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兩會特稿: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實踐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快速平穩發展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8日 06:41)

    專題:2005年兩會

  人民日報消息:編者的話: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即將召開,這是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過去的一年,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改革開放,加強宏觀調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成就。正確認識形勢,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助於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奪取新的勝利,也有助於把“兩會”開成民主、求實、團結、鼓勁的大會。為此,本報從今天起刊出一組反映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成就的“兩會特稿”,獻給廣大讀者。

  神州芳草綠,盛世春又來。

  當2004年踏著歡快的鼓點走過,人們難忘中國經濟留下的濃墨重彩。這一年,黨中央、國務院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針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採取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抑制了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使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經受住一次重大考驗,保持了平穩較快前行。

  又好又快:宏觀調控顯威力

  對於河北省涿州市馬坊村的梁啟剛一家來説,2004年是他們過得最舒心的一年,僅種糧的純收入就近萬元,比上年多掙了近3700元。梁啟剛喜笑顏開地説:“這是天幫忙,人勤快,但最要緊的是政策好!”

  全國億萬農民都和梁啟剛一樣高興。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三農”最先受益。去年,國家推出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舉措,促進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其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是多年來少有的。“兩減免”、“三補貼”,農民們負擔輕了,心氣足了。全年農業生産呈現可喜轉機,糧食大豐收,年增産388億公斤,增幅9%,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局面;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政府出面為農民工清欠工資325億元;農村人均消費支出也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農業穩,天下穩。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説,去年初,我國面臨糧食大幅減産、投資急劇膨脹的嚴峻形勢,這種“雙碰頭”,很可能導致經濟逆轉。中央見之於未萌、防之於未然,把支農放在加強調控的首位,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極大地激發了農村經濟的活力,這對穩定國民經濟全局至關重要。

  有保也有壓。隨著宏觀調控加力,“看好土地,管緊信貸”,部分行業和地區投資過快的增勢得到遏制,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平穩回落,全國4150個項目被清理,4813個開發區被核減,近2.5萬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被壓縮,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被叫停。

  許多來自企業的代表、委員忘不了缺電之痛,最嚴重時只得“停五開二”甚至全線停産。2004年,通過加強宏觀調控,各地千方百計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新增煤炭生産能力1.2億噸,新增投産電力裝機容量近5000萬千瓦,刷新了世界紀錄。巨大的投入,靈活的手段,基本保證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生産需要。

  在加強宏觀調控中,中央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農村稅費、糧食流通體制、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行政審批制度等改革得到深化,投資體制、農信社改革以及中行、建行股改取得進展,財稅、證券、保險改革緊鑼密鼓。

  盤點過去一年,一連串標誌性數字令人感奮: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5%;財政收入達2.6萬億元;城鄉居民存款餘額近12萬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7%,城鄉收入增幅差距多年來第一次縮小,貧困人口減少數量為5年來之最;城鎮新增就業者980萬人,比預期目標多增80萬人;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控制在4%以下。同時,外貿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首次突破600億美元,外匯儲備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5萬億元……這些,正是宏觀調控成果的具體表現。

  事實證明,中央關於加強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是及時正確有效的。果斷的決策,得力的舉措,熨平了經濟波動,避免了大起大落,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實踐,意味著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又跨出堅實的一步。

  寶貴經驗:有抑有揚增活力

  去年的“鐵本”事件,給各級政府敲響警鐘,在全國上下引起反思。

  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委書記季建業説,這些年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但也付出了較大代價。以江蘇為例,在較早步入工業化中期的同時,全省陷入了“成長的煩惱”:人均耕地不足1畝,有的市縣幾乎無地可用,每萬元地區生産總值的煤炭、石油消耗量高得驚人,資源供給壓力日趨加大,“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增長方式已難以為繼。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不僅是中央政策的要求,更是我們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在代表、委員們眼裏,這一次的考驗,絕不亞於2003年非典的考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改研究會副會長烏傑説,與以往不同的是,此輪宏觀調控針對的不是全面過熱,而是局部過熱;不是已經出現嚴重通貨膨脹,而是物價上升苗頭開始顯現。一言以蔽之,是見事早、動手快、未雨綢繆的主動調控。

  著眼大局,有抑有揚,適時適度,標本兼治,是這次宏觀調控取得成功的寶貴經驗,也是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成果的關鍵所在。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蘇泊爾集團公司董事長蘇增福深有感觸地説,加強宏觀調控是“點剎車”而非“急剎車”,是“切一刀”而非“一刀切”。他旗下的蘇泊爾炊具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在中小企業板成功上市,募集資金近4億元,躍上了新的發展平臺。一年來的實踐表明,調控不是簡單壓縮,不是全面緊縮,消除了“調控是打壓民企”的疑慮,給廣大民營企業以深刻啟迪: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民營企業才能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西部省區的部分代表坦言,這次調控,不是砍了西部的“頭”,而是為相對欠發達地區提供了難得的發展契機。西部地區要形成後發優勢,更須調整思路,注重質量和效益。去年中央加大對薄弱環節的投入,重點向中西部傾斜,批准了總投資額800億元的西部開發十大工程,東部項目紛紛“西進”,外商投資踴躍流入,使西部經濟更具活力、快速增升。

  去年10月29日,央行宣佈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這是我國9年來首次加息,全社會關注,老百姓開心。動用利率杠桿,表明這次宏觀調控更多地採取經濟手段,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再次調整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提高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産等行業建設項目資本金比例,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推行峰谷電價、差別電價,強化重要商品物資儲備和進出口調節,依法開展開發區和土地市場清理整頓……正是綜合運用信貸、投資、價格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出的“組合拳”虎虎生風,確保了調控有力有效,以較小成本贏得了較大收益。

  “立足於快,服從於好”,“調控絕非應急之策,而是長久之計”。宏觀調控的實效,深化了各地各部門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增強了我們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領。較之看得見的成績,這種認識上的提升、思想上的統一,收穫更為珍貴,影響更為深遠。

  關鍵一年:科學發展不動搖

  2005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一年,也是銜接“十五”和“十一五”的重要一年。儘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但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較突出: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的基礎還不穩固,投資反彈和擴張的衝動很強烈,物價上漲的壓力加大,煤電油運仍然緊張,資源約束瓶頸仍舊存在,同時,我們還面臨一些長期性難題,如就業壓力巨大,産業結構不合理,消費率偏低,城鄉、地區、部分社會成員之間差距過大,還有5000萬人口在貧困線以下,等等,特別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遠未消弭。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陳佳貴説,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已是刻不容緩,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也説明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不動搖、不放鬆。目前的矛盾和問題,反映出調控的成果並不穩固,如果掉以輕心,稍加懈怠,就可能出現反復乃至前功盡棄,那將耗費更長的時間,付出更大的代價。

  去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05年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並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強各項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合理調控總量,著力調整結構。今年,中央1號文件再次把支持“三農”作為主題,已經實行的政策不變,已經給農民的實惠不減,並且從各方面加強支農措施。

  “兩會”前夕,從有關部門傳來的信息溫暖人心:年內新增900萬個就業崗位,5年內取消農業稅可望提前實現……代表、委員們認為,説千道萬,最根本的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凡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就全力以赴地幹,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猶豫地改。

  機遇中存在挑戰,挑戰中蘊藏機遇。我們相信,2005年,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在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指引下,中國經濟一定會破浪向前,再創輝煌!(本報記者 龔雯 許志峰)

責編:劉雅虹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