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讓節儉融入民族文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8日 13:25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在人們紛紛就中央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發表看法時,筆者也曾提出,節約是我們在現代社會必須大力提倡的文明標簽,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公民文明素養的重要標識。我們看到,大家對節約型社會的思辨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網友提出,應當著力建設"節約型國民精神",本人對此深表贊同。

  節約,決不限于"小打小鬧"式的省電、省錢、省資源,點點滴滴匯江河,廣納百川成大海。節約是一種文明素質、公德意識的表現,將節約行為提升為民族精神,乃至於融入民族文化裏面,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當海外大肆炒作中華崛起,乃至滋生許多版本的"中國威脅論"時,一些國民也不免産生飄飄然的自我陶醉。其實,雖然有了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們又有什麼值得沾沾自喜的呢?13億人口,任何資源與財富,在這個巨大的分母面前都少得可憐。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倘使僅僅用於增強兒童的愛國情感也無可厚非,可悲的是許多成年人也陶醉其中。

  一些好容易摘掉貧困帽子的人,動輒吃喝玩樂大肆揮霍,藉以顯示自己,滿足虛榮的面子。個人如此,國家又怎樣呢?當我們發現了大慶、勝利兩油田後,就以為徹底擺脫了貧油帽子大量出口原油。當我們東部油區儲量不足時,仍然不承認中國是石油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在西部尋找石油。當國際油價一漲再漲,已經是十年前的好幾倍時,我們不得不放棄虛榮支撐的面子,每年花費數百億美元進口石油。人均GDP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産出能耗卻大大高於世界平均。我們與世界最發達國家相比,資源的消耗與産出比,相差了幾倍十幾倍,簡直就不在一個檔次!

  中國人愛面子。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些國人將鋪張浪費、揮霍無度當成維繫個人面子的工具,節儉成了寒酸、摳門兒,甚至有傷大雅的"小氣鬼"。三峽工程上馬前,我們派出一批又一批的官員到巴西伊泰普考察,乃至於反感接待的當地政府禁止中國官員入內。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中餐宴席曾因浪費嚴重被禁止作為公務宴。還是看看一些先進國家吧。前德國總理科爾,曾在宴請來訪官員時端起盤子舔吃剩菜而不考慮"有失大雅"。前韓國總統金泳三,曾以一碗清水面宴請內閣官員。江澤民訪問波音公司時,歡迎儀式是在經過簡單佈置的車間操作臺。

  勤儉,隨處能為;節約,舉手可行。少一點燈紅酒綠的奢侈,少一點揮霍鋪張的浪費;多一點盡職盡責的實幹,多一點憂國憂民的節儉。實現國家長期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少不了以進步時尚為特徵的人文動力。

  任何一個文化品味濃厚的民族,都有其引以自豪的特色文化和文化品牌。像法國的浪漫與熱情,日本的團結與敬業,美國的創新與自由,巴西的桑巴奔放,奧地利的音樂高雅。拘謹內斂、勤懇中庸,曾是海外民族對我們的印象之一。如今,我們需要傾力打造一個勤儉務實的民族文化品牌。一個開放的民族,也是不斷吸收先進的時代內涵,不斷發展進步的民族。讓節約,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種方式。讓勤儉,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品牌亮點。必須擦亮中華文化的勤儉內涵,這是實現中華復興,確保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 (作者:李映潔)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