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能者牛玉儒:能幹事會幹事乾大事幹成事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7日 14:55)


1998年6月19日,牛玉儒深入國有企業調研時與職工親切交談。

  人民日報消息:他是一個滿腦子新思路的市長,甚至有時他的超前思維會被人誤解;他是一個注重效果的市委書記,他做的一件件事都可以在事業發展的足跡中得到印證。這就是———“能者”牛玉儒。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拆遷前,曹家營子、趙家營子的村民罵他:“牛魔王,真夠狠,一點不給人活路!”拆遷後,曹家營子、趙家營子的村民誇他:“這個牛市長,能幹事,會幹事,不簡單!”

  能幹事,會幹事;乾大事,幹成事。

  這就是“能者”牛玉儒。

  力挽狂瀾

  1996年5月3日,一場6.4級的大地震突降包頭。

  這是自唐山大地震後,在我國百萬人口以上中心城市爆發的最大一次地震。

  半年後,牛玉儒調任包頭,出任代市長。

  災後重建,千頭萬緒。百姓如何安居?擺在這位新任市長面前的,是一道超級難題。

  “53地震,是天災,也是機遇。我們要在重建家園、恢復和發展城市基礎設施過程中,帶動和促進相關産業的大發展。”

  “要用新的理念改造、建設城市。”在牛玉儒腦海裏,城市建設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的延展性思路日漸清晰。

  “大力實施城市供水、道路通達、安居工程、舊城改造、都市村莊拆遷和藍天碧水綠地工程。”在市委支持下,牛玉儒很快確立這六大關鍵工程。以此切入,新包頭的城市建設全面鋪開。

  首批改造重建工程量就達到400萬平方米,相當於包頭十幾年的建設規模。

  “重建不是重復,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一定要考慮科學性和美觀性,避免千篇一律‘火柴盒’。”牛玉儒尤其強調這一點。

  細勘察、精規劃、巧設計,在他這一思路指導下,包頭的規劃和設計部門頓時緊張起來。“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從來沒這麼忙過。”工作人員回憶。

  不覺間,4年工夫,新建樓房面積達到1200萬平方米,超過了包頭建國47年來全市建房的總和。而且,房屋風格各異,意趣橫生,徹底擺脫了傻、大、粗形象。

  “包頭的房子變高了!漂亮了!”來旅遊的外地人嘖嘖驚嘆。包頭,也因此榮獲全國安居工程先進城市的殊榮。

  建房難,拆房更難,拆“城中村”難上加難。曹家營子、趙家營子,這兩個包頭有名的“城中村”恰好落在市委、市政府兩側的“龍睛”位置上,像兩把鉗子掐住包頭的市中心。營子裏雞飛狗跳,污水橫流。加之流動人口多,管理混亂,治安案件頻發。

  政府並非不想拆。但倘若拆遷,村民們的小賣鋪、理髮店、飯店共227個商業網點將被迫消失,村民每年的3000多萬收入也將化為烏有,土生土長的村民們當然不願意搬。困難重重,矛盾重重,阻力重重。

  作為包頭市第十四任市長,牛玉儒的到來,打破了僵局:他要借震後重建之機,來個徹底改變。

  為做好拆遷準備,牛玉儒親自主持拆遷改造規劃的編制、論證和政策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決策體系。

  他要求有關部門,一定要把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和依法辦事結合起來;一定要做好舊村拆遷後的城市建設規劃和招商引資,給全市各族人民一個滿意的交代。

  他開始三番五次往村裏跑,了解情況,交換意見。

  牛玉儒又來了。他走進一位老黨員的家,屋裏空氣頓時緊張起來,大家都不説話。只見他把鞋一脫,坐到炕上,笑呵呵地對主人説:“給我倒碗水喝。”一句話,大家都松了口氣。

  多次進村調查,牛玉儒摸清了村民們的“心病”———補償能不能到位?

  牛玉儒開玩笑説:“人民內部矛盾,要靠人民幣來解決嘛!”

  他向村民鄭重承諾“三保證”:保證補償合理,保證新村建設規劃不變,保證不讓村民吃虧!

