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央視論壇]:“兩個務必”政治本色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1日 22:35)


  CCTV.com消息(央視論壇):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播出日期:2004-6-21

  策劃:文雁

  編輯:孟穎

  評論員:北京大學政府學院 教授 張國慶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研究員 張樹軍

  短片

  《牢記“兩個務必”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迴展覽》于15日上午開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10天。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被稱為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這個小山村裏,黨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組織指揮了三大戰役;召開了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著名論述。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西柏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革命實踐活動,培育出了特色鮮明的西柏坡精神。

  本次西柏坡精神巡迴展覽共有照片170張,展品56件,還以接近原來的比例複製了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會場舊址、毛澤東辦公室舊址、中央軍委作戰室舊址。在展出的每一張圖片、每一件實物背後,都有一段生動感人、意味深長的故事,展覽內容共分為11個單元,系統地表現了“兩個務必”的形成、傳承和不斷發揚光大的歷史過程。

  本次展覽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和西柏坡紀念館主辦。將在全國部分城市巡迴展出。首都北京是展覽的第一站。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來到《央視論壇》。看完剛才的短片之後我們會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這個展覽會吸引這麼多的觀眾,55年前提出的“兩個務必”在今天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今天我們演播室就請到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張樹軍先生和北京大學的張國慶教授。兩位我們看辦西柏坡精神這樣一個展覽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辦這樣一個展覽?

  張國慶:一個就是主持人剛才提到,跟七一的關係,在時間契合上確實離黨的生日時間不長了,第二個層面,就是更為深刻的層面,更為廣泛的層面來理解這個問題,那就是説在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以後,我們中國共産黨作為一個執政黨,怎麼樣繼續領導中國人民走向中國輝煌的未來,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從這個層面上來理解問題,可能更有現實意義,也更有深刻的歷史的內涵。


  張樹軍:更直接的一個背景,還是2002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率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到西柏坡學習考察,當時是十六大剛剛閉幕,實際上我理解胡錦濤同志到那兒去,到西柏坡去提出來要全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牢記“兩個務必”,特別是對領導幹部還提出了“四個牢記”,這都是有現實的針對性,在這之後我們的媒體進行了大量的宣傳,實際上一直在宣傳這個。據我所知,西柏坡,河北省委宣傳部、石家莊市委宣傳部,包括西柏坡紀念館,他們在胡錦濤總書記去西柏坡以後,把西柏坡紀念館的展覽又重新布展了,內容也擴大了,我前不久還去看了一下,他們就一直在籌備要搞一個(展覽),因為在西柏坡那個地方畢竟還很局限,要讓全國人民都理解“兩個務必”,就是擴大它的宣傳效果的話,展覽也是一種形式。

  主持人:6月15號開展,開展第一天的接待就是4000多名觀眾,現在預約的觀眾已經超過八萬人,在北京展十天已經預約八萬。按照博物館管理的規定,如果展期是十天的話,接待人數不應該超過三萬人。這樣一個展覽,為什麼會吸引這麼多人來看?

  張國慶:改革開放25年來,我們確實是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國家的物質財富確實有了巨量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確實有了明顯的改善,這都是不錯的。但是我想對於當代的中國人來講,很多人可能在內心深處,隱隱約約有一種感覺,我們似乎失去了一點什麼東西,我們丟掉了一點什麼東西,是什麼呢?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很多有識之士也都在想這些問題。在國家現代化的進程當中,我們是否還應該多一點什麼東西呢?要多的這點東西,或者剛才我們講的,我們可能正在失去,已經失去的某些東西,就是一種精神。“兩個務必”實際上照我的理解,它不只是執政黨的傳統,這樣一種工作作風。在更深刻的層次上,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國家中心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這個意義上,正好跟現在很多人正在隱隱約約思考的一個問題,我想正好是契合的。

  主持人:在七屆二中全會的時候毛澤東同志提出這“兩個務必”,當時1949年3月正是建國前夕,當時提出這“兩個務必”的指示,歷史背景是什麼樣的?

  張樹軍:“兩個務必”是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提出的,從時間就可以看出來,他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大家都知道,西柏坡這一段,中共中央到西柏坡, 指揮了三大戰役,召開了土地會議,制定土地法大綱,推動了解放區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經過這些,中央在西柏坡這一段的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中國革命全國勝利的這種局面,大局已定,在這種情況下,召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主要是為了規劃未來的新中國的藍圖,從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各個方面制定新中國的各種方針政策。這個時候就面臨著一個什麼問題呢?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也講了,就是我們黨面臨著工作重點的轉移,就是我們長期在農村,以農村包圍城市,到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從農村轉向城市,工作重心要轉移。中國共産黨經過28年的艱苦奮鬥,這28年都是領導革命戰爭,到這個時候面臨著一個從領導革命戰爭向領導經濟文化建設的這麼一種轉變。 從我們黨的地位來講,在解放區的時候我們黨是局部執政,在解放區這個範圍內。到這個時候要走向全國執政地位,執掌全國政權。


