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應對公共政策進行“質量評估”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21日 15:30)
年初制定工作目標是我國各級政府的慣例,但是如果完不成目標,政府該怎麼辦?杭州市政府日前就一項已經註定無法完成的工作目標,向人大提出申請,希望人大允許政府更改年初的目標。這個在國內尚無先例的請求最終被人大以“年末修改指數意義不大”為由拒絕。(見《大河報》12月20日)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杭州市政府請求修改物價漲幅目標被人大否決一方面表明人大地位和作用的加強,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政府制定的政策過於理想化,公共政策的質量有待提高。大量事實表明,公共政策之所以出問題,很重要的原因是政策本身不完善。政策本身的科學與否與政策執行的效果緊密相關。政策過於理想化是影響政策難以到達預期目標的重要原因。從總體上看,我國目前正處於傳統的公共政策體制到現代公共政策體制的轉型期。儘管我們已經實現了由經驗型決策為主向科學化決策為主的轉軌。然而,這一轉軌畢竟是初步的,現代化的政策體制並未完全確立,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杭州市制定的物價漲幅目標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才導致了今天的“請求修改”。儘管杭州市政府以今年全國糧價上漲、能源原材料短缺、電力、醫療政策性調整等5項理由來説明“完成年初確定的價格調控目標難度極大”,但是年初制定目標的針對性和對事物發展規律和真實情況認識不到位有關,存在著主觀隨意性大、脫離客觀實際、 盲目制定政策的徵兆。
現實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公共政策存在著“越位”和“缺位”現象。有些部門以政策的靈活性為幌子,主觀臆斷,長官意志,結果朝令夕改,降低了政策的作用。這種現象歸根到底是因為政策缺乏前瞻性,對政策效果沒有較好的預期,常常導致政策的低效或失效。我們知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公共決策範圍不再包攬市場決策,不再直接干預或決定私人物品的生産和消費。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決策任務減輕了,決策簡單化了,相反,正因為公共決策與市場決策的分離以及市場經濟的其他特徵,使得政府的公共決策更加複雜和困難,必須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宏觀調 控機制,以彌補市場的缺陷,糾正市場的失靈,這就為政府部門的公共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克服這種現象,應儘量把公共政策納入法治化的軌道和對公共政策進行“質量評估”。公共政策質量評估是公共政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科學的評估活動能夠發現公共政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地總結經驗,糾正錯誤,從而公正地判斷某一政策本身的價值,為延續、革新或終結公共政策提供依據。因此,公共政策評估不僅有利於檢驗公共政策的效果、效率及效益,也有利於提高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政策的質量。目前,科學的公共政策評估工作目前還處於初創階段,尚不夠成熟,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我國的公共政策評估工作,就要建立健全的政策評估系統。在政府系統內部,要規範已有的政策評估機構。對民間的政策研究機構如各高校及科研單位,政府應給予支持。其次要建立客觀的公共政策評估組織。一方面加強地方上官方的政策研究機構的建設,避免部分領導個人決策引起的失誤。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非官方的社會仲介機構、社會團體參與進行政策評估。最後要建立政策評估信息網絡系統,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截留、失真。還要實現公共政策評估的制度化。要想真正有效地進行政策評估,制度是保障。要促進政策評估工作的程序化,重視評估結論,吸收評估成果,使政策評估真正在提高政策質量上發揮作用。(作者:朱四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發現更多精彩話題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