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部調查公眾對艾滋病歧視與恐懼普遍存在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7日 16:19)
中國青年報消息:對於公共場所的艾滋病病人,緊張躲避是人們的普遍反應(58.9%);如果一個同事得了艾滋病,59.8%的人表示不願意再與其繼續共事,原因是怕被傳染;36.1%的人表示艾滋病病人不應該享有與正常人一樣的入學/就業權;29.8%的居民認為一個人感染艾滋病與其道德品質有關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這些數字來自於衞生部委託零點集團完成的《2004年中國居民艾滋病常識及態度和行為狀況研究報告》。26日,該報告在京正式發佈。報告表明:城市居民對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的歧視與恐懼普遍存在,而艾滋病知識的缺乏,更加劇了這種心理。
對艾滋病傳播途徑存在認識誤區
調查顯示,中國城鄉居民對艾滋病的認識尚處於“廣泛聽説但缺乏深入了解”的階段,絕大多數(94.0%)城鄉居民知道艾滋病,但僅有40.2%聽説過艾滋病病毒檢測,僅有40.8%的人知道艾滋病病人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是一回事。
事實上,居民對艾滋病缺乏了解,更主要體現在:對於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存在很多認識誤區,並且對艾滋病防範意識及防範能力嚴重不足。
艾滋病主要通過性、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但是,本次調查發現,為數不少的居民對於與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觸心存恐懼。能夠正確認識到與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禮節性接吻等接觸行為不會感染艾滋病的人,不足一半(48.8%);能夠正確認識到與艾滋病患者共用馬桶、浴室、游泳池等公共設施不會感染艾滋病的人,比例更低至29.8%。
居民對艾滋病傳播途徑的認識水平,顯著影響了他們對艾滋病病人的態度和行為。對艾滋病傳播途徑不了解的人,多數都認為艾滋病病人道德敗壞,對艾滋病病人的入學/就業權、隱私權的認同度也低。
艾滋病防範意識嚴重不足
艾滋病是可預防的,普通人掌握的預防措施越多,防範能力就越強。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對於“使用針頭、注射器、牙科器械這樣的器具時,必須是一次性的或經過嚴格消毒的”和“輸血時應該使用經過艾滋病病毒檢測的血液”,城鄉居民有較好認識,分別有79.4%和73.5%的居民能正確認識到這兩點對於預防艾滋病是必要的。
而對於“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居民的認識水平相對較低,僅有53.6%的人能正確認識到。對“及時治愈其他性病有助於預防艾滋病”的認識水平則更低,僅有37.3%的人有此認識。
預防母嬰傳播,是防艾工作的關鍵環節。但本次調查表明,居民對於母嬰傳播以及如何阻斷母嬰傳播的認識水平,亟待提高。了解“已受感染的母親,生産後儘量避免母乳喂養”、“分娩過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創傷性手術”、“已受感染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或生産期間)服用特定的藥物”等方式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居民比例,分別僅為39.2%、26.3%和17.1%。
中國目前約八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農村。農村人口流動頻繁,又以青壯年為主,因不良性接觸而感染艾滋病的機會較大。另外在經濟發展水平極低的農村,有償賣血現象還沒有完全杜絕,因賣血或輸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調查表明,農村居民的艾滋病相關知識水平普遍低於城市和小城鎮居民,對艾滋病的歧視和恐懼心理更強,安全套使用率更低。在最近3次性行為中100%使用安全套者,城市地區為26.1%,小城鎮地區為14.3%,而在農村地區僅為8.4%。
居民普遍認為艾滋病離自己很遠
本次調查表明,多數人認為,艾滋病雖然可怕,但離自己還很遙遠。高達81.6%的人認為自己完全沒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96.5%的人表示自己沒有進行過艾滋病病毒測試。不進行測試的最主要原因,是認為自己不可能得艾滋病,沒有測試的必要(89.4%)。
而事實上,艾滋病離我們並不遙遠。
200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現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例。疫情波及31個省市區,艾滋病病例報告數呈明顯上升趨勢。在中國,不僅艾滋病感染人數劇增,且艾滋病疫情已開始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傳播。此外,艾滋病流行的危險因素廣泛存在,如:具有高危行為的人數增加、安全套使用率低、艾滋病相關知識缺乏、社會歧視嚴重、農村地區衞生醫療條件惡劣等等。
衞生部在中國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中指出,如果不採取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到2010年,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可能達到1000萬人。(記者 陳娉舒)
責編: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