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專訪李培林: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構建和諧社會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2日 11:04)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邱紅傑、李薇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任務一經提出,在廣大幹部和群眾中就引起了強烈反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帶著種種疑問,新華社記者走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多年研究社會協調與發展的專家──李培林。

  “這將是一篇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文章!”

  記者:對於“和諧社會”的概念,社會各界有著不同的理解,作為一個社會學家,您認為應該如何把握它的內涵?

  李培林:儘管學術界對社會協調、社會團結、社會秩序等方面的研究由來已久,但如何在市場經濟和利益多樣化的條件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論對理論還是實踐,都還是一個新課題,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我理解,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是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

  首先,和諧社會必然是一個相對富裕的社會。但光有富裕也不行,還要看財富怎樣分配,利益怎樣協調。從這個意義上説,和諧社會要能夠保證基本的公平和正義,能夠使人們普遍分享發展的收益。

  其次,和諧的社會必然是穩定的、有秩序的社會,而且需要充滿活力。要能夠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和諧社會不僅是指利益層面的和諧,也包括價值層面的和諧。要能夠使人們安居樂業、事業有成、心情舒暢,也要能夠形成較強的公民意識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形成有利於凝聚人心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和意識形態。

  記者:有人認為,所謂“和諧社會”是一種類似于“烏托邦”的空想狀態,您怎麼看?

  李培林:我們所討論的和諧社會,是一個現實的社會,一個立足於中國國情和當前發展階段的社會,它不是一個空想的“烏托邦”。和諧社會並不意味著能夠完全消除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但它有一種能夠不斷解決矛盾和化解衝突的機制,一種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諧和快速發展的機制。當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長期的和偉大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記者:根據您的分析,我們黨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任務?

  李培林: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中國改革開放26年來,在這麼短的時期內,在如此人口和地域規模中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在世界上是罕見的。但伴隨著快速的發展,出現了諸如收入差距過大、城鄉和區域發展失衡、就業問題凸現、人口未富先老、環境污染嚴重等各種社會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一個新的歷史高度謀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在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探索出一條不僅能夠快速增長,而且能夠和諧發展的路子。

  走這樣一條道路是不容易的,這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篇大文章。從現實的針對性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樣,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對世界的發展理論做出貢獻。

  “我們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

  記者:儘管不能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列出時間表,但您能否給我們描述一下這個過程會是怎麼樣的?

  李培林:可以這樣説,我們進入一個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處理好一些基本的重大關係,對於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記者:在你眼裏,這個“關鍵時期”是什麼?

  李培林: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近十幾年來最好的時期:2004年GDP增長9.5%左右,物價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左右,城鎮失業率自10多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農民收入出現多年來未有的大幅度增長。但與此同時,中國的發展進入人均GDP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轉型關鍵時期。從國際發展經驗來看,這個時期,往往是産業結構快速轉型、社會利益格局劇烈變化、政治體制不斷應對新的挑戰的時期。國際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曾在上個世紀70年代經濟起飛後進入這個時期,但後來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一些發展順利的國家和地區,如今人均GDP已達到1萬到2萬美元,而另一些沒有解決好社會矛盾和發展問題的國家和地區,至今人均GDP還停留在不足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

  記者: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我們應當怎樣做?

  李培林:國際經驗教訓和我國的發展實踐告訴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構建社會結構各個層面的和諧。

  一要構建城鄉結構的和諧。我國目前城鄉之間的收入和福利水平差距太大,這種差距在消費相對於收入的邊際遞減規律下,也影響到國內消費市場的發育。因此,應實施新世紀的減貧工程,建立起農村社會保障的基礎框架。

  二要構建區域結構的和諧。中國區域之間發展和收入差距的擴大還在繼續,要在構建東部快速發展、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中部崛起的新型區域發展格局的過程中,逐步扭轉這種區域差距繼續擴大的趨勢。

  三要構建社會階層結構的和諧。貧富差距的加速擴大,致使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摩擦和衝突增多,有的還比較激烈。政府應利用財政、稅收、福利等杠桿,對收入再分配進行科學的調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減少貧困和低收入群體。

  四要構建就業結構的和諧。我國目前從事農業生産的人口比重仍高達49%,這對中國完成向現代社會結構的轉型帶來困難,因此要爭取在未來15年再轉移出1億多農村富餘勞動力,並需要通過加大職業培訓等變人口大國為人力資源大國。

  五要構建人口代際結構的和諧。與一些國家人口先富裕後老化的規則不同,我國人口還沒有富裕起來就過早老齡化。所以,要建立和完善重節約、廣覆蓋、有積累、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制,要注重加強代際之間價值觀方面的整合和認同。

  六是必須特別注意人與自然和諧的問題。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要保持持續的增長,需要建立節約資源的生産和生活方式,保護好脆弱的生態環境。

  “期待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嶄新突破”

  記者:從過去的情況來看,我國在把握經濟規律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而在處理社會問題方面,則顯得相對滯後。對於我們面臨的諸多社會矛盾,您是否感到擔心?

  李培林:當前我們面臨的收入差距擴大、就業形勢困難、反腐敗任務艱巨、價值觀差異增加等社會問題,解決起來都有很大的難度。這種難度不僅是因為很多問題是長期積累的,還因為解決這些問題往往要牽涉多方面的複雜的利益關係。特別是有的地方和部門對這些方面存在的社會風險的認識不夠,採取比較簡單化的和急功近利的做法,更是令人擔心。但相比之下,我更多的是信心。

  記者:您的信心從何而來?

  李培林:中國經濟長期保持的快速發展,以及舉國上下對保持社會安定局面的共識,我想是解決矛盾的很重要的基礎。

  中國目前進入了又一個經濟高速增長期,人民群眾也對中國在未來20年再創造新的發展奇跡充滿期待。大家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環境,也只有在這樣一個環境裏,才能繼續通過改革開放減少低收入群體,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在鼓勵人們通過合法合理的方式富裕起來的同時,利用財政、稅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進行社會整合和社會調節,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

  記者: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政府應該擔負著什麼責任?您怎樣看待它的意義和前景?

  李培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當然靠政府,但這也是事關每個人的事情。它不僅是政府的實踐,也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實踐。十幾億人的社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遷,會改變許多既有的規則和超越許多以往的經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努力,標誌著一個偉大的實踐開始了,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將出現新的突破。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中國經驗”,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對世界的貢獻。

責編:張麗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