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吳邦國在挪威奧斯陸會議中心的演講(全文)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04日 02:43)


  新華社奧斯陸6月3日電:正在挪威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的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3日在挪威奧斯陸會議中心發表了題為“增進相互了解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全文如下: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增進相互了解 共創美好未來

  

吳邦國委員長在挪威奧斯陸會議中心的演講

  

            (2004年6月3日,挪威奧斯陸)

  尊敬的洛德高所長,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昨天,我和我的同事從丹麥來到挪威。一踏上挪威這片美麗的國土,我們就深切地感受到挪威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今天,有機會來到奧斯陸會議中心,同各位新老朋友見面,我感到十分高興。首先,我向在座各位,並通過你們向挪威人民轉達中國人民的良好祝願。在這裡,我還要感謝挪威外交政策研究所為此做出的精心週到的安排。

  中國與挪威相隔萬里,但中國人民對挪威並不陌生。早在幾個世紀前,兩國就開始了通商往來。著名戲劇藝術大師易卜生的作品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他筆下的娜拉、布朗德等栩栩如生的形象,曾鼓舞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們,並繼續吸引著中國的讀者和觀眾。今年是中挪建交50週年。作為慶祝活動之一,易卜生故鄉希恩市的劇團上個月赴北京演出了易卜生的名劇《培爾金特》,再次感染了中國觀眾。正如易卜生所説,“少年時種下什麼,成熟後就收穫什麼”。50年來,在兩國人民的精心培育下,中挪友誼的種子已經成長為一棵鬱鬱蔥蔥的大樹,並結下了纍纍碩果。

  當前,中挪關係呈現全面發展勢頭。自1996年和1997年,江澤民主席和哈拉爾五世國王實現互訪後,中挪關係發展順利,經貿合作卓有成效。2003年雙邊貿易總額達到17.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中國已成為挪威在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兩國在環保、航運、造船、能源、漁業、衛生、極地研究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特別令我高興的是,挪威議會與中國全國人大保持著良好的交流與合作,為推動雙邊關係全面發展和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0多年前的中國著名思想家孔子説過,“五十而知天命”。我們對經歷了半個世紀國際風雲變幻考驗、正在走向成熟的中挪關係感到滿意,同時也認為,中挪關係還有很大潛力,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面對不斷增多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全面發展雙方在各領域的互利合作,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我們願與挪方一道,進一步加強兩國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對話與磋商,繼續增強政治互信,擴大和深化經貿合作,歡迎更多的挪威企業家到中國投資,鼓勵兩國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加強交流,促進新聞媒體、學術機構、民間團體和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全面推動兩國關係更快更好地向前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此次訪問歐洲,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關注。借此機會,我願向各位介紹一下中國的情況。

  中華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演進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西方資産階級革命之前,中國的發展處於世界前列。在此之後,中國漸漸落伍了。1840年後,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人民為了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長期的英勇奮鬥。1949年,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邁上了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政策,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道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歷史機遇,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推進現代化建設,在短短25年間,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中國經濟連續25年保持了年均9.4%的增長速度。25年前,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為1473億美元,現在達到1.4萬多億美元,增長了10倍,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六位,人均突破了1000美元。糧食和其他農副産品生産能力大幅度提高,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轉變。25年前,糧食産量3億噸,現在達到4.5億噸左右,中國用佔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解決了佔世界近22%人口的吃飯問題。25年前,中國沒有高速公路,現在已近3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二。25年來,固定電話用戶從192萬戶增長到2.6億戶,移動電話用戶從無猛增到近3億戶,現在每個月的新增用戶仍保持在500萬戶左右,均居世界第一位。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提高到現在的4033億美元。

