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落實科學發展觀)警惕西部新一輪“炒礦風”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7日 19:55 來源:
    專題:落實科學發展觀

  新華社成都7月7日電(記者李舒、叢峰、王麗)隨著資源緊張的加劇和價格的不斷上漲,大量熱錢開始追逐能源開發、炒買炒賣煤炭勘探權和開採權,西部部分礦産資源富集區興起新一輪“炒礦風”。

  “在所有的資源中,煤炭是最值得炒作的!當初(2000年-2003年)隨便買一兩個煤礦,你現在就變成千萬富翁了,即使你現在買,好的煤礦也可以保證穩賺不賠!”江西煤炭老闆李某對記者説,煤礦目前最容易變現,因為大家都知道,煤炭的價格仍然在漲,只要一開挖就是鈔票。

  據了解,那些當初購買煤礦的人,其實並沒有什麼資本,大部分的資金來源於銀行。而短短三五年時間,他們其中一些人就成了千萬富翁。 這些炒礦人以投資者身份出現,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植。

  “嚴格來講,炒礦到現在已經是‘第四波’了!”一位深諳資源炒作之道的公司老總向記者介紹了炒礦的歷史。在西南一些煤炭資源富集區,上個世紀80年代時,大規模發展鄉鎮企業,鄉鎮煤礦蜂擁而上。但由於投入資金有限,市場前景不好。

  2000年前後,全國範圍內開始關井壓産、煤礦改制,集體煤礦變為私營,許多人借機漁利。在低價獲得開發權之後,部分煤礦老闆逐步走上了炒礦的道路。從2001年開始,一些外地的煤礦老闆開始在雲南、貴州等産煤區縣購買煤礦,當時一個年産在5萬噸──10萬噸的煤礦價格不超過100萬元。

  2002年煤礦炒作、煤礦轉讓之風開始興起,不少煤礦老闆意外發現,守著一個煤礦開採一年不過幾百萬的利潤,而如果在一年內能夠收購2-3家煤礦,進行包裝後轉讓得來的收益將大大超過煤礦開採。於是部分煤礦老闆從煤炭的生産經營中擺脫出來,利用自己與地方政府的良好關係,單純地依靠買賣煤礦賺錢。

  2004年,隨著煤炭市場價格不斷的飆升,煤礦隨之升值,大量的浙江、湖北、湖南民間資本擁入産煤區,煤礦的價格迅速上漲。面對挖出來就是鈔票的資源市場,各地的炒作老闆們幾近瘋狂,他們一方面多方兼併合法小煤礦,一方面想盡各種辦法取得新的採礦權證。

  “誰能幫我辦到採礦權證,給他200萬元都沒問題。”煤炭老闆李某認真地説:“像我們這些外來的,摸不到門路,往往各種證照就批不下來。現在,兼併有證的礦山已過了最佳機會,最賺錢的是批一個礦的指標(即探礦權、採礦權證),再賣給礦老闆。”

  面對一系列的怪現象,有關專家呼籲應儘快變革資源管理體制和調控手段,引導規範民間資本流動,建立合理的資源市場機制,以儘快從根本上遏制“炒礦風”。

  專家認為,在一些地方政府可持續發展觀念淡漠,資源開發“有水快流”、追求短期經濟發展思想的作祟下,熱錢涌入將引發一系列的危害,如生態環境破壞加劇,資源配置扭曲,礦難事故頻發,能源價格高漲,以及權力尋租現象的惡化等,具體危害包括:助長了掠奪性開發的壞風氣,加劇資源受破壞程度。由於“炒礦”是在買賣過程中獲取利潤,根本不對礦山的生産經營作長期安排和投入,即使生産也是短期性和掠奪性的;危及礦山尤其是煤礦生産安全。經過層層炒作之後,礦山在買與賣的過程中幾易其主,業主更替頻繁,導致管理“斷層”,極易導致重特大事故發生;破壞國家長期、整體的資源開發規劃,造成國有資産流失;引發礦産資源價格不合理上漲,形成價格泡沫,加劇能源緊張。

責編:于冰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