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分析:突降暴雨反思北京城市建設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1日 22:45)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劉浦泉)連續“喊渴”了五年的北京城,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整個城市似乎有點猝不及防。那麼,這場暴雨到底給北京帶來了哪些影響?暴雨過後又給人們留下了哪些方面的思考?

  “此次降雨有利於緩解北京多年的旱情,但也暴露出北京城市建設方面的一些問題。”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焦志忠這樣概括。據他介紹,從10日16時到11日12時,北京市平均降雨量23毫米,雨區主要集中在城區、房山、大興以及懷柔,城區降雨超過50毫米,最大雨量發生在天安門,為106毫米。

  焦志忠説,儘管這次降雨給北京城區造成一些災情,但對緩解北京水資源短缺産生積極影響。密雲、官廳兩大水庫水量雖未因降雨明顯增加,但由於水庫上遊流域有降雨,使密雲水庫入庫水量多年來首次實現“入大於出”。

  密雲水庫重要水源地的白河堡水庫蓄水量也明顯增多。十三陵水庫提前完成補水任務,蓄水已達960多萬立方米。

  此外,城市河湖水量也進行了補充和置換,置換污水和補充新水均超過100萬立方米。

  然而,此次降雨也暴露出北京城市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劉和平認為,多年來,北京城市人口增長較快,而很多新建居民小區未按標準新建排水設施,而是接入原有的市政管線,加大了排水負荷。現有的排水設施最好也只能抵禦五年一遇的洪水。一旦瞬時雨量超過道路排水系統設計能力,就會導致道路排水不暢。此外,道路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排水的壓力,使雨水不能直接從地表滲入地下,增加了地表徑流,從而導致大量積水,造成交通阻塞。

  據統計,北京遇中雨以上積水點多達72處,去年,北京市安排了菜戶營橋、東直門橋、左安門橋等22處排水工程,今年又在清華東路等13處積水點增設了排水泵站。增設排水泵的積水點此次沒有出現明顯積水。

  此次降雨造成多處老舊平房倒塌,説明加快北京城區危舊房改造勢在必行。劉和平認為,北京市雖然加大了危舊房改造力度,但城區危改任務仍相當艱巨。目前,東城、西城、崇文、宣武等城區危舊房仍比較集中,每到汛期,房管部門都在城區危舊房排查中發現不少安全隱患,對一些明清老房、私房、鎖門戶、空房戶,房管部門多次發出“病危”通知書,但有些戶主卻置之不理。此外,城鄉接合部一些平房未按標準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危改的難度。

  這場突發的暴雨還對北京市防汛預案提出了考驗。北京市已連續五年乾旱,未遇到過大水。面對突發的汛情,如何建立快速應急反應機制,保持通信、交通、供電等方面的暢通,加強市政、水利、氣象、公安、房管、園林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仍是一個有待研究解決的課題。

  此外,暴雨也是對北京市民素質的一次檢驗。記者在北京街頭看到,很多下水管道排水不暢是因樹葉、紙屑等垃圾堵塞造成的。市政管理部門雖出動4000余人上街進行排除積水,但仍不能保證所有下水管道暢通。

  北京缺水,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雨水來了,如何將雨水留住?這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劉和平説,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北京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節水和開發水源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目前,北京城市排水分為雨水和污水兩個系統,所有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而雨水則通過市政排水管道流入涼水河、通惠河、玉淵潭等城市河湖。為了留住更多的雨水,北京郊區建立了85座大中型水庫。同時,正實施一系列洪水管理措施,加強對過境洪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要做好應對再次發生強降雨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交通暢通、供電和房屋特別是危舊房的安全。要吸取教訓,對北京城市建設進行反思。”北京市副市長牛有成11日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召開的會議上説,對防汛抗旱工作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牢固樹立首都意識,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證人民生命財産安全作為防汛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務,努力做到“不死人、多蓄水”,將天上的雨水、地上的洪水變成可利用的水資源。目前,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正在對城市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不斷完善防汛抗旱預案,以確保北京防汛安全。

責編:柳博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