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消息:從小泉純一郎當上首相那天起,每當臨近8月15日,媒體就要關注他是否參拜靖國神社。到2005年,這個強烈關注依然沒變。以參拜為標誌,中日關係5年來一步一步下滑,至今沒有止步的跡象。就此,日本一位著名學者在一次高級別會議上就曾鄭重地詢問中國學者:要是日本首相不去參拜,是不是中日關係就會好起來?
這位中國學者回答:當然不會。
靖國神社是中日關係的一個標誌,是日本政界對待歷史問題態度的晴雨錶,是中日曆史問題矛盾的焦點所在。然而,它只是歷史問題的一個縮影,而包括靖國神社、教科書在內的歷史問題也只不過是中日關係僵局的一個側面。
日本對歷史問題曖昧、躲閃,不像德國那樣正確對待;在現實層面又強力修憲,希冀突破和平憲法第9條的限制,且在與領國的領土爭端中採取強硬措施,甚至有人放言“為了釣魚島不惜與中國一戰”,而且還染指台灣問題。這使得鄰國不得不懷疑,它究竟想做什麼?鄰國也有理由擔心日本軍國主義將來某一天復蘇,再次為害亞洲。
多年來,日本面對亞洲國家有一種心理上的優越感,自認為是“老大”。隨著中國的發展強大,日本“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的心理就突顯出來。因此,在世界上多數國家把中國的發展當作機遇的時候,日本一方面抓緊機會在中國做生意掙錢,另一方面又處處提防中國,不希望中國強大起來。
中日僵局的真正癥結就在這裡。當前的發展趨勢決定著未來東亞戰略佈局,日本要保持自己的相對優勢地位,必然要遏制中國。
在憤怒、譴責之後,取而代之的應該是理性的思考:日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中國到底需要一個怎樣的日本?
遺憾的是,中國對日本的研究遠遠不及日本對中國的研究。2005年關於日本的兩本“舊”書再次暢銷起來,一本是戴季陶的《日本論》,一本是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前者1928年出版,後者1946年面世。這兩本書的重新暢銷,一方面説明中國人對日本感興趣,另一方面也説明當代中國對日本的研究缺乏扛鼎之作。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戴季陶在《日本論》中寫道,日本把中國放在手術臺上、顯微鏡下觀察了幾千次,以此説明日本對中國的研究和了解程度。同時戴季陶也反問道:中國呢?這個反問放在今天依然振聾發聵:中國呢?我們對日本了解多少?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