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 人事體制改革:從相馬到賽馬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6日 13:44)
民主,在社會發展中是一個永久的話題,但是,由於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的不同,實現民主又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中國從過去的社會主義社會到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正經歷著不同的表現方式,中國的人事體制改革正行進在民主的路上。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改革開放前後,中國的人事體制在民主決策的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過去的人事體制下的人事變動依靠的從來都是“相馬”程序,也就是説離不開“上級指定任命、組織推薦考核、圈內民主定奪”的狹義民主模式,這種圈內民主最大的缺陷是缺乏社會公眾意志。正因為這樣,才使得中國過去的人事體制缺乏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死水一潭封閉運行的“相馬”模式就是過去人事體制的特徵。
從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全能政府意識下的人事體制的“相馬”模式早已不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了,有限政府的意識早已深入人心,民主不再是狹義概念下的民主,實現廣義概念下的圈外民主訴求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實現圈外民主下的人事體制改革模式就成了不可回避的選擇,而這種模式説到底就是面向社會公開競聘,廣納賢才,擇優任用,筆者將這種競聘模式稱為“賽馬”,這種“賽馬”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面對社會公眾,競聘者必須面向公眾述職,接受社會公眾的評議和選擇,最終實現人事體制改革廣義概念下的圈外民主抉擇,讓各級人事體制順應民心、符合民意,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的政治目的。
其實,幾年來,人事體制改革從“相馬”到“賽馬”的變化,它不但標誌著中國民主化進程的進步,同時也標誌著執政黨執政理念的昇華和執政思維的轉變,更標誌著執政能力的提高。“賽馬”模式最早是從農村基層組織“海選”模式開始的,到今天已經擴展到了鄉、鎮、縣,城市則從街道居委會擴展到了區、市、省,只不過明顯不足的是人事體制改革中的“正職”還沒有普遍的“賽馬”模式,但願這是暫時的遺憾。人事體制改革的“賽馬”模式,近幾年全國各地都用不同的方法在進行著“賽馬”的探索。
不論是“相馬”還是“賽馬”的人事體制改革,始終離不開一個原則,那就是德才兼備!這個德才兼備的前置條件就是必須搞清楚“權利來源於人民”!“得”和“失”的“得失”哲理就是檢驗對“權利來源於人民”的認識程度,也是檢驗人事體制改革是選擇“相馬”還是“賽馬”模式的關鍵所在。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它是用青春的血液來澆灌,體改為什麼這樣難?它忽視了權力的來源。從理論上講,所有官員都知道“權利來源於人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誰都清楚,這裡的“水”指的就是“民”,“舟”指的就是“官”,因此,“權由民所授,權為民所用”就是天經地義的。那麼,人事體制的改革不論是“相馬”還是“賽馬”,依靠民意的德才兼備就是硬道理,這裡的“才”指的就是“選擇從政為百姓”,這裡的“德”指的就是“要留清白在人間”。
中國的人事體制改革從“相馬”到“賽馬”,正前進在民主的道路上,而國民的希望則是期待步子再大一些。(作者:文中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