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保障婦女權益如何對接和諧社會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8日 10:27)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婦女權益保護的話題再度引起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繼全國人大提出禁止對婦女進行性騷擾寫入《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之後,民盟向政協提交的一份建議提案中提出,建議將原來沒有而現在出現的問題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納入法規。比如,可以考慮保障部分“無過錯”和有實際生活困難的“二奶”的財産權;降低家庭暴力受害者取證難度、提高證據法律效力;明確界定性騷擾範疇和處罰(3月7日《北京青年報》)。

  將原來沒有而現在出現的問題,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納入法規,體現的是一種務實態度,對於立法者而言,恰恰需要這種務實與理性。因為,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必然存在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局限性,都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對其內容進行修訂。《婦女權益保障法》當然也應該與時俱進。

  1992年我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的頒布實施,讓婦女權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而今,十多年過去了,日益多元的中國社會已經發生深層次的變化,侵害婦女權益的行為也呈現了新的動向,因而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必須相應的注入新的內涵。比如今年已列入《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改草案的性騷擾問題,在以往,性騷擾問題幾乎是不存在的,但是近些年來,卻成為了一種較為普遍的侵害婦女權益的行為。而由於法律在這方面規定的空白,使得權益受侵害的婦女大多選擇了忍氣吞聲,而性騷擾的施動者卻往往有恃無恐。

  再比如社會上爭議頗多的“二奶”問題。近年來日益增多的“二奶”現象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積弊,已成為一些家庭穩定的重要“殺手”,這種非合法的男女關係也在挑戰著我國“一夫一妻制”的法律規定。但是,在分析和認識這種現象時,我們往往只重視或放大了“二奶”不道德、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一面,卻容易忽略她們現實的生存處境和弱勢的地位,甚至於因道德的指責而漠視她們的合法權益。在“二奶”這種非正常的男女關係中,往往是處於強勢一方的男性最終決定並促成了這種不合法行為,而女性往往可能是被動的受害者,因此,沒有理由讓弱勢的她們背負全部的道德罵名,而一個理性的法律體系也不會因泛道德的指責而去剝奪她們的合法權益。更何況,在這部分人當中,確實有一些生活有實際困難,主觀上並不知情的女性受害者存在。退一步説,“二奶”這一稱呼本身就隱含著對女性的不尊重,是對女權的蔑視。

  因此,我比較贊同民盟提出的上述觀點,可以考慮保障部分“無過錯”和有實際生活困難的“二奶”的財産權,但是應加強對其財産來源的甄別,對那些涉及腐敗行為的財産堅決剝奪,對那些不涉及腐敗的個人贈予財産予以保證。即使法律做出了這種規定,在我看來也絕非是對“二奶”這種非道德行為的鼓勵,而是對女性或者説弱勢女性權益的一種保障和加強。

  在男女平等還沒有完全實現的前提下,在女權仍然還在經受著歧視、存在被忽視的現實環境中,通過立法來完善和保障女性權益無疑是一個捷徑。我們需要理性的法規來約束道德,我們也需要一個良好的道德的環境來實現對社會的彈性約束。在這樣的前提下,既不過分宣揚不道德,也充分保證不道德行為者在法律範圍內的權益,才是真正理性看待或處理婦女權益的關鍵所在。

  在《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的當口,我們需要全面檢驗新修訂的法律是否實現了與和諧社會的對接,是否為新的法律注入了更多人性化的內涵,是否讓婦女的權益在更大法律彈性範圍內得到增強。我想,基於這樣幾種前提,我們在理性範圍內對女權的宣揚都不過分。(作者:牛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