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望周刊:“台獨”和陳水扁是臺海火藥桶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2日 07:09)
了望新聞周刊消息: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形勢的嚴峻迫使每一個中國人和相關的國際社會,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台灣當權者的“台獨”本質和陳水扁的反復無信必然是兩岸關係和臺海和平的火藥桶。
陳水扁剛剛拋出了所謂的“5 20”“就職”演説。他繼續玩弄文字游戲,就兩岸關係提出了一些説辭,但刻意回避一個中國的問題,拒不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拒不摒棄“台獨”主張。聯絡他過去的所作所為,人們不難看出,陳水扁“台獨”之心不死,他是一個死心塌地的“台獨”主張者,不遺
餘力的“台獨”推動者,一意孤行的“台獨”玩火者,也是破壞臺海乃至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一個危機源。
“台獨”的主張者
陳水扁的身上本來流着中國人的血。他祖籍福建漳州詔安縣太平鎮白葉村。自其先祖陳烏渡海去臺,祖祖輩輩都是勞苦的農民,第九代的陳水扁也是佃農出身。誰曾料想,這個根就在祖國大陸的陳水扁,卻數典忘祖,一心妄圖分裂中國和中華民族,成了死心塌地的“台獨”分子。
陳水扁是靠“台獨”起家的“台獨”死硬分子。陳水扁在台灣大學讀法律系時,被民進黨尊奉為“國師”的急進“台獨”分子李鴻禧,就對他灌輸了滿腦的“台獨”理念。1976年他開始當律師。1979年,在“美麗島事件”中,他因擔任“台獨”元老黃信介的辯護律師而名聲大噪,也掘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於1981年當選台北市“議員”。隨後他擔任了《蓬萊島》雜誌社社長,致力鼓吹“台獨”主張,1985年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在陳服獄期間,他的老婆吳淑珍“代夫出征”,競選上了“立法委員”。陳出獄後擔任了老婆的特別助理,並於1989年當選“增額立法委員”,從此殺進政壇。
陳水扁是民進黨“台獨”黨綱的鐵桿捍衛者。民進黨於1986年創黨之初,就明確制定了“台獨黨綱”, 主張依照台灣“主權”現實,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並制定新憲法。陳水扁於1987年加入民進黨,很快就成為民進黨的政治明星。他於1990年至1994年擔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1994年代表民進黨競選台北市市長成功,1998年競選連任台北市長失敗,2000年代表民進黨競選“總統”成功,2002年他擔任了民進黨主席。民進黨執政後,為消除台灣人民對其搞“台獨”的疑慮,一些黨員曾主張刪除“台獨黨綱”,民進黨內也進行了多次公開辯論。但以陳水扁為首的“台獨”基本教義派頑固堅持“台獨”立場。2001年10月,民進黨在高雄市召開全代會,確立了所謂“台灣前途決議文”的“黨綱”地位。而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承認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須經由台灣全體居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這個“決議文”換湯不換藥,沒有改變“台獨”的實質。從民進黨的骨幹到成為主席,陳水扁一直高舉着民進黨“台獨”、“公投”兩塊“神主牌”。
陳水扁是李登輝“兩國論”的忠實繼承者。李登輝常自詡為“台灣民主之父”,陳水扁則自詡為“台灣之子”。在政權的傳承上,民進黨和陳水扁都是靠李登輝“奶”大的。李登輝上臺後,讓原來被視為罪犯的“台獨”分子、流亡分子紛紛回到島內,並讓民進黨借所謂的“民主選舉”不斷坐大。1994年陳水扁和新黨的趙少康、國民黨的黃大洲競選台北市長,李登輝為阻止選情領先的趙少康當選,操作“棄黃保陳”,讓陳水扁登上了台北市長寶座,這也是民進黨第一次取得重要的行政權力。2000年,李登輝又執意阻撓“連宋配”,直接造成連戰和宋楚瑜分裂,暗助陳水扁以39%的得票率取得“總統”寶座。在“台獨”理念上,陳水扁和李登輝更是一脈相承。李登輝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兩國論”,陳水扁則提出了“一邊一國論”。2002年8月3日,世界台灣同鄉會聯合會第二十九屆年會在日本東京舉行,陳水扁通過電視直播方式致詞宣稱,“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與大陸,一邊一國,要分清楚”,他還叫嚷“認真思考‘公投法’的迫切性”,鼓吹“公民投票”決定“台灣前途”。“一邊一國論”與“兩國論”如出一轍,充分暴露了陳水扁的“台獨”嘴臉。
陳水扁是“公投制憲”“台獨路線圖”的設計者。“公投”、“制憲”、“建國”,是“台獨”分子夢寐以求的“三部曲”。李登輝也多次提出他的“台獨”夢,即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制定新憲法,並讓台灣正名運動成功,然後以“台灣國”名義參加北京奧運會。陳水扁對此明確提出了“公投制憲”的主張和時間表。2003年10月25日,民進黨舉辦“全民公投、催生新憲”大游行,陳水扁正式拋出公投新憲説。2003年11月27日,台灣“立法院”通過“公民投票法”。2003年11月29日,陳水扁宣佈,在2006年12月10日用公投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新憲,在2008年實施。陳水扁企圖把他反復鼓吹的“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等內容寫進新憲法,以完成“法理台獨”。這是一個“台獨路線圖”,也是一個“台獨時間表”。陳水扁夢想在他自己的第二個任期,完成他終生追求的“台獨”大業,以此奠定他“台灣建國之父”的歷史地位。
