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農民增收:中國實現城鄉和諧發展首要策略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1日 12:09)
專題:2005年兩會
新華社合肥3月1日電(記者蔡敏)儘管剛剛過去的2004年中國農民人均收入增幅創下近8年來的最高值,但日益拉大的城鄉差距仍然被中央政府視為影響全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障礙。從繼續堅持“減法”、“少取”,到增加“加法”、“多予”的政策,幫助農民增收已然成為清除這一障礙的首要策略。
繼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引領農民增收6.8%,糧食增産9%之後,2005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又出臺27條惠農政策,旨在進一步促進糧食穩定增産、農民持續增收。農業問題專家普遍認為,這反映出中國今後將堅持把有利於縮小城鄉差距、增強農業、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作為制定經濟社會政策的重要原則,最終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藍圖。
從進一步擴大免稅範圍,到增加農田水利、農業科技、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從建立穩定的農業投入增長機制,到讓農民感受到公共財政的溫暖,“各級財政新增的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用於農村的比例將不得低於70%”、“向中西部地區財政困難的縣、鄉較大幅度增加轉移支付”。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説:“2005年的一號文件有力地保證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的加強,而只有這樣,農業的效益和競爭力才能真正提高,9億中國農民才能長久穩定地實現增收。”陳錫文同時強調,中央政府還將繼續對農産品市場進行合理的調控,保證供求總體平衡,價格基本穩定,同時通過不斷減少農民的數量,讓繼續務農的農民逐步擴大經營規模。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説,1997年至2003年間,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4%,僅是城鎮農民同期收入增長幅度的一半。經濟學家指出,農民收入過低,農村巨大的消費市場就無法啟動,造成內需不足,城鎮企業的效益同樣上不去。社會學家則認為,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拉大最終影響全社會的穩定。
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出臺了免稅、直補等政策,農民直接獲益451億元人民幣,極大地調動了農業生産積極性。安徽省農業問題專家何開蔭説,中央政府在充分認識到今年農業增收難度的基礎上,再度出臺了涉及農業科技、農村金融、農田水利、農村公共事業等一系列支農政策的“一號”文件,目的就是力促農業持續發展。在中國中部的傳統農業大省安徽,2005年的支農資金將達到26.44億元,比去年增加4.1億元。安徽省農業委員會負責人介紹説,這些資金將主要用於免徵農業稅、增加糧補,加強公路、農産品批發市場、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業科研及種子工程等方面。同時,安徽省還將建立健全穩定的農業投入增長機制。金寨縣余店村農民余丙德算了一筆進出賬:2004年全家農業稅是32.5元,糧食直補6.1元,良種補貼18.8元,災減6.2元,算來算去負擔就1.2元。政府還組織專家實施“科技入戶”,出臺農村醫療、教育救助辦法,“這些過去幾年哪能想到?”余丙德滿懷信心地憧憬今後的生活:“農産品價格都上來了,我承包了75畝山場,希望也能像鄰居那樣富起來。”
跟余丙德一樣,安徽廣闊的田野呈現出一片嶄新氣象,過去廢在田間無人疼的210多萬畝“撂荒田”成了搶手貨,農民人均收入2004年比上年增長了15%。三農問題專家何開蔭在展望2005年的中國農村、農業時認為,中國政府仍然面臨多重考驗:如何防止農資漲價“掏走”免稅實惠;沒了農業稅,成為空殼的鄉村集體經濟如何開展農村公益事業;高達幾千億的鄉村債務黑洞怎樣填平;中央惠農政策激勵下,各地農民“要地熱”引發的新的土地矛盾如何化解;不再扮演“收稅者”的廣大鄉鎮幹部新的工作定位又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能否妥善處理,都直接關係到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
責編:常穎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