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薄一波撰文懷念鄧小平:大家風範 舉重若輕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3日 09:33)

  人民日報消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薄一波書面發言深切懷念鄧小平:永久的懷念

  薄一波

  小平同志離開我們已有多年,在我的腦海裏,他的音容笑貌依舊那樣清晰。早在上個世紀抗日戰爭初期,在太行山,在晉冀魯豫,我就曾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後來成為他的副手,親身領略了他的文韜武略。可以説,小平同志在太行山時期展現了他一系列鮮明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這裡記敘的,是幾件往事的片斷。

  (一)

  記得在1950年黨的七屆三中全會期間,一次閒談,周恩來總理曾經問我,在晉冀魯豫與伯承、小平同志共事多年,對他們的工作方法有什麼看法。不等我回答,周總理就説,據我多年觀察,他們倆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舉重若輕”,伯承同志則是“舉輕若重”。周總理當時還説:從願望上説,我更欣賞小平同志的“舉重若輕”,但我這個人做不到這一點。我同伯承同志一樣,在工作上常常是“舉輕若重”。這也許是同我長期負責具體的執行工作有關。我邊聽邊點頭,對周總理的深刻分析深表同意。回憶小平同志在開闢晉冀魯豫戰略區的戰鬥歲月,在建黨、建軍、建政、作戰諸多方面,都顯示了他後來成為我們敬重的一代偉人“舉重若輕”的戰略家氣度和才能。小平同志的這種才能和伯承同志的嚴謹、縝密相配合,相得益彰,使得劉鄧成為當時我黨我軍高級幹部中配合最為默契的一個班子。

  (二)

  1937年9月,我遵照朱德總司令指示,率領山西抗敵決死隊第一縱隊開赴晉東南,去控制上黨地區。其時,劉伯承、張浩、徐向前同志率領的一二九師按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戰略部署,也來到晉東南開闢抗日根據地。位於太行、太岳山脈的晉東南,歷來是用兵之地,戰略價值極高。11月11日,八路軍總部在和順縣石拐鎮召開領導幹部會議,朱德、彭德懷同志主持,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和我都參加了。會議傳達了黨中央、毛主席關於創建以太行、太岳山脈為依託的晉冀豫邊抗日根據地的指示,部署了開展遊擊戰爭的任務。根據會議決定,一二九師和決一縱迅速實施戰略展開。決一縱的主要任務是開闢太岳根據地。朱、彭還命令決一縱歸八路軍總部指揮。抗戰後擔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的小平同志,是在1938年1月接替張浩同志擔任一二九師政委,來到太行的。2月,小平同志即在遼縣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總結太原失守以來的工作,進一步部署實施戰略展開和創建根據地的任務。1939年底、1940年初,國民黨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閻錫山率先製造了“十二月事變”。他調兵遣將,並與日寇勾結,向決死隊進攻,企圖消滅這支新軍。面對這一危局,我在決一縱預作了應變的準備。伯承、小平同志遵照八路軍總部的命令,迅速派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主力進入太岳地區馳援。決一縱在三八六旅有力配合下,粉碎了閻的陰謀,為黨保存了一支武裝力量。這次事變後,決一縱正式成為八路軍的一部分。

  粉碎“十二月事變”後,全面鞏固和發展根據地成為緊迫任務。當時,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隨着根據地的發展,要求冀南、太行、太岳三個分散的根據地逐步統一起來;二是在愛護幹部和群眾的前提下,糾正“十二月事變”後一度産生的“左”的傾向,繼續貫徹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各項方針政策。

  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伯承、小平同志審時度勢,迅速採取措施。1940年4月11日至26日,在山西黎城召開了冀南、太行、太岳地區高級幹部會議(黎城會議)。會議傳達了毛澤東同志同年3月11日關於《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的講話內容,部署了“建黨、建政、建軍”三位一體的任務。4月22日,小平同志在會議上做了報告。他着重分析了統一冀南、太行、太岳三區政權,逐步過渡到統一的晉冀豫邊區抗日政權的必要性,強調中央關於晉東南有建立最大根據地之前途的重大意義,並闡述了當前必須實行的若干財經政策。我在會上作了《關於建政問題的結論》,並就糾正根據地內出現的“左”傾偏向,穩定社會、經濟秩序等問題講了話。會議決定將原太北軍政委員會改為太行軍政委員會,統一領導太行、太岳、冀南三區的工作,鄧小平同志任書記,劉伯承、蔡樹藩、李雪峰、楊秀峰、薄一波、戎子和等同志為委員;8月,在黎城西井正式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簡稱冀太聯辦),楊秀峰為主任,我和戎子和任副主任,作為過渡性質的全邊區統一的政權組織。冀太聯辦成立後,根據小平同志的提議,制定頒佈了《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聯合辦事處施政綱領》。《綱領》明確提出了“徹底實現民主政治,建立廉潔政府”的目標。

