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網評] 公權和私權平衡的法治之道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5日 11:38)

  為了保護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使他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國土資源部發佈了《關於完善徵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確定了徵地補償標準。明確提出確保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和補償標準須考慮被徵收耕地類型、質量、農民對土地的投入、農産品價格、農用地等級等因素。(見《人民日報》)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為什麼在徵地過程中要確保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筆者以為,這個問題與現代社會要保證公權和私權的平衡密切相關,而做到這一點,是法治社會的必經之道。在現實社會中,往往一些掌權者濫使手中權力,侵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合法權利。這在徵地和拆遷過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就使得我們不得不去認真思考:在我們的社會中,每一個權力部門行使權力的法定合理界限是什麼?法律賦予公民的“私”權利如何才能得到保障?當沒有明文法定授權時,應如何做出法律評判?

  對任何一個社會來説,秩序是先於其他一切價值的。因此,權力是絕對需要的,權力已成為社會結構的必需組成部分。不受限制的權力之所以會産生無限擴張的傾向,並極易蛻變為危害社會的消極力量,一方面,在現代民主國家,理論上和法律上承認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但另一方面,因地廣人多等原因,決定了人民不可能直接地、經常地行使屬於自己的權力,而只能將屬於自己的權力委託給經人民選舉産生的政府。這就使得權力的所有者——人民和權力的行使者——政府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分離。

  這種分離,有可能引起權力行使者不按照權力所有者的整體意志,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情緒行使。因為沒有理由相信這些人必然會全心全意地為社會和公眾服務,他們既可能無意識地消極瀆職,更可能有意識地濫用權力。因此,如何使那些以政府的名義行使國家權力的個人,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運用這些權力,已成為現代法治國家共同面臨的一個尖銳的政治問題。國土資源部之所以發佈《關於完善徵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在筆者看來,正是既要使權力有足夠的能力保障權利,同時又要防止權力侵犯權利的做法。

  被譽為美國憲法之父的麥迪遜曾這樣召示人們:“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人非天使,因此任何人都無一例外地需要接受管理。因為人類自身固有的弱點要求建立強大的權力來組織並管理社會,但這種權力又正是由具有同樣弱點的人所執掌,因而權力本身也需要被管理。只有這兩種管理同時存在,才是一個健全的社會。事實上,現階段,我國的公權力還處於強盛和支配的地位,私權利大多處於弱小的、被支配的地位,而要確保被徵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就要改變二者強弱不平衡、地位不平等的狀態,使二者處於均衡態,以利於法治社會的實現。

  國土資源部發佈《關於完善徵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啟示我們,現代社會設置權力應以保障權利為目的。這就要防止立法者高居於社會之上,超出保護權利的需要,使人民失去對權力的控制。(網友:朱四倍)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論壇

責編:于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