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
我國是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發展中國家,建設節約型社會顯得尤為重要,可是諸如“長流水”、“長明燈”等浪費資源現象卻屢見不鮮。最近《焦點訪談》記者對生活中的一些浪費現象進行了調查。
| |
在河北省三河市,這裡的洗車行直接用井水或自來水洗車。一個洗車行每天洗二三十輛車,大量寶貴的水資源就這樣白白浪費掉。天津是一個資源性缺水城市,儘管政府部門規定洗車業要用中水,但由於配套措施和監督執法沒跟上,洗車行採用自來水和地下水洗車。在天津的一些加油站,水龍頭“長流水”現象也隨處可見。
| |
北京嚴重缺電,儘管政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限電措施、號召市民節約用電,但有少數單位和一些個人用電還是大手大腳。7月20日,北京的電力負荷逼近極限,已經打烊的一些商場深夜仍然燈火通明,三環路邊行人稀少地段的幾塊巨幅廣告牌徹夜燈光滅。
浪費現象不僅發生在生活領域,我國一些行業的生産經營也浪費驚人。有資料顯示:我國鋼鐵、有色、電力、化工等8個高耗能行業的單位産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高40%以上,我國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相當於氣候條件相近發達國家的2到3倍,工業用水重復使用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5到20個百分點,礦産資源總回收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
| |
只有讓節約的意識轉化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産工作中的良好習慣,建設節約型社會才能成為現實。
[詳細內容]
動畫提示:
2030年,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將減少20%以上。
從目前探明儲量看,我國可採石油資源只能用到2020年。
我國煤炭資源現有儲量最多還能使用不到100年。
銅、鐵、錳、絡等45種主要礦産,只有6種能夠保證2020以前的需求。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靜:
剛才動畫裏的數據來自國家權威部門的預測,它反映了我國資源緊缺的程度。過去説到我們國情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四個字“地大物博”,確實,我國是一個資源大國,擁有許多寶貴的資源,但是當我們把我們的資源總量除以13億人口之後,人均資源的佔有量就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了。
解説:
我國人均水資源的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目前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400個處於缺水狀態,尤其是北方地區缺水更為嚴重。不久前,記者對河北、天津等一些缺水城市的用水情況進行調查,卻發現不合理用水甚至浪費用水的現象並不少見。
記者:
你們洗車用的水是什麼水?
河北省三河市某汽車行員工:
井水。
記者:
它流到哪呢?
河北省三河市某汽車行員工:
下水道。
記者:
直接流到下水道了?
河北省三河市某汽車行員工:
嗯。
解説:
一直以來,國家倡導使用中水,也就是經過回收處理後的污水、廢水的再利用。可記者看到,這些洗車行大量的是直接使用自來水或者井水洗車。
記者:
一天大概洗多少輛車?
河北省三河市某汽車行員工:
二三十輛吧。
解説:
一個洗車行每天要洗二三十輛車,這麼多洗車行要耗掉多少水就可想而知了。再看看這位洗車行的員工洗完車之後竟然直接用自來水衝地。
離開了三河市,記者又來到了天津。作為一個資源性缺水城市,使用中水便列入了天津洗車業的準入條件。那麼這裡的情況又怎麼樣呢?
記者:
想問您一下,你們衝車用的水是什麼水呀?
天津市某洗車行員工:
全是自來水。
記者:
自來水衝的是嗎?
天津市某汽車行員工:
嗯。
天津市某汽車行員工:
我們是後面井水。
記者:
井水是吧?
天津市某汽車行員工:
嗯。
解説:
他們所説的井水其實就是地下水。這些年來,由於地表水缺乏,天津市的地下水被過量開採,全市65%的面積甚至發生地面沉降,而這些洗車行不僅直接抽取地下水,還根本不回收使用。
天津司機:
他們一樣,讓他們安都不安,人不安,循環水的設備安裝誰拿錢?投資那麼大,對不對。
天津司機:
有中水當然用中水了。
記者:
為什麼呢?
天津司機:
節約資源嘛。
解説:
儘管政府部門規定要用中水洗車,但由於配套措施和監督執法沒有跟上,洗車行又不願意投入,因此他們主要的還是使用自來水和地下水。
在天津市的另外一個加油站,記者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一位貨車司機在給水桶裝滿水以後,把流著水的管子一扔,就去給輪胎澆水,根本不管水龍頭。
記者:
這個地方是專門為路過的汽車司機提供的一個冷卻輪胎用的地方。這個司機在用過這個水之後,我們看到他們並沒有及時關掉水龍頭,大量的水就這樣流到了下水通道裏面。
記者:
這不是很浪費嗎?
貨車司機:
我們來的時候就開著的,我們用完以後可能會把它關上。
記者:
用完以後,但這中間你不用的時候,你怎麼不把它關上呢?
貨車司機:
我來的時候就開著,我來不及了。
解説:
司機不自覺造成浪費。記者還發現,這個加油站的女洗手間外面的一個水龍頭還根本關不上。
記者:
關不死,確實關不死,這個水一直在流。
我看那個水龍頭怎麼都關不上呢?
天津加油站工作人員:
前兩天剛壞了。
記者:
前兩天壞了,您知道這個事?
天津加油站工作人員:
嗯。
記者:
為什麼不修呢?
天津加油站工作人員:
開關不好買,那個開關。
記者:
開關不好買,所以就水一直讓它白白這麼流著?
