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辦教育還是吃教育
——推進依法行政(一)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3日 19:43)
|
|
|
孩子們每天就在這樣的危房裏上課 |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一邊是簡陋的教學條件、亟需修繕的校舍,一邊是耗資784萬元的氣派的教育局大樓。國家審計署在對廣東省化州市教育局的審計中發現,該教育局濫用職權,挪用教育經費蓋大樓、送紅包、發福利。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化州市在廣東省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經費緊張。按規定,當地中小學校收取的學雜費、書雜費,除了正常的書本費外,其餘都應作為教育經費留在學校,以改善辦學條件。然而化州市教育局卻從這筆錢中以統籌的名義,按小學每人50元,初中每人64元,高中每人74元的標準,把錢收走作了它用。審計發現,從2002年到2003年6月,化州市教育局以這種名義統籌收了4600多萬元,其中除去購買了一部分圖書儀器等用品外,有584萬元被用於蓋了教育局辦公大樓,還有626萬元用於教育局的餐費、各種會議開支和其他日常開支。此外,經查,從1999年到2003年6月,化州市教育局還從課外輔導材料的發行和印試卷上賺了1356萬元。
在國家審計署查處之後,廣東省紀委對化州市教育系統的問題迅速進行查處,9名黨員幹部受到紀律處分,2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並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
[詳細內容]
主持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將在7月1號起實行,這必將對我國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現建設法制政府的目標産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從今天起,《焦點訪談》將陸續推出系列報道——推進依法行政。今天播出的是第一集。
我們大家看到的這個畫面是記者前不久在廣東省化州市拍到的一個小學校的校舍。去年9月,因為常年得不到修繕,這幾間校舍突然坍塌了。記者了解到,目前化州市的許多中小學裏還有不少這樣的危房,孩子們每天就在這樣的危房裏上課。下面我們再看看下一副畫面,這個畫面就是這個市教育局的辦公大樓,非常的氣派。沒錢修危房,卻有錢蓋大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審計署駐廣州特派辦在審計中發現,化州市教育局的辦公大樓竟然是截留挪用教育經費蓋起來的。
解説:這裡是廣東省化州市一個偏僻的鄉村小學。記者前幾天到那裏採訪時發現,孩子們上課的教室竟然是危房。
記者(郭峰):這個柱子是做什麼用的?
化州市新安鎮橫嶺下小學教師:這柱子是預防危險的,是保護安全的,建房以前是沒有的。這個教室被定為危房以後才打上去的,大概有三年左右了。
解説:我們了解到,這所小學除了一座教學樓外,其餘的平房幾乎都是危房,除了幾間破損嚴重的已經無法使用外,大多數仍在使用。這裡的老師告訴我們,他們最害怕的就是刮大風下大雨的時候。
盧國平(化州市新安鎮橫嶺下小學校長):下大雨刮大風上面的瓦面就是重要加大,壓力就加大,怕有危險。這個時候我們一般都採取一定的措施,如果能把學生轉到安全的地方去,我們馬上就轉移。如果下著大雨,學生還在家裏,這兩個班的學生就可以不上學。
記者:小朋友,你們在這兒上課怕不怕?
學生:不怕。
解説:孩子們説不怕,可誰又能為他們的安全打保票呢?在另外一所小學,人們最擔心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去年9月28號,這所小學的幾間校舍突然就坍塌了。
黃中有(化州市良光鎮齋塘坡小學校長):那天剛好沒有老師學生上課,如果有的話,有很大的危險。
|
|
|
氣派的教育局辦公樓與小學危房形成鮮明對照 |
解説:除了危房繼續修繕以外,這兩個學校的教學條件也非常簡陋,為什麼學校不改善一下辦學條件呢?原來他們都有難言之隱。我們了解到,化州在廣東省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經費本來就緊張,當地中小學校按省裏規定的標準收了學雜費、書雜費,除了正常的書本外,按説應全部給各個學校作為教育經費,改善一下辦學條件。然而前兩年,化州市教育局卻從這筆錢當中打著統籌的名義,以小學每人50元,初中每人64元,高中每人74元的標準把錢拿走了。那這些本來用於改善辦學條件的錢到哪兒去了呢?我們來到化州市教育局,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教育局這座辦公樓,與小學裏那些危房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這座辦公樓非常的氣派。
記者:這個錢是從哪兒來的?
曹華燕(化州市教育局原局長):是收的學校的錢,統籌學校的錢。
記者:統籌這個錢其實應該是教育經費?
曹華燕:都是學校收費統籌的,都是教育經費。
記者:那你這個樓基本上就靠著這個教育經費了。
曹華燕:是,基本上,還貸了一點錢。
解説:原來以統籌的名義收的錢居然用來蓋了教育局的辦公樓。我們了解到,蓋這座樓共花了794萬,其中584萬是統籌上來的錢。這座辦公樓建築面積5271平方米,教育局總共106人,人均就達到了50平方米。而那些學校裏的學生卻只能在四面漏風的危房中上課。
黃中有:只能維持正常辦學,沒有多少剩餘的錢。
解説:化州市教育局截留挪用教育經費的問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審計署駐廣州特派辦去年對化州市基礎教育經費的投入、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發現從2002年到2003年6月一年半時間,化州市教育局以這種名義統籌收了4600多萬元,除了購買了一部分圖書儀器外,被教育局截留挪用的錢高達2000多萬元,其中把584萬元挪用在辦公樓的建設上,還將626萬元用於教育局的日常開支,我們發現,光餐費、各種會議支出就有200多萬元。
記者:你有沒有想過底下這些學校他們教育經費被拿走了,他們怎麼辦學?
