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有限政府理念:只當“守夜人”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9日 13:39)
新聞背景:在由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等機構主辦的“國際合作與公眾參與研討會”上,應邀出席的國家民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一直延續10多年的民間組織在註冊時須有業務主管單位批准的規定“有望取消”。(來源:10月18日《新京報》)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知民、信民、用民,讓民眾參與是現代社會管理必不可少的一個方面。相對於政府而言,民間組織與基層民眾和社區的聯絡更緊密或本身就是他們中的一員,較低的“門檻”,更便於民眾傳達心聲,解決困難,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維權。可以説民間組織是政府與社會互相溝通與聯絡的、並負有一定社會行為規範職能橋梁和紐帶,是公眾參與、治理、問責與績效等一系列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隨著群眾民主意識的增強、基層自治功能的擴大和社區服務需求的增加,基層民間組織有著迫切發展的“動力”和“需要”。
但長期以來,關於民間組織經業務主管部門審批,在民政部門登記的規定,在執行中是走樣的。“主管”成了“主辦”,“審批”成了“申辦”。也就是説,只有政府或其他授權的部門自己想到要辦“民間組織”了,才會向民政部門提出申辦;民間人士創辦的“草根組織”想找政府部門做“婆婆”,基本沒門兒。許多“草根組織”就是因為找不到“婆婆”,沒有“出生”的權利,而不知要忍受多少“悲與痛”。
據10月11日《中國青年報》報道,10月28日,將是2002年被評為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十大風雲人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等世界著名媒體都採訪過的王選所率領的“中國細菌戰受害者原告團”在日本東京法院最後作證的日子。儘管這是中國原告在日本法庭的最後一次出庭作證,儘管日本有關方面也發來邀請函,但是,願意出庭作證者寥寥無幾。與此同時,從經濟方面支持這次活動的商家也寥寥無幾。造成所有這些“寥寥無幾”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王選所領導的原告團不是一個正式的組織。而在此前,日本政府也曾以此為理由推脫她的訴訟請求。
有學者用“水瓢原理”來形容人的需求——它就像水瓢一樣,你用力往下按時會暫時隱沒水中,但稍一松手它就又浮起來。據2002—2003年的一項統計,經過正式登記的民間組織數量只佔民間組織實際數量的8%-13%。而如果把為解決特定問題結成的臨時性組織和為娛樂慶祝而結成的短期組織包括在內,如為解決汗澇災害村民自發結成的臨時性互助組織、打工人員為索要被剋扣工資結成的短期組織,這個比例還會更低。
政府的職能是什麼?政府到底應該幹什麼?在古典經濟學大師亞當 斯密看來,政府最好什麼也別做,只當個“守夜人”,晚上別人睡覺的時候,他出來打一打更,看一看門,報一報“平安無事”就可以了。對民間組織的“縮手”,正體現出了我們打造有限政府理念。事實上,以往我們的各級領導機關管了很多不該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這些事只要有一定的規章,放在下面,本來可以很好辦。從這個意義上説,儘管我們的民間組織自身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取消主管所表露出的政府的信念和益處仍值得我們期待它的早一天實施。(網友:楊松橋)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