  黎城會議後,北方局和小平同志緊緊抓住根據地的政權建設問題不放。1941年2月16日,小平同志代表北方局提出《關於成立晉冀豫邊區臨時參議會的提議》。這時,小平同志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在黨內加強民主思想的教育。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封建的缺乏民主的國家,反映到黨內,是共産黨員一般缺乏民主的習慣,缺乏民主政治鬥爭的常識與鍛煉。他批評説:有些同志“誤解了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解釋為‘黨權高於一切’,遇事干涉政府工作,隨便改變上級政府法令”,“甚有把‘黨權高於一切’發展成為‘黨員高於一切’者,黨員可以為非作歹,黨員犯法可以寬恕”,結果,造成群眾把一切錯誤都歸結於共産黨,“這實在是最大的蠢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第11頁)他強調:黨對抗日民主政權的正確指導原則是指導與監督政策,是在政治原則上,而不是包辦,不是遇事干涉。他經常給黨的高級幹部講這個道理,還寫成題為《黨與抗日民主政權》的專文發表在北方局的機關刊物《黨的生活》上。這對沒有受過民主思想教育的大多數黨員幹部來説,不啻是一個啟蒙。幾十年後回過頭來看,這個思想是多麼地深刻!7月7日,晉冀豫邊區臨時參議會在遼縣桐峪鎮隆重開幕,小平同志作為共産黨參議員的首席代表參加了會議,並被選為駐會參議員。根據北方局建議,會議決定將魯西33個縣劃入本區,臨時參議會改名為晉冀魯豫邊區臨時參議會。大會選舉楊秀峰為邊區政府主席,薄一波、戎子和為邊區政府副主席。會議根據小平同志4月5日代表北方局提出的《對晉冀魯豫邊區目前建設的十五項主張》,制定了《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施政綱領》,會後正式頒佈施行。據此,各地普遍進行了村選舉,各縣政府都基本上實行了“三三制”。邊區空前統一,抗日民主政權更加鞏固。由於實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晉冀魯豫邊區建設呈現一派朝氣蓬勃的景象,為後來發展成為全國19塊根據地中最大的一塊奠定了基礎。

  這時,我的主要精力在建黨、建政上,同時,新軍的建設也是需要關注的一件大事。新軍是我們帶出來的,如何使這支以青年知識分子為主體的部隊,成為一支像紅軍一樣具有頑強戰鬥力的隊伍,還需要鍛煉。小平同志叮囑我:新軍文化人多,熱情高,是好事,但是,要讓他們能吃苦,不怕死,還要到實戰中去摔打,打上幾仗就好了。1940年上半年,決死一縱隊參加了府城鎮、牛寺車站等地對日軍的作戰。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伯承、小平同志統一指揮下,包括決一縱在內的太行、太岳兩區部隊、民兵、遊擊隊,對白晉路北段進行的大規模的破擊戰。下半年,決一縱又全力投入百團大戰。二十五團、三十八團作為主力部隊之一,參加了戰役的全過程,同日軍精銳部隊作戰70余次,還兩次勝利地掩護八路軍總部及一二九師師部轉移。在關家垴戰鬥中,決一縱二十五團政委、原清華大學學生凌則之同志壯烈犧牲。我和王新亭等同志還直接指揮四十二、五十七、五十九等團及二一二旅等,對同蒲線、白晉線同時進行破擊作戰,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對新軍在戰鬥中的英勇表現,小平同志總是及時給予表揚。在百團大戰總結中,小平同志還特別表揚了新軍這支部隊。他説:“這支年輕的部隊,在作戰、政治工作、軍事訓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表現是好的,和其他老部隊一樣,能夠使指導機關放手使用,完成領導給的任務。”

  決死隊從一個總隊開始,發展到幾個旅,經過整軍和實戰,終於“過關”了。1941年秋,遵照八路軍總部命令,以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決死第一縱隊(後改為決一旅)和第二一二旅組成太岳縱隊,隸屬八路軍總部,1942年1月改歸一二九師建制。陳賡任縱隊司令員,我任政治委員。這支部隊在抗日戰爭以及後來的解放戰爭中,成為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

