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請多説“謝謝”“對不起”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9日 21:22)
專題:2005年兩會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李亞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有人在餐廳裏旁若無人地大聲打著手機,有人把嚼過的口香糖吐在地上;
有人在電梯間吸煙,有人在大庭廣眾之下為一點小事罵得唾沫飛濺,眾多圍觀者評頭論足……”記者9日採訪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分社社長龔亞夫委員時,本想請他談談教育問題,沒想到剛坐下,他主動向記者講起了這些人們平時熟視無睹的小事情。龔亞夫委員説:“我們的城市就是因為這些‘無傷大雅’的小事失去了和諧。小事不小,見微知著。從小的方面説,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從大的方面説,則反映了我們社會的和諧程度。”
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規範自己的禮貌用語和文明行為,小善會變成大善,社會和諧之風就會蔚為大觀。”龔亞夫認為,在公共生活中,你謙讓一點,他禮讓一些;你貢獻一點,他貢獻一點,大家都獻上一點愛心,我們的社會不就和諧多了?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明禮誠信”列為基本的道德規範,“這充分説明了‘明禮’在現代社會道德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龔亞夫委員説。從禮儀的內在結構來看,它包括“禮”和“儀”兩個基本方面。“禮”是精神內核,是思想基礎;“儀” 則構成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
什麼是“知禮”?
“就是一個人通過自身道德修養,讓自己的言談舉止符合社會規範。”龔亞夫委員説,現代社會中,“知禮”依然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基本行為準則,是衡量現代公民自身素質的一種標桿,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一種指向。“如果我們都能夠以‘知禮’為指向來完成自己的人格塑造,那麼最終受益的不僅僅是我們自己,而且將是整個社會。”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少用一些不禮貌的話,少做一些不禮貌的事情?”龔亞夫委員繼續闡述,“只有在一個融洽的社會環境,才可能做到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諧環境。”高樓大廈可以在幾年內拔地而起,文明和諧卻非一朝一夕可以養成。
對此,龔亞夫委員説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從多用三個詞開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
責編:陶柯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