  ——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我們始終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來抓,著眼于搞好整個國有經濟,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和改組國有企業,對國有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促進企業機制轉換,增強市場競爭力。我們注意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和再就業工作,妥善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為企業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已經初步形成。同時我們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經濟的發展。非公有經濟創造的增加值已經佔到國民生産總值的三分之一。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在社會商品零售環節,政府定價比重由改革開放前的近100%下降到不到4%。資本、勞動力、土地、産權、技術市場從無到有,不斷發展。計劃、財稅、金融、外貿等領域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不斷完善。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已經形成。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年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長到2003年的8512億美元,成為世界第四大貿易國。近幾年,每年實際利用外資額都在500億美元左右。目前,實際利用外資累計已達近6800億美元,居發展中國家之首。世界500強企業幾乎都在華進行投資,有的跨國公司還將其亞太總部和研發中心移到中國。入境旅遊人數1978年只有181萬人次,到2003年達到9160多萬人次。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總體達到小康水平。25年來,城鄉居民年均收入,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城鎮實際增長了4.1倍,農村增長了4.5倍。人民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人均住房面積,城市居民由6.7平方米上升到22.8平方米,農村居民由8.1平方米提高到27.2平方米。私人汽車保有量近幾年猛增到1240多萬輛。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城鎮由57.5%下降到37.1%,農村由67.7%下降到45.6%。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不足3000萬人。

  ——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社會實現全面進步。以“神舟”飛船、雜交水稻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項目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大幅度提高。經過長期努力,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在校大學生人數1978年為86萬人,到去年達到1100多萬人。全國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均在93%以上。城鄉居民衛生保健條件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的平均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上升到71.8歲。

  ——政治體制改革逐步深化,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我們不僅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也在不斷進行政治體制改革。25年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就明確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我們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制度,保證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這些年來,我們在國家領導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體制、決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基層民主制度和監督制約制度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顯著成就。改革開放以來,除現行憲法和四個憲法修正案外,中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220多件現行有效的法律,國務院制定了670多件現行有效的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近萬件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近500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目前,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中國公民的自由和權利依法得到維護和保障。中國已經加入了21個國際人權公約。中國全國人大已經批准了《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國政府正在積極研究《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涉及的重大問題,一旦條件成熟,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就批准該公約作出決定。這裡,我要特別提到的是,今年3月中國全國人大剛剛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産權和繼承權”等內容載入了憲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之所以發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關鍵是我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消除阻礙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激發了全體人民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

  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國有13億人口,底子薄,生産力不發達,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大,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中國要實現現代化,使全體人民都過上富裕生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此,我們確立了到2020年的奮鬥目標,這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力爭國內生産總值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3000美元。我們深知,前進的道路上需要克服重重困難,迎接種種挑戰。但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我此次歐洲之行,將在這裡劃上一個圓滿句號。在兩周時間裏,我們飛過千山萬水,跨越歐亞大陸,從莫斯科紅場到索非亞玫瑰園,從哥本哈根古堡到奧斯陸滑雪臺,一路所見所聞在我腦海中交織成一幅令人深思的畫卷。

  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是不可阻擋的世界歷史潮流。但是,世界並不太平,單邊主義有新的表現,恐怖主義危害加大,各種局部衝突和戰爭此起彼伏,傳統安全因素和非傳統安全因素相互交織,跨國犯罪日益猖獗,南北差距繼續拉大。這些挑戰和困難需要各國人民共同應對。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中國一貫奉行並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主張國際關係民主化,世界上的事情應由各國平等協商,共同參與管理,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爭端,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我們主張世界不同文明和發展模式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和睦相處。我們主張加強國際合作,消除貧困,保護環境,共創美好未來。

  歐洲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始終從戰略的高度看待和發展同歐洲國家的關係,重視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積極作用。中國同歐洲國家之間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相反在事關人類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有著相同或近似的看法及主張、有著密切的磋商與協作。近些年來,雙方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增強,對方關切得到重視,共識不斷擴大,經貿合作發展迅速,各領域交流成果斐然,人員往來持續增加。應當説,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關係處在最為活躍、最富有成果的時期。歷史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發展中國與歐洲國家的關係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不僅有利於雙方的共同發展與進步,也有利於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繁榮。我們願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同包括挪威在內的歐洲各國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歐關係長期穩定向前發展。

  最後,讓我們以中挪兩國建交50週年為契機,攜手並進,共同努力,把中挪友好合作關係不斷推向新的水平,造福中挪兩國人民,併為共創世界的美好未來做出貢獻。

  謝謝各位!

責編:宏偉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