  (三)

  1942年,是抗日根據地最困難的一年。3月,小平同志以太行軍政委員會書記和一二九師政委的身份來太岳區視察工作,我作為八路軍太岳縱隊政委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副主席,全程陪同。從3月中下旬到5月初,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了閻寨會議、石槽會議和中條會議,解決了根據地建設中的一些重大問題,並親自指揮了浮翼戰役,在太岳根據地的建設史上,寫下了重要的篇章。

  小平同志是3月19日來到太岳的。在經過一番調查研究後,30日,小平同志在閻寨村召開會議,參加的人員是太岳區黨、政、軍方面的負責同志。當時正在貫徹中央關於抗日根據地土地政策的兩個文件,基本精神是要在根據地實行減租減息。一方面,要承認農民是抗日與生産的基本力量,黨的政策是扶助農民,減輕地主對農民的封建剝削,保證農民的人權、政權、地權、財權;另一方面,也要承認地主的大多數是有抗日要求的,黨的政策是減輕而不是消滅封建剝削,實行減租減息後要交租交息,保障地主的人權、政權、地權、財權。小平同志在講話中一開始就對太岳區的工作有肯定,也有批評,認為太岳區一年來的工作有進步,但這些進步並不鞏固,也不夠快。他明確指出:太岳區1942年的中心工作有兩項,一是群眾工作,二是財經工作。群眾工作的出發點是執行中央的土地政策,開展真正的群眾運動。財經工作方面,從今年開始,要做到自給自足,以戰勝困難。小平同志還對太岳區黨委的工作方法提出明確要求:組織檢查團,深入基層檢查,以使中央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小平同志的講話,高屋建瓴,要言不煩,使大家豁然開朗,心悅誠服。會後,太岳區黨委書記安子文即率領由太岳縱隊、各界救國聯合會、各專署和各縣代表組成的檢查團,兵分三路,深入各地,使減租減息運動很快開展了起來。

  就在小平同志視察太岳期間,閻錫山的晉綏軍六十一軍再次向我太岳根據地進犯,破壞抗戰。1941年後,晉綏軍六十一軍就由襄陵東渡汾河,開到臨汾、浮山、翼城一帶駐防,並與日軍勾結,多次襲擊我二一二旅,殘殺根據地群眾。1942年3月21日,我曾在《太岳日報》上發表對記者的談話,歷數六十一軍東渡半年以來向我進攻和破壞抗戰的事實,呼籲六十一軍懸崖勒馬,幡然悔悟。4月初,我又和戎子和聯名,兩次致電閻錫山,要求制止六十一軍的反共行動。但是,對方一再置我們的勸告於不顧,繼續進攻我軍。小平同志了解這一情況後,果斷決定:發動浮翼戰役,打擊頑固派的氣焰。小平同志對我説:對於統一戰線,中央的方針是以鬥爭求團結。頑固派來進攻,而且不聽勸告,那就要狠狠地揍他一下。

  4月15日,浮翼戰役打響,小平同志直接指揮,我和陳賡協助。參戰部隊有一二九師的三八五、三八六兩個旅,和決死隊的決一旅、二一二旅兩個旅,共10個團的兵力,分左右兩個縱隊,向六十一軍展開反擊。這一仗打得很順利,到16日拂曉,共俘獲頑固軍665人,斃傷392人,狠狠地打擊了頑固派的氣焰。很快,六十一軍軍長陳長捷和閻錫山都來信,表示願意談判。我們也很快復信。雙方坐下來,訂立了抗日現地作戰協定:一、雙方各守原防,互不侵犯;二、雙方在各駐防地之政治文化教育的實施,均有自由權,不得互相破壞,並可互派代表參觀;三、互通情報,共收聯區聯防之效。諒解達成後,六十一軍主力撤回汾河以西,撤離時我們還為他們提供了衣服、糧食。此後,雙方保持了較好的合作關係。

  小平同志親自決策和指揮的浮翼戰役,成功地貫徹了黨的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方針,把自衛、勝利、休戰三個原則很好地結合起來,對我們啟發很大。

