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快立法保護海外人員安全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8日 20:55)
新華社北京8月28日電(記者趙磊 孟娜)中國最高立法機關28日高票通過決定,批准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此舉表明中國正在加快立法進程,保護日益龐大的海外人員群體的安全。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28日閉會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同時批准了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關於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
“隨著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日趨增多,加入這個安全公約有利於中國參與聯合國行動人員安全的保護,”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説。“遇有我國維和人員安全受到侵害時,我國可以根據公約要求有關國家對嫌疑犯進行起訴或者將嫌疑犯引渡我國處理。”
迄今,中國已經參與聯合國56項維和行動中的13項,共派出參與維和行動的軍事人員約2500人次、民事警察約220人次,十多年來已經發生了數起人員傷亡事故。
他説,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加入條約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條約中關於引渡的規定為中國向其他締約國提出引渡要求提供了法律依據。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一位官員對記者表示,保護包括維和軍人在內的中國公民在海外的人身安全是中國近年來加快批准加入多個國際條約的初衷之一。
據統計,1978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只有20萬人次,到2003年則有2020多萬中國人走出國門,是25年前的100倍。
“目前海外人員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這位官員説。“人員往來頻繁,難免會發生各種問題,保護我國公民人身安全已經成為我們批准國際條約和加入國際組織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近年來,在中東和中亞一些戰亂衝突不斷的國家,中國人遭遇不測的消息不斷傳來,在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家,發生多起針對中國外交官和公民的恐怖襲擊。據不完全統計,僅2004年以來,中國公民在海外遇襲或遇難的事件已經發生了近10起,至少造成70人傷亡。
但中國公民在海外遇到的風險遠遠不止是恐怖襲擊,經濟勞務糾紛引發的綁架、出國旅遊時合法權益被侵犯、在國際犯罪團夥組織的跨國人口販賣、走私販毒、非法勞務中受害等涉及中國公民人身安全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
中國政府開始認真對待“保護海外人員安全”這一從未經歷過的課題。今年7月19日國務院專門召開了部署加強境外人員和機構安全保護的工作會議。外交部專門還設立了涉外安全事務司,專門處理涉及中國公民海外安全方面的事務。
外交部領事司一位官員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政府在呼籲公民提高安全意識並提供安全信息的同時,已經建立了一整套針對海外安全意外的應急機制。
但他也坦言,海外人員安全問題的涉外處理主要依賴於雙邊關係,中國與相關國家之間是否簽訂刑事司法協助或引渡條約對許多具體事務的處理有很大的影響。
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中國簽署的雙邊刑事司法協助協定只有幾十個,雙邊引渡條約更是只有21個,這種雙邊法律方面的空白某種程度上制約了中國保護海外人員安全的努力。
為此,中國在加快與有關國家的談判爭取更多雙邊司法合作的同時,也加快了批准有關國際條約和公約的步伐,利用多邊條約中的一些司法協助條款來維護中國海外人員的安全和合法權益。
據統計,僅2003年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批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個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第一條修正案》、《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等多部涉及安全的雙邊或多邊條約。
此外,外交部表示,支持並正在積極參與制訂《關於國際恐怖主義的全面公約》和《關於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的國際公約》。
《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是聯合國制定的保護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的重要法律文件,它于1995年1月15日生效,截至今年6月28日,共有72個國家交存了批准書、接受書或加入書。聯合國其他四個常任理事國,除美國尚未批准外,俄羅斯、英國、法國均已批准該條約。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