裏,起早貪黑地給黃皮膚、黑皮膚、白皮膚們服務……似乎有點卑微。但首汽股份公司于凱車隊的“的哥”們不這樣看

  ,他們認為出租車是首都北京文明的一個窗口,自己身上擔負著首都責任和國家責任,自己的地位非但不卑,還尊貴得很。

  “共産黨員的身份得在平時一點一滴中表現出來”

  于凱是個普普通通的“的哥”,中共黨員,榮譽很多: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十大明星、全國勞動模範……於是,組織上就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以勞模命名的出租車隊。

  于凱車隊的骨幹大部分是共産黨員,他們唸唸不忘的一句話是:共産黨員的身份得在平時一點一滴的工作中表現出來!

  無職無權的黨員怎麼當?公司裏車子最乾淨、停放最整齊、出車最正點的是他們。&&執行規章制度、達到零投訴的是他們。收到表揚信最多、全部當選首都“的士之星”的還是他們!

  他們有自己的追求:“用愛和無私做好本職工作,做就做最好的出租車司機。”

  普通“的哥”劉純禮保存著一封可以證明他不普通的表揚信:一位女士到達目的地後扔下10元錢就急急忙忙下了車。劉純禮習慣地望了一眼后座,發現了一個包,馬上下車尋找那女士,卻連影子也看不見了。劉純禮就在原地等……女士終於神色慌張地跑來了,她急切地拉開車門將包緊緊抓住,對劉純禮説:“你知道包裏是什麼東西嗎?10萬元現金和一支金筆。”劉純禮答:“別管什麼東西,請您再清點一下吧。”事後,女士寫了表揚信,説:“我連車票都沒要,劉師傅卻仍在那裏等我……感謝首汽培養出這樣的好司機。”

  在於凱車隊,感動了乘客的事很多,很多。

  近一段時間,于凱車隊拾金不昧的事少了,表揚信也不如以前多了。不是他們出了名就忘了本,而是因為他們內部推出的“無痕跡服務”。于凱他們覺得,乘客東西丟在車上,司機要如實上交不説,失主也要費勁尋找,還是給乘客添了麻煩。能不能不讓乘客遺忘東西?其實只要司機嘴勤一點,眼活一點,就能讓乘客不忘東西。

  他們不再追求拾金不昧,而是儘量做到乘客上車不丟金,下車不忘金。

  “把乘客當成咱的家裏人,服務工作還能做不好?”

  于凱車隊對“愛崗敬業”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愛崗敬業就是要把乘客當親人。

  于凱説:“你説乘客和出租車是什麼關係?出租車就是乘客的家呀!作為司機,我們是這個家裏常住的,乘客就是出遠門剛回來,可能又要馬上走的親人。把乘客真心當成咱的家裏人,這點服務工作還能做不好?”

  于凱他們覺得,新的時代應該延伸服務理念,不能僅僅停留在把乘客安全、快捷送到目的地就算完了。

  今年夏季的一個雨天,于凱班的徐永良師傅拉了一對老夫婦回家,進了小區,樓門口橫七豎八放著幾輛自行車,出租車根本進不去。老徐二話沒説,停了計價器,拉門下車,將自行車一輛輛挪開,堅持把車開到樓門口,打著傘把大爺大媽一個個攙進樓。老人們一句“小夥子,回去小心點”讓全身濕透的老徐覺得美滋滋的。

  去年清明節前的一天,有位大姐點名要坐于凱的車安葬母親的骨灰。第二天,于凱帶著那位大姐驅車3個小時來到一座山腳下,那裏山坡陡峭,那位大姐好幾次險些抱不住骨灰盒。于凱要過去幫她,又怕那位大姐有什麼忌諱,就試探著問:“如果您不介意,我幫您送老人上山吧。”那位大姐非常感激。

  在於凱的車裏,便箋、筆、面巾紙、大小塑料袋一應俱全,于凱的目標是不讓乘客説謝謝。“家裏人用點東西哪有老説謝謝的?”于凱笑著説。他還説車上東西並非越多越好,針線包往往用不上,車上很熱,藥品不能存放,放在乘客面前的應該是最實在、最貼心的物件。

  于凱感動著乘客,同樣他也常被乘客感動著。乘客跟他推辭一元車錢,他感動。乘客一句“師傅,慢點!”他感動。乘客拿他當家人、親人,他更感動。

  “讓乘客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你的真誠”

  一次,于凱拉位客人,停車後正好11元,乘車小夥子扔下10元轉身就走。于凱也沒計較,剛要走車,突然發現小夥子的手機落在車門縫裏,他急忙追去。小夥子一見急了:“一塊錢至於嗎?”等得知真相後,慚愧地大哥長大哥短直道歉。于凱拍拍小夥子,轉身走了。

  于凱他們是靠開出租車吃飯的,北京的夏利每公里1.2元,起步價10元錢4公里,一般來説,一趟活兒能掙個十幾元就算不錯。説實話:誰不想多掙點?有的時候多走幾米路,多停幾秒鐘,計價器就會“嚓”地往上蹦一個數。往往就因為一兩元車錢,弄得司機和乘客都不太愉快。于凱他們有自己的標準:乘客上車晚壓會兒表,看到目的地早抬會兒表,彼此互相都順心。

  出租車滿街跑,看不出哪個司機是黨員。可到了關鍵時刻,黨員就能衝在最前列。非典關頭,于凱車隊主動請纓。張建軍和徐樹德兩位師傅,都曾接送過疑似病人。在那個時期,要説不怕是假的。要不師傅們怎麼會在完成任務後自我隔離好幾天?

  2008年,北京將迎來奧運盛會,于凱和他的同事開始更加留意服務中的細節,大到外國客人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小到一支歌曲、一束鮮花的擺放,于凱他們都經過仔細研究。他們忘不了一位教授乘客説的話:“使乘客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你的真誠,而你本人可能得不到表揚,甚至連你的名字都不記得;但是他們記住的是一個企業、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希望你向這個目標努力,這是個大境界。”

責編:王麗華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