  浮翼戰役以後,小平同志先後在冀氏縣石槽村和陽城上河村召開岳南地區黨政軍幹部會議和晉豫(中條)區高幹會議,根據視察的結果,提出了岳南和中條地區今後的工作方針。其基本精神是,要抓住正確運用統一戰線和大膽發動群眾這樣兩個基本環節,去創造和建設根據地。為此,要堅決執行中央關於土地政策的指示,採取各種形式去發展地方武裝。小平同志的指示,為岳南和中條地區抗日根據地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小平同志這次兩個月的視察,對太岳根據地扭轉困難局面和發展壯大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後,岳北、岳南、中條很快聯結起來,形成統一的太岳戰略區。1943年3月,太岳區和晉豫區合併,我擔任合併後的太岳區黨委書記、太岳軍區政委,原晉豫區黨委書記聶真任太岳區黨委副書記,陳賡任太岳軍區司令員,原太岳區黨委書記安子文奉調延安。合併後的太岳區根據地,擴大到河南省的黃河以北,把白晉路、晉博路和同蒲路之間的廣大地區聯成一片,成為支持山西和華北抗戰的重要基地。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北方局與太行分局合併。小平同志接替彭德懷同志任代理北方局書記,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四)

  1943年10月下旬,我動身赴延安,準備出席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945年七大召開,我當選為中央委員。會後,根據黨中央的決定,正式成立晉冀魯豫中央局和晉冀魯豫軍區,統一領導冀魯豫、冀南、太行、太岳四個區黨委和軍區。小平同志任中央局書記、軍區政委;劉伯承同志任軍區司令員;我任中央局副書記、軍區副政委。行前,任弼時同志代表中央和我談話,明確交代兩點:一是毛主席和中央對你的要求是協助劉鄧做好工作,尤其是團結工作。二是要對付蔣介石國民黨向解放區進攻,不能有和平麻痹思想。

  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成立後,首先打了兩個漂亮仗,一個是上黨戰役,一個是平漢戰役。這是小平、伯承同志貫徹中央戰略意圖,對時局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兩次戰役。

  1945年8月,時局發生重大變化。面對日本準備投降的新形勢,國內的階級關係如何,國共兩黨的關係如何,我黨採取什麼方針,已經成為全黨同志和全國人民關心的焦點。為了科學地回答這些問題,8月13日,毛主席在延安幹部會議上作講演,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的艱苦抗戰,已經取得了勝利,新的情況和任務是國內鬥爭。蔣介石説要“建國”,今後就是建什麼國的鬥爭。目前這個鬥爭表現為蔣介石要篡奪抗戰勝利果實和我們反對他的篡奪的鬥爭。他告誡全黨要深刻認識蔣介石獨裁、內戰、賣國三位一體的反動本質,對蔣介石發動全國規模內戰的反革命計劃要有充分的準備,採取正確的方針。這個方針就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我和小平、伯承一起聽了毛主席的講演。這個講演,給全黨以思想、政治武裝,指明了黨在新時期的鬥爭方向。

  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方針是定了的。但是,他仍然採取反革命的兩手:一面加緊內戰的部署,命令他的軍隊向解放區進犯;一面又擺出一副願意和談的面孔,邀請毛主席赴重慶談判。毛主席洞若觀火,決定以革命的兩手對付反革命的兩手,一面決定接受邀請赴重慶談判,一面要我們作好必要反擊的準備。當時,大家對毛主席親赴重慶談判都很擔心,許多同志不願意毛主席前去。毛主席為此向在延安開會的各大區領導同志説:這次去重慶同蔣介石進行談判,能否談成功,回來得快還是慢,就靠你們堅決打擊進犯我根據地之國民黨反動派,多打勝仗。你們打得越好,談判就越順利,我也就回來得越快。

  對於毛主席的這一戰略意圖,小平同志和我們中央局、軍區的同志都心領神會。當時,大家的心情都很緊張,簡直是屏息以待,不知道蔣介石要玩出什麼花招,生怕毛主席出什麼意外。小平同志則是鎮靜自若。果然,1945年8月,閻錫山集中七個軍的兵力,向太行腹地上黨地區進攻。小平、伯承同志立即決定,發起上黨戰役,堅決殲滅來犯之敵。8月25日,我隨同小平、伯承從延安乘美軍觀察組的飛機返回太行,同機的還有陳毅、林彪等,他們是從太行分別轉道山東和東北的。一到太行,小平同志就給幹部講話,説:要打!狠狠地打!在伯承、小平同志的指揮下,這一仗打得非常出色,全殲了閻頑部隊,生擒閻軍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

