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中央:大力推進海水利用技術産業化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9日 10:07)
專題:2005年兩會
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期間,九三學社中央提交了“關於大力推進海水利用技術産業化”的提案。
九三學社中央認為,海洋科技是二十一世紀高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海水利用”則是海洋科技領域中的一項新技術。海水利用技術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作為工業冷卻水和衝廁用水、海水化學資源的綜合利用等。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海水淡化先進技術的國家之一;在海水直接利用方面,我國的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居於世界先進水平,並擁有自主知識産權。應該説,我國的海水利用技術處於世界前列,基本具備産業化發展條件,但由於工程化、産業化進程緩慢,導致成果轉化不足,市場競爭力不強。
九三學社中央提出,中國是海洋大國,又是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水産業不發達的國家。大力發展海水利用技術並推進産業化,對於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水資源瓶頸問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海水利用技術的産業化對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瓶頸之一。佔我國經濟總量三分之二的沿海地區缺水形勢尤為嚴重,沿海工業城市人均水資源大部分低於500立方米,其中天津、上海等城市的人均水資源量低於200立方米,屬極度缺水。據有關部門預測,如果大力發展海水利用技術,到2010年大約可以解決沿海地區四分之一的缺水量;到2020年可以解決大約三分之一的缺水量。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淡水年入海量達10000多億m3,如果在合適地點修建海灣水庫,也是解決沿海地區水資源緊缺、增加淡水資源總量的一條重要途徑。
就全國而言,開采地下水、調水都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但它們只能解決我國淡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的問題,並不能增加淡水資源的總量。而從長遠看,我國淡水資源的存量是相對穩定的,而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則是剛性增長的。因此,我們除了節約使用有限的存量外,還必須在發展增量上作文章。 地球上的水資源,淡水僅佔2.5%,海水佔97.5%。如果沿海大力推動海水利用技術産業化,就可以節省下更多的淡水供給內陸地區,這實際等於增加了我國淡水資源的總量,而且這種增加是可持續的。從這個意義上説,海水利用技術的産業化不僅有利於解決我國沿海地區淡水資源供給緊張的矛盾,而且對於從總體上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具有戰略意義。
發展海水淡化與直接利用,關鍵是要轉變觀念,走出傳統水價的誤區,確立"綠色水價"標準。目前,我國海水淡化的噸水成本已降到5元左右(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擴大,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而且是沒有資源環境問題的"綠色水價"。而目前自來水價格雖低於此(如北京市目前居民用水單位水價3.7元),但如果把地下水開採中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和調水中佔用耕地等資源環境成本計入(據有關資料,長江三角洲地區僅地面沉降給造成的損失就達近3500億元),恐怕不一定會比海水淡化成本低。因此,在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上,應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地下水開採、調水和海水利用等措施,使海水淡化與直接利用在我國水資源戰略中居於更加重要的地位。
第二、海水利用技術的産業化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海水利用技術的産業化不僅可以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而且可以成為我國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我國水務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呈現迅速增長的態勢,"十一五"期間將會是中國水務行業迅速發展的時期。隨著我國水資源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水務將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其中,海水利用必將佔有一席之地。從國際市場看,海水利用的需求潛力巨大、增長迅速。據預測,未來二十年僅海水淡化的國際市場就將有近700億美元的商機。以我國的技術競爭力,只要産業達到一定規模,完全可以進入國際市場。例如,我國的蒸餾法海水淡化如果實現産業化,在價格上與發達國家有約40%的競爭優勢。我國的核工業可以與海水淡化技術捆綁進入國際市場,形成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優勢産業。據有關部門估計,如果我們能佔據五分之一的核能淡化市場,我們就將可以實現核供熱設備銷售産值150億元人民幣,海水淡化設備銷售産值480億元人民幣。
第三、海水利用技術産業化為解決我國水污染問題開闢了新途徑。
近年來,水污染持續加重使我國短缺的水資源雪上加霜。2003年,COD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66.7%;7大江河水系重點監測斷面中29.1%的監測斷面水質劣于V類標準;75%的湖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地下水污染嚴重,超過三分之一的農民喝不到乾淨的飲用水。海水利用技術的産業化可以為污水處理作出貢獻。
海水淡化技術可以用於飲用水的凈化。採用反滲透技術處理被污染的地下水,不僅可以去除無機污染,還可以去除有機污染和農藥殘留,完全達到飲用水標準,而且投資遠遠低於開採深層地下水。例如,河南淮河流域,一些村莊的地下水由於污染已經失去了飲用功能,甚至導致大量村民患癌症。在這些地區,開採深層地下水的費用在90多萬元,而利用海水淡化裝置處理現有水井的淺層地下水投資低於15萬元,而且可以不動用深層地下水。這種技術如加大力度予以推廣,可以為解決我國超過三分之一農民飲用水受污染問題作出貢獻。海水淡化技術還可以用於工業廢水和中水的深度處理。2002年,太原鋼鐵集團建成了30000噸/日的鋼鐵廢水深度處理系統,經處理的廢水用於冷卻和鍋爐補充用水。山東魯南化肥廠利用海水淡化集成技術於今年年初建成了氯化銨廢水治理工程,實現了氯化銨廢水的零排放,同時回收工業級氯化銨産品,實現了環境與資源的雙贏。這些技術可以用於電力、石化、鋼鐵和其他企業工業廢水的處理,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
海水利用技術的産業化,最終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來實現。但是,目前在産業發展的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側重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給予大力的扶持。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合理定位。確立海水作為沿海缺水地區重要水源、海島第一水源的戰略地位。沿海地區特別是缺水城市要統籌海水利用與跨流域調水、全面節水、中水回用、地下水開採的關係,對新增用水能力的水源進行方案比選、科學論證,優先選用海水和海水淡化水。
第二、制定規劃。將海水利用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當中;儘快制定國家海水利用專項規劃;有關政府部門要研究提出關於促進海水利用的指導意見;沿海地區在制定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時要把海水利用作為規劃基礎,採取措施推動電力、冶金、石化、紡織等高用水企業和房地産項目積極利用海水。
第三、強化示範。規模示範是推動産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建議大力扶持有基礎、有需求的企業和地區,建立各種類型(海水淡化、海水冷卻、海水衝廁、地下水污染治理、工業廢水處理等)的示範工程、示範城市或示範區。天津是我國較早開展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的地區之一,又有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具有良好的基礎。建議在天津建立國家級海水利用技術綜合示範區。
第四、科技進步。加快海水利用技術的研發、示範、完善的步伐,大力支持海水利用技術的産業化。建議將海水利用技術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和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設立國家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掌握核心技術,提供海水利用方面的重大基礎性和共性關鍵技術支撐,集成並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工藝、裝備,加快海水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國産化進程,提高裝備標準化、系列化和成套化水平。
第五、政策扶持。建議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會同國家發改委研究制定鼓勵海水利用的財稅政策,重點支持海水利用重大項目。加快水價改革,以合理的水價機制引導企業增加海水利用量。在目前水價尚不到位的情況下,應使海水淡化企業享受與自來水廠同等的公益性補貼。
第六、加快立法。研究和建立海水利用標準體系。加快海水利用立法步伐,建立健全法規體系。海水利用立法應明確規定政府和單位利用海水的責任和義務,對有條件利用而不利用的要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
責編:柳博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