曹華燕:也很困難啊,學校也困難。
記者:他們的困難誰來解決?
曹華燕:也沒有辦法,大家都困難一點了,只能讓他們困難一點。
解説:在這位局長眼裏,那些小學的危房跟教育局的辦公樓比起來,誰輕誰重早就有了結論。截留挪用好幾千萬元教育經費還不夠,他們又打起了學生的主意。化州市在廣東屬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地方財政也是吃飯財政,當地不少農民的生活也不寬裕,大多都是靠種地為生,對不少農民來説,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可以説是家裏最大的開支之一,然而除了正常的學雜費以外,前幾年,源源不斷地課外輔導材料成了他們最頭疼的事。
丁海麗(良光鎮齋塘坡村村民):壓力很大,我女兒經常拿那麼多書本回來,你説她能學多少啊?看不完就丟(在那裏)了,這不是騙人的嗎?
記者:學生買的這些課外輔導材料都是你們學校搞的嗎?
陳亞生(化州市良光鎮出拔小學校長):不是我們學校的。
記者:哪來的?
陳亞生:是上面派下來的。
解説:這位校長説的上面就是化州市教育局的各個科室。按説這些課外輔導材料應該由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願購買,可是這裡卻是強行推銷給學生。那麼化州市教育局這麼做到底圖的是什麼呢?
記者:是不是每一個資料發行都有費用?
李建(化州市教育局計財股原股長):資料差不多都有。
記者:金額大的多少小的多少?
|
|
|
《寒假作業》的回扣高達50% |
李建:大的有45%,小的5%。
記者:這個折扣最大的能拿到多少?
李東瑜(化州市教育局計財股原副股長):最大的一次好像是寒假作業,好像是50%。
記者:這個錢你們是怎麼分配的?
李東瑜:是單位、經辦人、教辦主任,是這樣分的。
解説:原來,課外輔導材料基本上都是有回扣的,而這些回扣被他們私分了。我們看到,教育局、政教辦、學校和經辦人,人人都有份。當然化州市教育局拿了大頭,並且把這筆錢放進了自己的小金庫。就這樣,從學生身上賺取課外輔導材料的回扣款成了他們撈錢的一個手段。還有一個手段就是從全縣20幾萬學生每學期的試卷印刷上做文章。這幾年,化州市中小學生每學期的單元卷、期中、期末考試卷基本上都是由教育局統一在這個印刷廠印的,這當中也是有不少竅門的。
李建:比如印試卷(一張試卷)成本是6分錢,廠房就收我們8分錢,2分錢就返還我們發行單位,作為發行費。
記者:你們給他的時候是不是已經知道它成本就是6分錢?
李建:對。
記者:6分錢也能拿到?
李建:6分錢也能拿到。
記者:但是你們故意交8分錢。
李建:對。
解説:一張試卷掙2分錢看起來不多,但全縣20幾萬學生每學期、每門課都要印,這樣算下來就不是個小數了。在教育局計財股,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本子,上面有一筆1999年春天教育局印試卷的賬目。我們看到,實際的印刷費只有39萬元,而教育局卻向學生收了63.4萬元,自己凈賺了22萬多。
記者:這個一筆當中,1999年春天印的試卷費總金額63萬,你們教育局就掙了225315元的利潤,等於這個利潤佔了整個試卷費的1/3。
解説:看來,化州市教育局把學生當成了唐僧肉,逮著機會就咬一口,經審計署駐廣州特派辦查實。從1999年到2003年6月,4年半的時間,化州市教育局從課外輔導材料的發行和印試卷上就掙了1356萬元。當然,這些錢是不會花在修繕危房和改善辦學條件上的,我們看到,教育局小金庫的賬上有不少接待費,金額高得嚇人。
記者:2001年12月8日,你們接待上級領導工作檢查費花了8.23萬塊錢,怎麼會花這麼多?
袁就(化州市教育局計財股原股長):這個是當時的上級領導來檢查工作,一般就是接待費,還有最後給一點錢,
記者:給點什麼?
袁就:給點紅包。
解説:接待上級領導下了大手筆,給自己發起來也不手軟。我們注意到,化州市教育局發給自己的各種補助真是五花八門。新春第一天上班要發紅包,五一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元旦要發補助。據統計,2002年一年,光補助就發了200多萬,平均每人16348元。
記者:我們剛剛看到,化州市教育局一筆接待費就高達八九萬元,而幾年來像這樣的被吃了、喝了、送了紅包、發了福利的錢就高達上千萬元,而這些錢可以建二十座這樣的三層教學樓,能為八千多名學生提供一個安全、明亮的教學環境。
解説:化州市教育局挖空心思從學生身上掙錢,然後大吃大喝了,而各個學校由於教育經費被層層截留,只能勉強度日。據統計,全市近80%的學校是靠借債維持,有的學校的近況已經非常艱難。
主持人:我們看到,化州市教育局作為一個教育主管部門,不是一門心思地辦教育,造福學子,而是濫用職權,截留挪用教育經費,挖空心思地從孩子們身上斂財。如此這樣,化州市的教育事業怎麼才能發展?據了解,在國家審計署查出之後,廣東省計委對化州市教育系統存在的問題迅速進行調查處理。目前,9名黨員幹部受到了紀律處分,2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有關問題也正在整改之中。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