天津加油站工作人員:
沒白白的,剛兩天,就準備換呢。
記者:
準備換?
天津加油站工作人員:
嗯。
解説:
再讓我們看看下面這組鏡頭,這些都是記者隨機拍到的。在極度缺水的天津,大量的水資源就這樣白白被浪費掉,實在讓人心疼。
記者:
你們看著不心疼嗎?水這麼流。
天津某加油站工作人員:
心疼那也沒轍呀。
解説:
其實像這樣浪費水的現象並不僅僅存在於河北和天津,在各地都能看到。本來我們國家水資源的短缺就越來越突出,如果大家都像前面那樣大手大腳,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或許真的是我們的眼淚。
字幕提示:
2030年,我國人均水資源下降20%。
葉文虎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這個節約意識還是要深化,並不僅僅是為了節約錢而節約物資。有些東西你看起來不太值錢,好像我們可以不要節約了,很便宜,實際上不管你是便宜還是貴,對於自然資源來講,它都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想我們的節約意識,由省錢到節約自然資源,要有這麼一個深化。
解説:
由於缺乏節約意識造成水資源的浪費,而對於水來説,電力能源的浪費更容易被忽視。 2005年7月20號,北京電力負荷達到1058萬千瓦,這是入夏以來的最高峰,逼近電網承受的極限。可就在這天晚上,市民的用電情況怎麼樣呢?淩晨三點,記者來到西直門的一個服裝市場。
北京某服裝市場工作人員:
這是那個有一些應急燈什麼的都開了。
記者:
這都是日光燈呀,你看這個。
北京某服裝市場工作人員
是,它有些燈是他們有些進料什麼的,從地下往上拉,因為他們要走步梯上來。
解説:
説是在進料,可記者始終也沒有看到搬運人員或者是拉貨車輛進出。離開服裝市場,記者又來到某商場,這裡也是燈火通明。
記者:
這麼晚了,都淩晨3點半了,您這燈為什麼還全亮著?
北京某商場保安:
這是應急,搞衛生。
記者:
搞衛生搞到淩晨3點?
北京某商場保安:
對。
解説:
淩晨3點20分,商場關門都已經五六個小時了,怎麼這時候還打掃衛生呢?而且在商場裏,記者也並沒有看到清潔工。再讓我們看看三環路邊,北京一家房地産公司的幾塊巨型廣告牌,上面每一盞燈都大開著。
記者 黃劍:
這會兒已經是淩晨4點過5分了,我們看到了在北京市東三環邊上的這幾塊廣告牌還是非常地亮,而且照射廣告牌的燈看上去照度也非常高,應該説耗電肯定不少。我們現在來數一下,這幾個廣告牌到底有多少盞這種照度非常大的燈一直亮著。
解説:
記者數了一下,廣告牌上這些瓦數不小的電燈總共有40多盞,把周圍照得像白天一樣。廣告確實是很醒目,可此時大街上卻幾乎空無一人。在電力緊張的情況下,這些燈是不是可以少開幾盞呢?這樣一來,節約了電力也節省了自己的電費支出,不是兩全其美嗎?
謝志國 北京電力公司副總經濟師:
從昨天看,我們就有一部分的變壓器,主變壓器,它的負載率已經超過了80%,有的達到了90%。長期如果主設備重載運行,會給電網的安全造成一定的隱患。
解説:
北京是一個嚴重缺電的城市,每年相當多的電力需要周邊省市支援,今年夏天用電缺口進一步加大。儘管政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的限電措施,並且號召市民節約用電,但是少數單位和個人看來自己花了電費,節約似乎和他們沒有多大關係。
劉前光 北京市節能環保服務中心副主任:
這是我們北京市在2005年開展“節能宣傳周”期間,群眾舉報的浪費能源的一些現象。我們在這一週期間,一共接到了321件有關浪費的現象。
解説:
目前,我國主要還是煤炭發電為主,每發10度電,就要消費3公斤煤。浪費電實際上就是浪費煤炭資源。生活中浪費水、浪費電的現象隨處可見,説到底就是節約資源意識缺乏。與此同時,在工農業生産中,資源消耗更是驚人,尤其是一些高耗能企業,由於科技水平的問題,耗能指標比世界先進水平要高出許多。
資料顯示,我國鋼鐵、有色、電力、化工等八個高耗能行業,單位産品能耗比世界先進水平平均高40%以上,單位建築面積採暖能耗相當於發達國家的2至3倍,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5到20個百分點,礦産資源總回收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
葉文虎:
中國連續20多年這麼高速增長,我們過去採用了一種高投入的做法,這個高投入是資本的高投入,還有物質資源的高投入。那麼這種高投入,換來我們經濟的高速增長,如果我們繼續按照這麼一種自然資源高投入的發展,我想這個形勢將會非常嚴重。那麼怎麼才能建設,把一個節約型社會建設起來呢?全民有一個把節約的意識,使節約自然資源的意識要強化、要深化,這個強化、深化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一個整個的大基礎。
主持人:
當人們對生活中常流水、長明燈等浪費現象進行批評的時候,有人常常會理直氣壯地説:“我已經付過錢了”。不錯,你的確有權消費,但是你沒有權利浪費全社會共有的資源。我們提倡節約是為了讓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能夠持久下去,而只有讓節約的意識轉化成為人們日常和工作生活中的良好習慣,建設節約型社會才能夠成為現實。
責編:侯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