  張國慶:在這個歷史性的轉變過程當中就會存在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考試合格,我們能不能迅速地完成這種轉變,所以毛澤東同志當時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當時我們都知道膾炙人口的一個故事,我們進京趕考去。其實在進京趕考去的背後,在同樣一份報告裏,就是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的報告裏,還有一段關於歷史的一段説法,而這個歷史的説法與1944年春天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這中間有某種聯絡性,當時就提出來,《甲申三百年祭》是講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成敗興衰的過程。毛澤東同志當時看到這個情況,把這一段放到了延安整風裏面,作為延安整風的一個必讀文件來對待的,説明當時作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層,對這個問題有一個非常嚴肅的、清醒的考慮,就是我們能不能由一個革命黨轉變為一個執政黨,而且我們能夠做得非常成功。

  張樹軍:所以毛澤東強調,在勝利面前不要驕傲,要謙虛謹慎。我們面臨著建立新中國,是建立在一個經濟、文化非常落後的基礎上的,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建設國家,建設社會主義,那麼需要艱苦奮鬥。

  主持人:聽完張先生給我們介紹的歷史背景,我們就有一個問題,這是在建國前夕,55年前提出的一個口號,當時的大背景就是中國共産黨還是一個革命黨,但現在建國55年了,中國共産黨早就成了一個執政55年了,為什麼在執政55年的時候會再提出這樣一個口號?

  張國慶: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裏,毛澤東同志當時有一句名言,在講兩個務必之前前面還是有一段。中國革命的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好,我們把問題聯絡到現在,經過建國50多年以後,到今天,我們的萬里長城是第幾步呢?毛澤東同志他們那一代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現在我們遇到的問題,或者説問題的嚴峻性,問題的複雜性,問題的艱巨性,從某種意義上講,跟1947年時候的局面,雖然在問題的性質上不太一樣,但是從剛才我講到的艱巨性、嚴峻性這個角度來講,其實我個人的看法是一樣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可能比那個時候還要複雜,還要嚴峻。

  主持人:這就讓我們想到胡錦濤總書記在就任之後,2002年12月,到西柏坡去參觀,而且我們可以對應歷史上毛澤東同志在去北京的路上”考試”,我們把它打一個引號的話,胡錦濤同志管這次的考察叫做“學習”,“上學”,我們從中看來能夠聯想到很多東西。

  張國慶:新的書記處成員集體到西柏坡去,等於是學習,學習和考察。但我覺得這樣一個舉動裏面,我想這裡麵包含很多含義,第一,表示了對中國共産黨最高宗旨,最高綱領的矢志不渝的一個追求,表明我們是共産黨人。第二個,對形勢有一個清醒的判斷,就是我們未來的路程還很長,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我們將要遇到的困難還很大,所以對形勢有一個清醒的估計。

  張樹軍:實際上我們回過頭來看的話,毛澤東在1949年3月提出這“兩個務必”的時候,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但是50多年之後我們現在看,又好像很有預見性。毛澤東當時看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講他提到那幾個情緒,因為勝利,驕傲自滿的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貪圖享受,不再願意過艱苦生活的情緒等等,還有糖衣炮彈的問題,很快就在我們身邊發生了。到了現在,改革開放20多年以後,當然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現在我覺得毛澤東當年提出來的還有現實的針對性。為什麼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六大之後,剛剛當選總書記,他就去西柏坡,再次提出這個問題呢?因為胡錦濤總書記在西柏坡講話的時候也提到了,就是近些年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糜之風在我們幹部隊伍當中是存在的,還有經不起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實際上你看比較一下的話,毛澤東當時也是針對一些黨內的不健康情緒,胡錦濤同志也是針對現實中出現一些問題來提出問題的。

  主持人:毛澤東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關於糖衣炮彈的論述,他説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産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於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很不幸,很遺憾這50多年來,出現過不少這樣被糖衣炮彈打中的人。

  張樹軍:這個情況恰好反證了毛澤東在即將走上全國執政的地位前夕,提出“兩個務必”的現實針對性。確實從新中國成立以後,從我們黨史上來看,很快就有一部分,一小部分幹部腐化了。大家都知道的劉青山、張子善就是在建國初期,腐化被槍斃了。剛才説的是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以來,新時期以來,好像這方面的問題更顯得突出一些.

  張國慶: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的説法叫做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兩個務必”,反觀我們現在有一些地方政府,有一些少數官員的行為,脫離人民群眾,高高在上,驕嬌二氣,還是非常明顯的,還有一部分,比如説,投資衝動、躁動、盲動比比皆是,前不久的嘉禾縣是非常典型的,表現出來不是毛澤東描述的不驕不躁的態度。艱苦奮鬥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注意到現在崇尚豪華的習性,在我們國家一部分的政府和政府官員的身上,應該講表現得還是很明顯的。在國家總體發展水平並不高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注意到,現在我們有一些地方政府的大樓,其豪華的程度都是三星級,甚至我親眼見過的地方,有的標準都是四星級的標準,應該説到了豪華的程度,真的有必要在現有的階段上,人均才一千美元的這樣一個基礎上,真的需要有這麼好的辦公樓嗎。再比如講今天網上報道雲南正在開始調查買車,一個州,甚至到底下的縣政府裏頭,豐田的陸地巡洋艦88萬一輛,就這麼買了,老百姓的説法,屁股底下一座山,或者是一座樓,就是這麼一個意思。

  主持人:看了展覽之後,第一天有很多觀眾在留言簿上寫下了很多東西,比如我抄錄了這麼一個,有觀眾説西柏坡精神就是領導幹部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而不是泡在酒店開會,拿著酒杯講黨風。

  主持人:牢記“兩個務必”,永葆政治本色,政治本色我們怎麼理解這個詞,我們如果形容一個人,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本色,如果他不具備這樣的本色的話,可能這個人也就不是這個人了。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理解,如果不保持“兩個務必”的話,中國共産黨也就不能叫做中國共産黨了,是不是可以這樣推斷?

