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休假待轉變 給“黃金周”算算另一筆賬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08日 19:24)
新華社消息: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旅遊、交通、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可謂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在消費旺盛、需求增長的背後,算一算另一本賬,就會發現“黃金周”這種集中休假的方式有待轉變。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行路難,住宿難,是大多數長假出遊者的直接體驗。記者9月30日從南京經滬寧高速公路去無錫,購買下午2點40分的票,因為晚點,3點20分才發車。交通擁堵讓車輛舉步維艱,一個小時後,車輛駛上高速,但面臨的是望不到頭的汽車長龍。5點半,大巴僅僅在高速上挪了40公里。平時2個多小時的車程,走了6個多小時才到。
交通擁堵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增加了能源消耗以及司機疲勞引發的交通事故。上海交通高速客運公司總經理陳鳴九向記者訴苦:滬寧高速的堵車情況已經嚴重影響公司的運營,乘客對公路客運的信任度下降。
超負荷接待遊客給景區帶來了破壞,生態脆弱的西部和一些文物保護單位,更經不住蜂擁而至的滾滾人潮。據全國假日旅遊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發佈的“十一”黃金周旅遊信息通報:10月3日曲阜三孔接待遊客8.2萬人次,超過核定最佳日接待量的37%;烏鎮全天接待遊客2.35萬人次,超過核定最佳日接待量的135%。10月4日,北京的故宮、八達嶺、頤和園、定陵、雍和宮、鳳凰嶺等旅遊區(點)均超過了核定最佳日接待量;五台山接待遊客超過最大接待量61.71%;玉龍雪山接待觀光遊客超過核定最佳日接待量高達94%。
如果算上長假期間政府為保證交通和安全所調動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長假的“成本”還要進一步提高。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這種舉國集中休假的體制也到了該調整的時候。專家指出,帶薪休假、分時度假的方式,更有助於平衡黃金周供給不足、平時供給過度的矛盾。
責編:陸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