  資金從哪來?不能光指望財政,還得靠市場。一次偶然機會,牛玉儒結識了北京錫華集團老總。牛玉儒一番誠意打動了對方———到包頭建設新式住宅小區。

  最後,牛玉儒帶人成功融來5000萬元資金,專門用於拆遷補償。

  資金到位,成效凸現。在村中黨員帶動下,在工作人員耐心説服下,僅一個月,曹、趙家營子拆遷完畢。

  不久,曹、趙家營子兩個新村又拔地而起,一家一棟200平方米的別墅。1705戶村民高興入住。

  “現在不光住得舒服,靠政府給的地,掙得也比原先多,還買了私車呢!”趙家營子新村村民李戰雄直慶倖搬對了。

  綠陰香徑,呦呦鹿鳴。曹、趙家營子原址現已成廣場、綠地,包頭人又多了處休閒放鬆的好地方。

  包頭,不僅渡過難關,而且更繁榮了。

  搏擊市場

  挺立潮頭,判明航向,把握關鍵,是一個優秀領導者應當具備的素質。掌控經濟大盤,牛玉儒是個高手。

  包頭,重工業基地,國企眾多,如同老者負重前行,活力欠缺。牛玉儒的到來,恰好正處在包頭國企改革攻堅的關節點上。他心裏清楚,國企改革是抓好包頭工業的“牛鼻子”,成敗與否,在此一役。

  反復調研,牛玉儒有了底:“第一斧”———“扶優扶強”。

  “捏起拳頭才有力”。在市委支持下,牛玉儒領著政府各路人馬確立“抓大放小”戰略,推動組建鋼鐵、稀土、鋁業等10大企業集團,把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僅此一項,就佔全市總産值的六成。

  同時,他親自挂帥,督導改革,將“明天科技”、“稀土高科”、“華資實業”等一批國企成功運作上市,募集資金近50億元。

  “雪鹿模式”,足見牛玉儒的超前思維和高超技巧。

  當時,市屬企業大多癱瘓,但雪鹿啤酒廠卻一枝獨秀,每年上繳幾萬元稅金。牛玉儒提出:雪鹿要與區外大企業聯合。信息傳出,不僅企業反對,市領導班子內部也多有分歧。

  “廠子雖然現在還能生存,但設備老化,産量停滯,市場範圍很窄。就像大風大浪中的小舢板,再不儘快挂靠大船,遲早要被大浪吞沒。”老職工們至今還記得牛玉儒進廠時那番語重心長的講話:“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借大船出海!”

  牛玉儒親自出馬,數次率企業負責人赴京為雪鹿找“婆家”,與當時已上市、正欲進軍世界啤酒十強的燕京集團主動接洽,終於促成聯合。燕京控股後,立即斥資7000萬元對雪鹿老化設備更新改造。結果,“燕京雪鹿”的銷量直線飆升,迅速成為內蒙古啤酒行業的“老大”。

  “如果不是牛市長力主‘借船’,‘雪鹿’早就破産了!”雪鹿人對牛玉儒心存感激。

  在他的直接指揮下,23家大中型國企中15家完成股份制改造,8家或剝離、或破産。1999年底,隨著內蒙古駱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正式標誌包頭市屬大中型國企基本建立公司制———國企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隨後,牛玉儒又親自督導,對83家困難企業實施兼併、破産、減員增效、增資減債……很快,全市國有企業平均資産負債率驟降20%。一時間,包頭的優化資本結構方案成了“香餑餑”,引得外地官員紛紛前來“取經”。

  推行企業上網工程,實施統貸統還,成立産權交易中心……在牛玉儒變戲法似的雙手推動下,包頭工業面貌一新:

  2000年末,牛玉儒離開包頭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達81億多元,同比增長一成多;實現凈利潤近9億元,同比增長四成多———工業擺脫了困境,步入健康快車道!這其間,飽含包括牛玉儒在內的市委、市政府領導多少心血和汗水!

  在呼和浩特,“神話”重又上演。牛玉儒到任僅一年,呼市人就清晰地感受到了變化———

  全市GDP達400億元,增速高居全國27個省會城市第一;

  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80億元,增幅榮居全國42個中心城市榜首;

  城鄉居民增收近2700元……

  不光練好“內功”,外部借力一樣重要。牛玉儒招商引資的本事,堪稱一絕。

  “一開始,你可能還有想法,談著談著就順著他的思路走了,而且越談越覺得他説得對。”不少投資商同他只一面之緣,便決定投資,“他這個人,讓人放心”。

  別人看不懂:“難道有什麼秘訣?”牛玉儒用行動作答:一靠“誠”,二靠“實”。

  “你們還有什麼困難?”“我們還能為你們做點什麼?”這些,似乎已成牛玉儒的招牌“語錄”。

  漢鼎光電集團便是這樣應“誠”而來。這項投資初期投入就高達2億美元,連同配套的幾十家企業,年産值將超400個億,相當於2003年呼市GDP的總和。

  2003年,集團負責人第一次來呼市時,完全是觀光訪友;力邀之下,二度考察,帶來了一張列有165個問題的清單。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牛玉儒半小時內就召集齊所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一小時內現場解答完對方提出的全部問題。客商大為驚訝,深為感動。結果,正在全國選址的“漢鼎光電”,落戶青城。