  張樹軍:可以這麼説。因為作為一個人來講的話,體現這個人的性格或者什麼的,當然有內在的東西,我們常説人不光是外表美,還有內在美。我們共産黨內在的是什麼東西呢?那就是它的兩個先鋒隊的性質,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共産黨沒有一黨一派的私利,它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是它的內在的本質的東西。它的本質,體現的時候有多種形式,比如講我們體現出來的是實事求是,也不一定就是謙虛謹慎和艱苦奮鬥,比如講我們體現出來的是與時俱進,這都是我們黨的一些內在的本質的一些外在的體現。我理解謙虛謹慎,不驕不躁,還有艱苦奮鬥,它是我們黨的內在的政治本質的一種體現。

  主持人:在今天如果重提“兩個務必”的話,像我剛才説到的環境、任務和條件都在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我們又怎麼去理解“兩個務必”,和55年前的理解是一樣的嗎?

  張樹軍:應該説從基本的內涵來講的話,它應該是一貫的,一脈相承的。當然隨著時代的不同,“兩個務必”我認為也有賦予了時代不同的內涵,各個時代,從內涵上來講,我覺得要把這個東西放寬一些,放大一些。艱苦奮鬥來講的話,我們現在説艱苦奮鬥不是過苦行僧似的生活,當年毛澤東有一個很有名的照片,穿著補丁衣服做演講,打動了很多人,現在我們是不是要回到穿補丁衣服,吃粗茶淡飯?也不一定。

  主持人:艱苦奮鬥的標準現在又變成什麼樣了?

  張國慶:我們可以看到的報道,像共和國的總理出去吃飯,叫湯湯水水,16個字怎麼説來著,湯湯水水,簡簡單單,暖暖和和,反正就是那麼幾句話。吃得都是非常簡單,剛才張老師説,其實我們也不是説要回到那個年代去,一切都要吃糠咽菜,不是這個意思,但是跟這個國家的大體發展水平相一致的生活水準,這樣一種物質的消費水準,我想作為一個社會的公民也好,作為一個政府來講,還是應該有一個大概的衡量標準吧。具體規定得非常具體,就變成一個很具體的政府管理問題,我們需要有一些數量化的標準。但是從一般的老百姓的感受上講,什麼叫做鋪張浪費,崇尚豪華,什麼叫做正常的工作支出,什麼叫做艱苦樸素,老百姓其實還是有一個大體的約定俗成的判斷。

  主持人:這“兩個務必”,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自古以來,母親教育孩子,師長教育學生,一直就沒離開過這些字。讓我想起了一句老話叫做,“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如果這“兩個務必”始終能在共産黨員和所有人的心中的話,恐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要實現小康,並不是一件難事。

  張國慶:是,在新的時期提出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包括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等等,這是新時期的一些不同表述。但是這些表述跟剛才我們講到的“兩個務必”其實真的是一脈相承的。

  張樹軍:從更高的層面來講,胡錦濤同志到西柏坡重新提出“兩個務必”,他是從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來考慮的,因為胡錦濤同志在西柏坡講話的時候有一句話,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的民族是不能夠自強自立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的國家是不能夠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的黨,是很難以興旺發達的,這就説明了他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除了有現實針對的一面,更高的他是從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來考慮的。特別是我理解他是從加強我們黨的自身建設,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他是從這個高度來考慮問題的。

  結束語:兩個務必是中國共産黨的本色,既然是本色,就永遠都不能丟,否則的話就會失去民心,失去前進的動力,失去拒腐防變的法寶。感謝收看《央視論壇》。再見。

責編:楊潔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青少年學生認真學習西柏坡精神(2004/06/20/ 20:06)
  • 西柏坡精神展:別讓"豪華轎車"涼了百姓心(2004/06/20/ 10:27)
  • [組圖]精神之旅——西柏坡精神巡展今開幕 (2004/06/15/ 16:33)
  • 網評天下週刊重溫西柏坡(2004/06/18/ 09:50)
  • 《牢記“兩個務必” 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迴展覽》系列報道(四)西柏坡精神感染廣大觀眾 熱烈抒發愛黨愛國情懷 (2004/06/16/ 20:12)
  • 西柏坡精神展受歡迎 觀眾留言一天寫滿五本(2004/06/16/ 07:28)
  • [焦點訪談]:牢記"兩個務必" 永葆政治本色(2004/06/17/ 18:36)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