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一部電視坐看四海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01日 09:27)
科技日報消息: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電視,生活將是一番怎樣的景象?人們無法用幾十分鐘盡覽天下大事;人們無法通過電視獲得每日必需的生活資訊;人們無法坐在舒適的沙發裏暢遊世界……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然而,半個世紀前,當地球另一端的人們已經有了電視“初體驗”的時候,我們的老百姓對電視還完全沒有概念。
“記得當時在清華大學等一些單位的參與下,分工負責,開始走自主研製的道路。從繞變壓器做起,除攝像管、顯像管外全部採用國産器材。經過大家的努力,終於在1958年5月1日建成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臺。”章之儉不無驕傲地説。
半個世紀前的1952年9月,22歲的章之儉大學畢業,帶著憧憬與惶惑步入當時的中央廣播事業局——如今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一幹就是50年,成了碩果僅存的廣電“常青樹”。
上個世紀70年代末,電視機相對於大多數家庭的收入來説還是奢侈品。當時中國生産的電視機主要以19英寸黑白電視機為主。由於零部件均為進口,當時一部國産的19英寸電視機的價格要比一部從日本進口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高近一倍,因此日本12英寸黑白電視機主導了中國電視機市場。
改革開放後電視機進入中國家庭的步伐明顯加快了。
1980年,山東東營的一家姓蔡的農戶家迎來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電視機,左鄰右舍都好奇地湧來參觀這個神奇的盒子。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看到裏面的人會説會動,笑得合不攏嘴,兩歲的小孫子還伸手去抓電視機裏的人。
章之儉介紹説:“1973年5月1日,中央臺正式開始彩色電視廣播,但彩電接收真正得到普及是在1985年後。”
1993年,向先生家裏花了4000多元買了一台21英寸的福日彩電,全家人一到晚飯後就聚到電視機前,看色彩斑斕的風光片和大氣磅薄的古裝劇,連動物世界也比以前的黑白色彩好看多了。
從技術上説,80年代我國衛星電視廣播已經開始發展,經歷了租用衛星轉發器、購置衛星轉發器和利用國內研製發射衛星幾個階段。人們坐在家裏除了能看到央視十幾個衛星頻道的電視節目外,在瀋陽能看到浙江臺的旅遊節目,在甘肅能看到廣東衛視的流行歌會。
到90年代,有線電視在我國獲得極大的發展。到去年為止,全國有線電視用戶已達1億,完成了全國聯網。
隨著電視節目種類繁多,在很多家庭裏,曾上演過“電視控制權爭奪戰”。儘管目前家裏有超過一台以上電視機的家庭也不在少數,但真正緩解“戰爭”的將是“畫中畫”電視——在一隻顯像管上可顯示多套電視節目。如果不願收看主畫面節目,戴上耳機就可以聽和看副畫面的節目,且不會影響收看主畫面的節目。
張先生新婚置辦家用電器,專門買了個TCL大背投放在客廳。他説,他們夫婦倆都愛看電影,以後如果工作忙沒時間去電影院浪漫,就在家看電視,或者配上影碟機看片子,一樣有電影院的效果。
為緩解未來住宅空間緊張的矛盾,日本NEC、松下、三菱、SONY等公司已開發出50.2至109厘米的壁型化電視機樣機,厚度僅為幾厘米。第一批上市的等離子顯示(PDP)型壁挂式彩電(102厘米以下)的售價約為3000至4000美元。我國同類産品正處於研發之中,並盡力降低身價,早日進入尋常百姓家庭。
北京的宋小姐家住四惠,工作單位卻在公主墳,坐1路公共汽車路上來回要將近1個小時,時間長了覺得特別悶。從今年5月28日17點28分開始,北京公交移動電視正式試播。以前人們大概從未想過在顛簸的公交車上能夠看新聞,聽歌曲。現在乘坐1路、特1路等多條線路的公共汽車,可以像坐在家裏一樣,看到清晰度高、音響效果好的電視節目。8月份,移動電視還計劃同步轉播雅典奧運會部分重大賽事,以此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直播與轉播的“練兵”。
説起將來電視的發展方向,章之儉説:“當然是數字電視。”到時候,你可以將自己喜愛的偶像“請”出來宣讀晚間新聞,或是把自己拍攝的錄像帶放在某個電視劇中,親自當一回導演……
採用數字技術的高清晰度電視與現有電視相比,清晰度提高1倍,光線柔和,色彩逼真,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國在1998年8月進行了高清晰度電視開通試驗播出;1999年年初,成都進行了全國首家數字有線電視網上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50週年慶典,也採用了數字電視直播。然而,這都還是試驗性的。至今我國基本上還是採用模擬方式傳輸電視信號,數字式電視節目只在少數經濟發達地區播出。
今年8月,央視即將推出幾個收費頻道。這是對數字電視的有力推進。一旦數字電視普及了,人們就可以坐在家裏像訂報紙一樣訂制自己喜歡的節目。專家預計,10到15年時間可在我國普及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機。
責編: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