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潛規則”掩蓋下的腐敗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5日 11:03)
新華社上海5月15日電(記者 慎海雄) 前不久,香港“珠寶大王”謝瑞麟與其擔任上市公司主席的兒子謝達峰一同被“請”入廉署“喝咖啡”,原因是涉嫌向旅行社提供非法回扣、協助旅行社逃稅。儘管謝氏父子已獲保釋外出,但作為香港旅遊業“回扣”第一案,謝氏父子無疑對內地旅遊界愈演愈烈的贈送和收受回扣這一“潛規則”敲響了警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 /h3>
正如上海一位業內人士所透露的,旅行社、導遊與景點、商家之間通過拉客、消費等獲得高額回扣,在業界早已是不成文的規矩,如果真的查一查,恐怕沒有多少人是能擋住這一“潛規則”的。
所謂“潛規則”,是指沒有顯現出來但已是心照不宣的某些規矩,這些規矩雖然沒有成文卻又是彼此默認的。值得警惕的是,時下一些部門和行業甚至是黨政機關的公務人員,在辦事交往中,表面上循規蹈矩,而私下裏卻是依據“潛規則”行事。
“潛規則”的氾濫必然導致腐敗的滋生和公權的濫用。一些手握大權的執法部門工作人員,以“潛規則”替代條法規章,嚴重敗壞了執法機關的形象。北京昌平區質監局原局長付某最近因涉嫌受賄和濫用職權出庭受審。面對檢察機關對他“收錢免罰”的樁樁指控,付某竟認為這是社會問題:“社會上的不合格産品太多,如果都罰,我們局罰的錢就不計其數了。”某石化銷售公司送來40萬元,付某就將應該處以的300萬元罰款免了單,本該依法沒收的800余噸不合格汽油也隨之流入市場。
“潛規則”下的腐敗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潛規則”雖然擺不上臺面,但由於默認者眾多,眾人又“自覺”遵守,故社會危害極大。至於是否違法,當事人根本不會當回事。比如導遊吃回扣,遊客自然是冤大頭,多數商家其實也不願意讓導遊從中分杯羹,但恰恰在“我拿大頭你拿小頭”之類的“潛規則”下,導遊和商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一旦形成為風氣,當事雙方乃至作為受害者的遊客也就見怪不怪了。
“潛規則”盛行必然導致法律規章名存實亡。“潛規則”雖屬無形之規矩,但實際操作者往往以它為圭臬,其結果常常是規章制度為它讓道。某地一名分管商貿的幹部經常帶著老婆孩子到商場自選白拿各種物品,上級領導找他談話時,此公居然耍橫:我辦了這麼多事,又沒有拿錢,拿點兒東西算什麼?原來此公將“不拿錢只拿物”當作了向基層索要回報的“潛規則”。
禁絕“潛規則”掩蓋下的腐敗,最重要的是樹立法制的權威。“潛規則”雖然頑固,但因其不得人心,因而並非不能破除。無論這樣的規則暫時被多少人默認,都必須正本清源。要在各行業大力倡導職業道德,嚴格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來辦事。對那些打著“潛規則”的幌子違法亂紀的當事人,應當堅決查處,千萬不能對其麻木不仁、熟視無睹。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