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網友原創] 官員“走穴”出賣政府信用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2日 11:19)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政府官員出席企業産品發佈會,鉅額出場費與影視明星比肩——北京現代商報7月9日報道,目前政府官員出席企業産品發佈會的現象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僅北京市內舉辦的各種産品發佈會,有政府官員參加的就達到上百次。企業邀請政府官員出席新産品的發佈會,需要支付相應的“出場費”。在財務上,這筆費用已經被事先打進了發佈會的活動經費裏面。出場費多少視官員職位及所在部門而定,最高的甚至達到上萬元。

  正襟危坐于發佈會上,談笑風生於閃光燈下,政府官員的這種形象,公眾早已司空見慣了。不僅北京的官員熱衷於出席企業産品發佈會,其他地方的官員對這樣的活動也同樣樂此不疲。一向以來,輿論對政府官員參與這種商業活動也頗有微辭,但批評的焦點也往往限于“政企不分”,認為政府官員出面給企業做“花瓶”,有悖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現在看來,這種批評儘管很有道理,但也只是撩開了面紗一角;鉅額出場費的利益驅動,或許才是政府官員們心甘情願為企業産品發佈會做“形象大使”的深層次原因。

  在商言商,企業的一招一式都是要進行成本核算的。投入最小化産出最大化乃是企業的終極目標。與政府官員出場帶來的潛在效益相比,鉅額出場費實在是一點也不“鉅額”了。政府官員當然明白企業打的算盤,也更明白自己之所以只要出場就能滿載而歸,並非是自己有多大能耐——企業看中了的乃是自已頭上那一隻可以導致“非市場因素”的烏紗。“非市場因素”的價值,在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恰是市場因素難望其項背的。當然這一切都是彼此默契,心照不宣的,企業從政府官員的出場中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政府官員則以出場而使自己的“無形資産”得以變現,用市場的行話講就叫做“雙贏”了。

  然而在企業和政府官員皆大歡喜的交易中,政府的信用卻被出賣了。企業的産品發佈會,本是商業活動,屬於市場行為,但因為政府官員的涉足,卻讓市場行為涂上了政府行為的色彩。而問題的要害又是,這根本不是政府行為而只是一些政府官員的個人行為,説得精確些,恰是這些政府官員在用個人行為冒充政府行為,牟取了私利卻讓政府“埋單”。又做買賣又當官,公權當成私權用,這樣的“紅頂商人”今天已是聲名狼藉,終於做不下去了。與“紅頂商人”相比,在産品發佈會上拿出場費的官員,似乎更像“走穴”。你説他是“紅頂商人”吧,他沒有經商下海,你説他是政府官員吧,他卻頻頻現身於商業活動並且從中獲利——商不像商,官不像官,這樣的“二不像”莫非也是“中國特色”?因為在法制嚴明的發達國家,一個政府官員如果耐不住寂寞想在市場上走個穴什麼的,那就不是“二不像”而是過街老鼠了。 (奚旭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網評天下 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