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為官就是做事:牛玉儒的“為官之道”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8日 23:41)

  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8日電 (記者湯計、張雲龍、曲志紅)在牛玉儒27年的“為官”生涯中,有兩次任職最為重要:包頭市市長和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這可能是他工作最累、付出最多、耗費精力最大的兩個職務,同樣也是給他帶來最大成就感的崗位。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巧合的是,這兩次任職都是“受命危難”,重擔在肩。每次牛玉儒都二話不説,承擔起黨的重托,並以自己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的精神,兢兢業業,勤政為民的實幹,改變了兩個城市的面貌,贏得了兩市人民的擁戴,也為自己的“為官”生涯呈上最出色的答卷。從中,折射出一個以黨的事業為重,以為人民服務為畢生追求的領導幹部的精神境界、內在修養和人品道德。

  1996年11月,自治區黨委決定牛玉儒出任包頭市市長。這時的草原鋼城剛剛經歷了一場大地震,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不景氣,下崗職工堵著政府大門找飯碗……

  此時的牛玉儒在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書記任上已經3年,工作駕輕就熟,上下關係協調。有好心人勸他説:“反正是平級職務,何必跑到包頭受那麼大累?”

  但牛玉儒不這麼想,他説:“當官,不就是要多做些事嘛!”臨行前,他到多年相交的原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珍家裏告別。把酒聊天,他説出自己的心裏話:“我雖然做廳級幹部多年,但一直在區機關,現在有機會在一個全新的平臺上工作,是最好的鍛鍊。”

  劉珍是牛玉儒最初踏進政府機關大門就相識的老領導。那時牛玉儒剛從一個下鄉知青被選派到哲裏木盟(現通遼市)盟委當通訊員。時任盟文化局長的劉珍對這個“特別勤懇、特別愛學習”的“小孩子”印象頗佳,兩人半師半友,也算忘年之交。

  劉珍説:“下去當‘二把手’,你當真沒有想法?”牛玉儒坦然一笑,對劉珍説:“任什麼職務是工作需要,我只要好好幹,一定幹好就行了。”

  這番話,讓劉珍對這個他“看著長大”起來的後輩,很有點刮目相看。現在説起來,劉珍還讚不絕口,説:“這種黨性原則,這種不計個人名位,一門心思幹工作的精神,少有!”

  確實,在牛玉儒的從政經歷中,他有過從盟委辦公室幹事一下子被委任公社黨委書記的幸運;有過連年提升、成為自治區最年輕的廳局級幹部的躊躇滿志;也有過一個職位上一幹七、八年不動的沉寂。但這些不同的際遇對牛玉儒似乎沒多大影響,從他的第一個職位起,不管什麼時候,他都兢兢業業地幹工作,勤勤懇懇搞事業,認認真真履行職責,十足的“老黃牛”風範。

  在當包頭市長的4年時間,牛玉儒在市委的領導下——“心繫群眾,勤政為民,在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城市建設、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並實踐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思路和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包頭市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這是官方評價,準確地概括了他在包頭市的政績。

  但若要走到包頭市的幹部、群眾中,可以聽到更直觀、更讓人有感覺的記憶——

  比如包鋼、包鋁、鹿王、稀土高科、華資實業等名牌企業走向集團化、提升競爭力的歷程,北京錫華等諸多中外企業落戶包頭的經歷;再比如30年來一直想解決卻始終未得而終於在牛玉儒手上圓滿完成的“城中村”拆遷,4年蓋了前46年總和的居民住宅的驚人數字;以及寬闊暢通的城市道路、免費開放的公園、遍佈全市的綠地廣場、甚至廣場上與人和諧相處悠然自得的梅花鹿,都可以告訴人們這位前市長的故事。

  當然,還有令包頭人極為自豪的聯合國人居中心“2000年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良好範例”的稱號。

  在包頭市採訪期間,記者隨意在市區街頭和出租車上與人交談,先後問過多位普通百姓。無分老少,他們都還記得離開包頭已經4年的牛玉儒,而且都説他“是個好市長”。

  無獨有偶的是,去年4月“非典”期間牛玉儒調任呼和浩特,又一次“臨危受命”,又一次面臨“輕與重”“難與易”的選擇。

  當他在遙遠的雲南邊陲接到“立即返回”的電話時,正興致勃勃地帶著一行人考察當地的邊貿情況。作為主管外經貿的自治區副主席,他心裏盤算的是取人之長,大力促進內蒙古的邊貿發展。

  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説:“呼市原來的市委書記到自治區當主席後,我們就開始考慮這個職位的人選。呼市是首府城市,地位很重要,所以想從現有的副省級幹部中平調一位。呼市市委書記與副省長不同,不是管一條線,而是個個塊塊兒,事多,麻煩多,矛盾多,既要決策又要執行,工作擔子重,責任重大。特別是首府的‘官’不好當,關心的人多,過問的也多,比其他地區更難幹。”

  所以,儲波先“吹了吹風”,讓牛玉儒有一定的考慮時間。

  牛玉儒的秘書李理説,很多人覺得牛玉儒“留在區裏好”,因為他幹副主席兩年,分管的外經貿工作大有起色,他提出要在2002年實現“3個2”目標,即引進國內資金200億元,進出口總額20億美元,直接利用外資2億美元 。當時不僅外經貿系統、連自治區領導也認為有點“懸”。連儲波書記都問:“能行嗎?”沒想到他們提前完成了目標,自治區又是獎勵又是表揚,整個系統人心振奮,準備來年繼續大幹一場。

  李理説,各方面工作都特別順了,在自治區繼續幹,肯定出成績。可去呼市工作,萬一齣點什麼事,“這不把以前的成績毀了嗎?”

  “關鍵時刻、關鍵問題考驗一個幹部。”儲波找牛玉儒談話時,“他二話沒説,愉快地接受了。” 儲波説,“如果不是完全出以公心,不會這樣。”

  面對大家都知道“不好幹”的調任,牛玉儒不計個人利弊得失,第二次選擇了“服從組織安排”。他對關心此事的劉珍説,複雜局面靠“公心”,工作困難靠實幹。呼市工作雖説難度大,但現在有西部大開發的好時機,有前任領導打下的好基礎,“我還能好好再幹一番事情,讓呼市發展更快些。”

  抱著這樣的宏願,牛玉儒走馬上任。上有自治區黨委的重托,下有對200萬呼市人民的承諾,牛玉儒為了加快這座首府城市的發展,改善城市的面貌,提高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上任伊始就帶領全市人民抗擊非典,緊接著深入調查研究,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和城市藍圖,帶領一班人和廣大幹部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以實幹求實績。他在呼市的493天,幾乎天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而呼和浩特的面貌,也在日新月異。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城鄉居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節節攀高,城市建設的變化之大更是讓人驚喜。

  儲波説:“牛玉儒這個人,從不想著給自己留餘地,他總是自加壓力,負重前行,無私所以無畏。”

  正是這樣的品質,讓牛玉儒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輝煌。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