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國際化大都市,被暴雨“調戲”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3日 13:24)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昨天的新聞裏就看到北京突遇暴雨的現場報道,許多路段特別是立交橋下真個是“水漫金山”,一些小轎車竟被淹成了“沒頂之災”。連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徐俐,也被堵在一個路口長達一百分鐘,想上班,也趕不了路了。

  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被一場不到十分鐘的暴雨“調戲”了一下,便顯出了種種的窘境。如果真發生什麼大事,比如“戰爭”,比如台獨分子的“恐怖襲擊”,還不知會出現怎樣的“場景”?現在看來要想不讓人擔心也是不可能的了。

  有時我們的有些部門,總是給人以一種“曹操過後方子”的感覺。事情發生了,“災害”也已經形成,才來説什麼動員了相當的力量,進行了應急搶救云云。為什麼我們總不能把事情做在前面呢?這種做在前面的工作,應該不是很難。

  氣象的觀察分析預報功能,從基礎技術的層面來説,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無論衛星的、地面的,無論硬體的、軟體的。我國氣象工作的質量,在世界上也不是“吃素”的,那麼問題出在哪?我以為一定在“共享”與“協作”的層面上。

  如果資源都能做到相關部門間的“共享”,那麼關於雨量的分析可以與市政管理的泄洪能力進行量化處理,便可以提前做好“管道分流”與低窪處增加排水能的準備。北京這場大雨,也就不會造成電視鏡頭裏的種種“奇觀”。

  不過我在這裡這麼説,也屬於“吃飽了撐的”。我們的行政部門,歷來都是“以鄰為壑”、“老死不相往來”的,除非有高級主管部門來進行協調。不是常有這樣的報道麼:某某率某些部門組成“聯合工作小組”。不“組織”便不行!

  從我們的行政工作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單個的部門可以獨自處理的事,往往辦起來比較容易且有效力。一到相關部門間需要通力協作的,不是踢起了皮球,便是“與我無關”缺少主動性。即使有誰“主動”了,或許還會遭遇“白眼”。

  這是一種什麼“習氣”?應該是“官僚習氣”。這種習氣與“公僕”的定義是格格不入的,可惜是這種習氣卻很大有市場。都在説“國民素質”的問題,作為管理者的精英們的素質處在這樣的水平上,國民素質的提高,便成了一種奢談。(網友:鷗盟客)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原帖 發表高見

  →→網評天下 更多話題!

責編:于冰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