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小平誕辰百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21日 17:42)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小平您好!”——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帶著微笑,看著參加國慶遊行的學生們打著這幅橫幅,從天安門廣場走過。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那一年,鄧小平80歲,大學生們20歲左右。

  橫幅是一群富於創意的北大學生們頭天晚上扎的,自己設計,自己寫的字,貼在學生們自己的床單上。

  這句質樸的問候成為初嘗改革開放甜果的中國人送給總設計師的一份厚禮,20年過去,再也沒有任何一句短語比它更為簡短、更為親昵。

  (一)

  1977年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一個月後,他在他主持的第一個會議━━科學和教育工作會上拍板:恢復高考!

  這是他復出後第一個戰略決策,那些年輕的大學生們,是這一決策的受益者。

  這一年的12月10日至12日高考,570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年的考場,當年全國高校錄取新生27.3萬人。

  這次和半年後接踵而來的1978年夏季高考,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考試,參考總人數達到1160萬人。由於報名參加考試的人數大大超過預想,一時竟拿不出足夠的紙來印刷試卷!最後,還是鄧小平決定,緊急調用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紙張。

  整整一代人被窒息了十年的高考夢,一朝夢圓。

  現任浙江省水利廳總工程師的1977年考生許文斌説:“那次高考真是一次決定命運的轉折。鄧小平改變了我們一大批人的人生。”

  作為時代的巨人,鄧小平先於世人深刻地意識到中國融入全球發展進程的重要性。1978年6月23日,他做出了擴大向外派遣留學人員的決定。

  半年後,當新中國派出的50名首批訪美學者到達美國時,他們那清一色的、連樣式都幾乎相同的黑色大衣引起了許多美國人的注意。也許他們不曾想到,這已是百廢待興的祖國為遠行的兒女們準備的最體面服裝。

  冰河既開,潺潺小溪必然發展成浩蕩大江。從1978年到2002年底,我國共有58萬多人出國留學,分佈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目前,回國留學人員15萬人以上,超過1978年以前131年間出國留學人員的總和。

  鄧小平的功績,不僅在於終結一個個歷史錯誤,更在於開創了中國明媚的未來。

  (二)

  一位外國領導人評説,鄧小平“是站在另一高度思考問題的偉人。”

  這一高度是歷史的高度,也是全球的高度。這位思想先行的中國領航者,先於其他人看到了中國的未來。他把“小康”作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里程碑,在中國人民和這個當時看上去遙不可及的里程碑之間鋪下了一條改革開放之路。

  26年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冒險按下“包産到戶”的手印,第二年,小崗村農民人均收入由22元猛增到400多元。

  鄧小平公開肯定了大包乾的做法,針對擔心,他説:“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鄧小平的肯定,拉開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大幕。

  1982年的一天,上海一個菜市場中,賣冬筍個體戶姜安如聽到一個四川口音後,抬頭一看,蹦了起來:“鄧伯伯!”

  視察的鄧小平走了以後,菜市場裏的個體戶們開會,大家分析兩個問題:小平同志為什麼來?他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姜安如説:“現在我們個體戶也可以抬起頭來做人了,我們翻身了,政策不會變了。”

  當鄧小平“文革”中每日行走在江西新建縣的泥土小道,去1.5公里外的工廠做鉗工,同時思索著中國的前途時,中國的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正因為為祖國的動亂和貧困所憂,這位極具發展眼光的老人才愈發地強調穩定和發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共383頁正文就558次提到“發展”這個詞。

  這些有關發展的精闢論述濃縮成了“發展是硬道理”這句精華,引導中國的發展不斷攀登一個又一個新的臺階。1978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為3624億元;2003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到116694億元,二十多載日月掠過,如今的中國已經相當於當時32個中國之力。

  鄧小平改變了中國,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世界。他使世界重新對中國充滿尊敬。

  鄧小平曾看到一棵名叫發財樹的植物,他説,讓全國人民都種,讓全國人民都發財。在他的廣安故居積攢的100本參觀者留言簿上,最多的文字是對鄧小平富民政策的衷心感謝。

  受益於這樣的富民政策,重慶大學的3名參觀者寫下了“翻身不忘毛澤東,致富全靠鄧小平”。

  著名理論專家李忠傑説,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鄧小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三)

  人民給了這位樸素的老人樸素的愛。

  1997年2月鄧小平治喪期間,留言簿包上了表示哀悼的黑紗,這樣的特殊留言簿一共有4冊━━至今,許多頁面上甚至還能看出當年參觀哀悼者留下的斑斑淚痕,那是人民的眼淚。

  2004年8月1日,廣西百色90歲高齡的潘尚猛像往常一樣,一大早起床,第一件事便點燃一燭香,顫巍巍地插到他在家中為“鄧政委”設立的靈堂前,深深地三鞠躬。

  自鄧小平逝世後,連走路都讓人攙扶的潘尚猛,農曆每月初一、十五,開始給這位逝世的老人雷打不動地燒香。

  潘尚猛清楚記得,1929年的一天,“鄧政委”在他家喝了幾碗放了木薯粉的玉米糊:“讓‘鄧政委’就吃了點玉米糊,太過意不去了。”

  老人每天都要仔細端詳挂在家裏的“鄧政委”的畫像,好像他就在自己身邊,有時一看就是好久。

  當年在天安門前打出“小平您好”的北大學生張(志加言旁)已是41歲,現為一家制藥企業的董事長。他説:“20年前,大學生發出‘小平您好’的問候,是因為感激黨和政府給了青年人上大學、受教育的機會;20年後的今天,我們再道一聲:‘小平您好’,是發自內心地對這位歷史偉人的懷念與感激━━千千萬萬的中國老百姓深受其惠,深感其恩。”

  1984年2月,鄧小平在上海觀看小學生操作簡易電子計算機,説: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那時的中國百姓沒有多少人懂得什麼叫做計算機。

  幾乎在10年後,互聯網在北京、上海兩地通過郵電部試驗節點進入我國,用戶數量迅速增長。

  又是一個十年後。到2003年底,全國互聯網上網人數達7800萬人,躍居世界第二位。在鄧小平面前擺弄計算機的小男孩,如今已是蜚聲全球的華人科學家。

  在中國人可以熟練地擺弄互聯網後,時逢鄧小平百年誕辰,在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互聯網上,到處可以看到“小平您好!”這句深情的寄語。

  一位中國網民寫下了以下文字:“您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您的祖國和人民深深地愛著您。”

  此時,距鄧小平離世已有7年。

  北京有一條長不足200米、被稱為“米糧庫衚同”的幽靜小巷。它看上去和京城大大小小的衚同沒什麼兩樣,但在這裡,中國的一代偉人鄧小平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後20年。

  中國越富裕,中國百姓對他的感情越是真摯,因為鄧小平讓他們過上了有尊嚴、有奔頭的好生活。人民愛他。

  讓我們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新華社記者)

責編:陳卓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