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再回首:劉姝威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6日 11:25)
劉姝威説話有點像流淌的水,無需力量推動便自然前行。在一個明朗的早晨,她帶著旗開得勝的喜悅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她説“必須8點以前去堵截網絡中心的人,否則,我們中心網絡問題拖著解決不了,我做什麼事情都是這樣的不順利”。
這是劉姝威自己做事情一個感受。在一般人的語言表達裏,這似乎是一句抱怨,可聽她説,卻分明有一種驕傲或者要改變現狀的堅持隱藏在裏面。究竟是什麼讓劉姝威時時都會有逆水行舟的感覺,她説,自己並不願意多想其中的原因,遇到困難是很自然的事情,而遇到問題怎麼辦,那才是自己要做的。兩年前,正是出於對現實社會強烈的關注,劉姝威憑藉一個知識分子的良心和正義,在一片沉默聲中傲岸挺立,用600字的鏗鏘短文打破了藍田神話,為國家挽救了一大筆經濟損失。她的勇敢得到了金庸先生的讚揚,稱她為女俠,也是因為這個舉動,她被選為2002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
俠和俠的故事漸漸隱沒的時光的記憶裏,而那份俠的豪情還在嗎?
現在,劉姝威是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的主任,她説,她和她的同事要做的就是建造一個打破專業壁壘,整合各個學科研究優勢的平臺,同時,這又是一個把教學科研與生産實際緊密聯絡起來的新型的科研機構,為中國企業的現實發展提供高端和科學的分析與評價是她們主要的目標。
“這麼大一個研究中心,就我一個專職的教授,其他的人都是流動的。”原來,這個研究中心在全學校範圍內選取各個專業優秀的研究生,對具體的企業進行課題研究。“這裡培養了很多具有實際工作能力的優秀學生,我非常希望他們當中有人可以留下來,充實中心的工作。”每到學生要畢業分配的時候,留下優秀的學生還是把他們放到更具挑戰性的社會中去,就成了她最頭疼的事情。當年和劉姝威同時畢業分配到中央財經大學的一些北大、清華的同學們,如今大部分已經調離了當時的工作崗位,只有劉姝威對校園的那份真誠的期待,還讓她堅守當年的選擇並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責任。
在劉姝威的辦公桌上,有一盆綠色盎然的盆景。這是一位學生因為不能答應老師留在學校工作而表示歉意的禮物。劉姝威看它的眼神是溫和的,她説學生們的選擇自己可以理解,但她依然相信,一定會有優秀的學生在留在這裡,和她一起工作。目前,國內很多企業和上市公司邀請她們的研究中心為其提供專業的分析和調查──這個中心所具有的專業水準和素質已經名聲在外,也許,這就是劉姝威充滿信心的主要原因。
在採訪的過程中,劉姝威提及頻率最高的還有一個詞彙,就是她的學生。在單位裏,她被同事冠以“老母雞”的綽號。愛,是自然的流露,而她給學生的評價更代表了她的性格。一次,在和國內某個知名企業做交流的時候,她説起了自己的學生中有很多優秀的特困生,企業表示可以為這些學生提供經濟支援。劉姝威歡天喜地的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學生們, “老師,您出去怎麼能這麼説我們,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完成學業。”學生們的回答讓她感到驚訝,她説當時感覺學生們一下長大了,他們有出息。
為了能讓自己的學生們得到公平的工作機會,劉姝威常常為此而奔走。在她的意識中,面對各種不公平,保持沉默和無所適從都不是自己的作為。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不公平,俠還在嗎?或者是不是可以這樣説,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有了俠,那些麻木和冰冷才被喚醒,而隱藏著的不平才有被扼制和剷除的機會。當年的事情她不是很願意提,問及這個事情的後續及其影響,她説,那件事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名目仗膽的已經看不見了,變得隱蔽起來。所以,對於搞經濟研究、保障經濟安全的人來説,責任也許就更重。這種事情的發生遭受損失的是國家和普通的老百姓,一件事情反復發生,卻在其中找不到應有的解決的辦法,那一定是這個國家的悲哀。
説到當年被選為“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劉姝威説,直到現在,還有人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叫出她的名字。那種感動的延續一直讓她在內心深處充滿感激。有一次,去麗江,一個小店的老闆在她進門的一剎那就認出了她,説那期《與神話較量的人》他看了好多遍。劉姝威説,中國的老百姓太純樸太善良,只要你曾付出一點的努力為社會做了點什麼,他們就會很深刻的記得你,很真誠的被感動。“這兩年,每次想到那些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人們給過我的溫暖,想起那些真誠善良的人們,我都覺得應該認認真真的做研究,賦有責任感的面對社會和老百姓。”
在和另一位當年的“感動中國”的年度人物王選通電話的時候,她提到了劉姝威,微笑著問,她還好嗎?
是的,神話已經走遠,而這個打破神話的人按照原來的樣子,繼續真實的存在。(中央電視臺 邊巍)
責編:復蘇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