  上黨戰役剛剛打完,國民黨第十一戰區馬法五、高樹勳兩位副司令長官又率三個軍沿平漢鐵路北犯。1945年10月22日北渡漳河進佔磁縣。軍區部隊回轉頭又打了平漢戰役。這一仗打得更出色,爭取了高樹勳率新八軍、河北民軍1萬餘人起義,活捉了馬法五部下1.7萬餘人。

  高樹勳原是馮玉祥部國民聯軍的師長,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堅持抗日,也與我搞過磨擦,後期傾向進步,不願充當重開內戰、進攻解放區的罪人,便派人與我聯絡,準備站到人民方面來。小平同志了解這一情況後,十分重視,託人轉告高將軍,希望他認清形勢,瞻念前途,毅然舉行起義,為人民作出貢獻。伯承同志也轉告高要當機立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當劉鄧得知高樹勳顧慮家眷尚在徐州的安全時,當即電告中央轉告陳毅同志派人將其接到解放區。高感激不已,表示決心起義。我們做了兩手準備,也準備好他若不起義,我們怎麼打的問題。10月31日晚,我隨同伯承同志到馬頭鎮與高會晤,雙方談得很好,諸事作了安排。11月1日,中央致電劉鄧,指出:“高樹勳起義意義很大,你們處置很對”。又致電高樹勳予以鼓勵。高樹勳起義,震動全國,政治影響很大。11月13日,小平同志和我介紹高樹勳加入中國共産黨,得到中共中央批准。毛主席隨即號召開展“高樹勳運動”。後來,高參加了新政協,任全國政協委員,還擔任過國防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職。

  平漢戰役於11月2日勝利結束後,小平同志當即決定在邯鄲峰峰煤礦召開晉冀魯豫中央局全體(擴大)會議,研究和部署晉冀魯豫黨政軍民迎擊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各項準備工作問題。會議決定:(1)擴大軍隊,整編主力,集中主力打大仗;(2)發動群眾,在新區實行減租減息,在老區復查減租減息,開展大生産運動;(3)準備進行長期戰爭,部署後幾年工作。這次會議把中央對晉冀魯豫區工作的總意圖同實際情況相結合,明確了主要任務和基本措施,它充分體現了小平同志關照全局,預謀長遠的領導風格。12月14日至19日,中央局在峰峰煤礦又召開一次高幹會議,着重研究如何在1946年做好練兵、減租、生産三件大事。我向會議作了群眾性反姦清算鬥爭的情況和指導方針的報告。小平、伯承同志都很贊成。小平同志還強調説:總之,發動群眾要快一些。那時,指揮作戰是第一位的任務,小平同志的主要精力是在那一方面。中央局的日常工作在大政方針確定之後,便放手地交給了我,由我主持。1946年6月10日,小平同志又在邯鄲主持召開過一次晉冀魯豫全區土地會議,由我傳達《中共中央關於土地問題的指示》(《五四指示》)和毛主席的指示,研究部署如何在解放區腹心地區,抓住7、8、9這幾個月時間,發動一場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完成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問題。當時中央局的工作主要是一邊支援前線,一邊領導土改,緊張而又繁重,一點不能耽擱,可以説是在搶時間。不久,全面內戰爆發,劉鄧率主力部隊向豫東、魯南方面作戰。1947年5月4日,中央電令劉鄧休整,準備實施外線作戰,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那時,敵我力量對比,無論在武器裝備上還是軍隊數量上,國民黨都仍佔優勢,尚在繼續向陜北和山東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在這種情況下,黨中央、毛主席把提早實施外線作戰這一重大戰略行動交給劉鄧,離開晉冀魯豫自己的根據地,千里躍進大別山。在無後方的條件下孤軍作戰,是兵家都不會貿然選擇的。這種千里躍進,實際上是戰略防禦態勢下的一種戰略進攻。劉鄧不但臨難不懼,毅然受命,而且指揮若定,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高超嫻熟的軍事才能。同年6月30日夜,劉鄧大軍12萬人突破黃河天險,揭開了我軍戰略進攻的序幕。經過浴血奮戰,打開了南下通道,開始了逐鹿中原的壯舉。8月末,部隊進入大別山區。9月,中央決定我任晉冀魯豫中央局第一副書記並代理書記。從此,晉冀魯豫中央局的工作就完全由我承擔起來了。

  從小平同志進入太行到挺進大別山,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裏,同小平同志相處、共事,真是受益無窮。這10年,他開始處在一個戰略區、一個方面軍的領導崗位上。他那種既善於關照全局、高瞻遠矚,又堅持從實際出發,果斷行事的大家之風,使我終生難忘。

  →→進入專題: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