  招商引資,離不開優惠條件。這方面,牛玉儒一是一、二是二,實實在在。投資商來了,牛玉儒既講呼市的優勢,也不諱言短處。

  但對服務,牛玉儒卻要求“苛刻”。

  他給各職能部門立下規矩:招商引資談判,“一把手”必須親自來,能定的當場就定,決不拖延;客戶有政策難題,須上門解疑釋惑,幫助解決……

  親商、安商、富商,一年巨變———

  2003年,呼市引進外資達105億美元;今年前5個月,呼市共引進區內外項目102個,到位資金36億多元,連續3個月排名自治區第一……

  心繫全局

  牛玉儒心裏裝的是整個呼和浩特,因為他是全市責任最大的人。

  發展、改革、開放、城建、民生……如何“行棋”,牛玉儒心裏有一本清賬。

  在包頭,趕上災後重建,牛玉儒果斷提出,城建要搞“大、美、洋”;到了呼市,面對舊城區,迴旋餘地小,牛玉儒審時度勢,提出城建要體現“精、美、洋”。

  精,就是材料和質量要精細、耐用;美,則要美觀,講究藝術,不是栽點樹、種點草就完;洋,則要有現代氣息,設計方案要面向全國徵集。

  牛玉儒不管到哪,總會根據城市條件的不同,因地制宜,提出一整套適合呼市城市建設的發展新思路。

  牛玉儒顧大“家”。

  做包頭市長,常為市屬企業爭取資金。但他並沒忘記,包頭還有一大批中央、區屬企業。他們也難。

  一次,市裏好不容易爭取來8億元國債資金。牛玉儒考慮中央、區屬企業正處困境,便毅然分出一部,撥給在包的幾家中央、區屬大型國企,渡過難關。

  “他是個好班長。”在呼市市長柳秀眼中,牛玉儒在市委班子裏的表現堪稱典範。

  凡事愛商量,重大問題上常委會討論———對權力,牛玉儒決不擅斷。

  張伯旭是位資深信息産業專家,也是“博士服務團”成員。2003年,張伯旭挂職呼市,職務:副市長。

  在牛玉儒眼中,他是個“寶貝”。“呼市的電子信息産業太需要這樣的人才了!”

  與有些地方的挂職幹部不同,張伯旭這個“虛職”的權力可不小:呼市的很多招商引資項目,他拍板就算數。

  張伯旭説:“是市委信任我,牛書記信任我。”

  “我這個書記,就是個責任書記。你們放手去幹,有了責任,我擔著。”這一理念,牛玉儒一以貫之,無論對誰。

  “他很會‘彈鋼琴’,協調能力極強,善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長期在他身邊工作的市委秘書長蘭恩華印象深刻。

  牛玉儒看重人大的作用。“你們能不能搞些調研?”“你們對此有些什麼意見?”他常給人大點題。

  牛玉儒愛聽、善聽人大的意見,抗擊非典、城市規劃、社會救助……牛玉儒沒少徵求人大意見。

  按照他的指示,市人大專門成立一個城市道路建設視察小組,對全市52條主次幹道和239條小街巷改造情況,專項視察,形成報告。

  牛玉儒非常重視,將其中有益建議吸納進決策。

  對市政協,牛玉儒同樣重視。

  上任3天半,牛玉儒走訪的第一家單位,便是市政協。

  “他上來就一句話:‘咱們掐頭去尾,撿幹的説。’”市政協副主席彭皓方回憶此景,依舊感動。

  “我們不重視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很可惜。”“中山西路停車亂亟待整治。”……

  牛玉儒一一記下,並希望政協委員多多調研,建言獻策。

  牛玉儒走後不久,一項新制度隨之啟動:政協開常委會,市委指派專門市委副書記參加,直接聽取意見。

  呼市招商引資時,一個現象頗引人注目:

  很多招商引資項目的論證會、諮詢會,人大、政協均派領導參加。從園區論證到規劃論證、例會論證,一個不落,形成定制。

  “請人大、政協領導一塊參加招商,是要給客商以強烈信號:我們很團結向上,呼市的各大班子依法辦事,做事規範,不管哪個領導在與不在,政策都不會變。”

  牛玉儒的邏輯,對投資商頗有“殺傷力”。很多客商正是看中這一點才下決心投資。

  “這樣做,既支持了工作,也講求了誠信,還可實施監督。”彭皓方稱這叫“一舉三得”。

  思想前衛,能力超強,作風民主……在幹部群眾的記憶裏,牛玉儒肯幹又會幹,是難得的“將才”。(記者 盛若蔚 崔士鑫 吳坤勝)

責編:張麗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