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和平與親善──鄭和精神的中心點(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2日 10:12 來源:
    專題: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

7月11日,觀眾在雲南省晉寧縣的鄭和公園觀看鄭和雕像。連日來,鄭和故鄉晉寧縣舉行系列活動,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 新華社記者 王長山 攝

  →→進入專題: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

  新華社吉隆坡7月10日電(記者 陳麗華)在中國和馬來西亞的友好交往史上,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是一位備受推崇的歷史人物。他率船隊七下西洋,五次駐節馬六甲,為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促進互利通商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紀念鄭和下西洋600週年之際,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會長林玉唐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入國問禁,入境問俗"

  "鄭和是和平親善的使者,是中華文明的傳播者,是偉大的航海家,是我們海外華人共同的驕傲",林玉唐以這樣的開場白娓娓道來。他説,"和平與親善"正是鄭和精神的中心點。當時鄭和所率領的200多艘寶船無論是在船隻規模還是隨員人數上都佔有絕對優勢,但他並沒有以強淩弱,而是從事和平的友好交往和互利的通商。林玉唐説,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凸顯了中國自古以來就以和平的姿態面向世界,説明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他指出,史料記載,鄭和非常重視所經過或駐紮國家的風土人情,每到一處,必做到"入國問禁,入境問俗"。這體現了東方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

  "以強扶弱"、"維護正義"、"守望相助"

  林玉唐認為,鄭和精神也閃耀著"以強扶弱"、"維護正義"和"守望相助"的光彩。鄭和協助弱小的國家抵抗外國的欺淩和侵略,清除沿海海盜,保障了漁民及商船的安全和正常貿易。馬六甲王國在鄭和駐節後的100多年中(1405-1510年)享有安寧的日子。而馬六甲海港更成為當時東西方貿易活動的主要商港。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不僅揚起和平的風帆,播撒了友誼的種子,更懷著強烈的使命感,將中華文明的偉大成果傳播到東南亞各國。林玉唐説,鄭和七下西洋極大促進了中

  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物物交換貿易。鄭和把中國的陶瓷,絲綢、茶葉、金屬貨幣和農具帶到東南亞,並把東南亞的香料、染料、寶石及奇花異草帶回中國。更難能可貴的是,鄭和把中國先進的文化、藝術、農業技術和工藝傳授給到訪的國家,教導當地人民種植各種穀類、建造堅固的房屋,當然也傳授了造船技術及航海經驗。林玉唐説,鄭和在馬來西亞華人中一直享有很高的聲望,對他的共同懷念和尊崇已演變為華人文化的一部分,成為加強華人團結的重要凝聚力。

  許多歐洲的航海圖都源於他的遠洋之旅

  在談到鄭和的航海成就時,林玉唐認為這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華,彰顯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他説,在600年前,人類對各種天文及自然現象所知有限,遠洋航行知識和技術都處於起步的階段。鄭和卻有能力帶領大規模的船隊安然橫渡當時被認為深不可測、無邊無際的海洋。船隊所到之處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涉及了工程、物理、天文、地理及生物等知識,當時中國人對造船、航海。星象和食物保鮮等知識和技術的掌握程度令人驚奇。林玉唐指出,鄭和比哥倫布和麥哲倫遠洋航行都要早很多年,鄭和船隊的規模、航行的里程和時間及船員人數,也是哥倫布等望塵莫及的,這是東方人的光榮。根據近年來的一些考證,由於鄭和是最早的世界航海家,許多歐洲的航海圖都源於他的遠洋之旅。今天的中國,在自己進步發展的同時,也希望周邊國家一起繁榮進步,這和600年前鄭和七下西洋的主旨是一樣的,也是馬來西亞華社主辦鄭和紀念活動的主要目的。

責編:常穎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