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在“亞洲的未來”研討會上發表演講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3日 15:46)
新華社東京5月23日電(記者藍建中)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23日在日本經濟新聞社主辦的“亞洲的未來”特別演講會上,發表了題為“亞洲的振興與中日兩國的共同責任”的演講。
吳儀指出,亞洲的和平與發展正面臨歷史性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順應時代潮流,為實現一個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的和諧亞洲而努力,是亞洲各國應該共同肩負起來的歷史責任。為實現這一目標,既要學習借鑒世界其他地區在開展多邊合作、推動區域一體化方面的成功經驗,也要充分照顧到亞洲的特點,探索符合亞洲實際、具有亞洲特色的一體化道路和指導一體化進程的原則和目標。為此,吳儀提出:
第一,樹立亞洲意識,加強團結協作。亞洲各國的發展只有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聯絡起來,才有保障,亞洲的繁榮與振興才有可能成為現實,亞洲才有可能保持發展活力的持久不衰。
第二,增強政治互信,照顧彼此關切。亞洲各國應在聯合國憲章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和睦相處;應妥善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利益摩擦,為國家間的合作創造適宜的條件和氣氛;應加強各領域的交流與對話,夯實合作的社會基礎。
第三,更新安全觀念,維護和平穩定。要摒棄冷戰思維,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通過平等對話化解矛盾,通過友好協商消除爭端。
第四,以經貿合作為先導,帶動全面合作。應開拓合作渠道,豐富合作內涵,使合作惠及各國人民;繼續推進自貿進程,促進相互投資,形成平等互利的産業合作鏈條;加大在金融、能源、交通、農業等領域的合作;加大對本地區欠發達國家的支持,使合作各方步調一致地向前發展。
第五,尊重文明多樣性,提倡開放包容。要尊重各國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反對歧視和偏見;尊重文化、宗教、價值觀的多樣性,促進不同文明的交融;加強與域外國家的對話與合作,共同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吳儀提出,基於上述目標和原則,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亞洲國家應著重做好三件事:
第一,全面拓展和深化東盟與中日韓(10+3)合作。應以10+3為主渠道,探討建設東亞共同體的具體途徑;加強經濟合作,提高經濟一體化的程度;進一步向政治、安全、社會等領域拓展,形成全方位合作框架;與本地區其他合作機制建立聯絡,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第二,進一步加強中日韓合作。三國在經貿、信息産業、環保、人力資源開發和文化等領域的合作發展很快,根據東亞合作形勢的發展,結合三國的長遠需要,適時就能源合作和自由貿易安排等重大現實課題著手進行實質性探討,是必要的,條件也是具備的。
第三,積極推進泛亞合作,尋求整個亞洲的發展和繁榮。根據需要和可能,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著力提高現有合作的水平和質量,開拓合作領域,爭取開創泛亞合作的新局面。
吳儀強調,包括10+3在內的本地區各種形式的合作都不應該是排他性的。我們一向支持本地區合作保持開放性、透明性,體現包容性、互利性。本地區合作的根本目的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吳儀指出,亞洲是中日兩國謀求長遠發展和持久繁榮的共同地緣依託,中日兩國的合作是亞洲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必要條件。中日兩國只有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才符合雙方的長遠和根本利益,才符合亞洲各國的共同期待。中日兩國要實現各自的長遠發展和持久繁榮,也必須立足亞洲,放眼全球,在不斷深化雙邊合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和推動亞洲的合作。雙方應積極主動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共同致力於推進區域合作,從而使亞洲能夠更好地迎接經濟全球化的競爭和挑戰,在亞洲繁榮振興的歷史進程中實現共同發展。這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的必然,是中日兩國義不容辭的歷史重任,更是對兩國政府和人民智慧與膽識的重大考驗。
吳儀強調,良好穩定的中日關係是推進亞洲合作的重要條件,中日兩國要真正在亞洲合作中有所作為,就必須始終堅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增進互信,加強合作。我們願與日方共同努力,採取切實措施,化解分歧,克服困難,儘快推動兩國關係重新走上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吳儀説,實現亞洲的長久和平、穩定與發展,是所有亞洲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心願和共同事業,需要亞洲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作出不懈的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加強合作,共同開創亞洲振興繁榮的新局面。
演講後,吳儀還就中日關係、人民幣匯率、中國經濟形勢和能源政策等回答了聽眾的提問。
日本經濟、政治、教育、新聞界等近400人出席了演講會。(完)
責編:春天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