不遺餘力的“台獨”推動者
2000年陳水扁上臺執政,從“台獨”的鼓吹者變成了推動者,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力不遺餘力地推動“漸進式台獨”和“實質台獨”。中共中央臺辦和國臺辦5月17日受權發表的聯合聲明,對陳水扁過去四年的所作所為作了總結:“四年前,陳水扁曾信誓旦旦地作出所謂‘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四年來,陳水扁的所作所為表明,他自食其言、毫無誠信。他説不會宣佈‘台獨’,卻糾集各種分裂勢力進行‘台獨’活動。他説不會改變所謂‘國號’,卻不斷鼓噪‘台灣正名’、‘去中國化’。他説不會將‘兩國論入憲’,卻拋出兩岸‘一邊一國’的分裂主張。他説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卻千方百計地利用公投進行‘台獨’活動。他説沒有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的問題,卻早已將它束之高閣,令其名存實亡。他還強行撕裂台灣社會,惡意扭曲台灣民意,肆意煽動仇視大陸、‘對抗中國’,竭力挑釁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公然提出通過‘制憲’走向‘台獨’的時間表,將兩岸關係推到了危險的邊緣。”陳水扁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公然歪曲和否定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1992年,大陸海協與台灣海基會達成“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的共識,這也一直是兩岸對話談判的政治基礎。陳水扁對此一直拒絕承認。2000年上臺時,他就在“就職”演説中鼓吹“一個中國是未來的問題”,此後他不斷變換手法,創造新名詞,回避、模糊一個中國原則。2001年新年伊始,他拋出所謂“統合論”,聲稱兩岸應從經貿和文化統合開始着手,逐步建立“政治統合新架構”,從而將“統一”、“一中兩國”、“兩國論”、“兩個華人國家”統統包含在兩岸前途的選項之中,核心是企圖仿傚“歐盟模式”,在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基礎上發展與祖國大陸特殊的關係。2001年8月,他在接見外賓時拋出“憲法一中”論,稱“兩岸問題要進一步解決,一定要依中華民國憲法的思維來定調,如此才能化解兩岸的歧見,為兩岸人民找到一個中國問題的答案”。陳水扁在不同場合反復否定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他稱“九二共識”是“本來無此物,何處惹塵埃”,大肆詆毀“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一中原則其實就是一國兩制,是想把台灣香港化、特區化、地方化”,“接受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就等於吞併台灣、消滅中華民國”。就在前不久,他還在接受外國媒體採訪時譏笑一個中國是“可笑的政治神話”。
陳水扁縱容“台獨”勢力,使島內“台獨”活動急劇升溫,“台獨”勢力不斷膨脹。陳上臺後,島內外各種“急獨”組織在島內活動日趨猖狂。陳水扁將媚日賣臺的許文龍、金美齡等“台獨”分子納入“國策顧問”和“總統府資政”聘請名單之中。金美齡等老牌“台獨”分子不斷到臺活動,鼓吹“台灣是百分之百的獨立國家”,陳水扁則藉口言論自由給予百般保護。2001年3月18日,在陳水扁當選周年之際,在臺當局的公然支持下,由海外“台獨”團體組成的所謂“世界台灣人大會”,首次在島內大搞“台獨”活動,狂喊“全球台灣人站出來”,叫囂要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陳水扁率領黨政要員出席並親自主持大會開幕式,自稱“台灣總統”、與“台獨”分子一同高呼“台灣人站起來”。此後,激進“台獨”勢力多次以研討會、游行等方式進行“台灣正名”活動,要求在“護照”上加注台灣字樣,還妄圖以“台灣”代替“中華民國”,要求駐外機構一律以“台灣”取代“台北”,要求拿掉政府單位、各類民間團體或公司名稱上涉及中華、中國或China的字眼,並提出短、中、長期三步驟。陳水扁對這些活動暗中支持,還表示如不是礙於身份,自己也要參加“台灣正名”的游行。2001年李登輝網羅“急獨”人士組成“台獨”政黨臺聯黨,以“終結國民黨外來政權”,帶領台灣走出中國,建立一個所謂以臺、澎、金、馬為“命運共同體”的“新台灣國度”為目標。陳水扁一直與李登輝和臺聯黨沆瀣一氣,公開以扁、李合流共同推動“台獨”。陳水扁竭力鼓吹台灣“本土意識”,激化省籍族群矛盾,想方設法將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感、民族認同感引向“台獨”。陳水扁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只承認自己是台灣人。他的執政團隊的成員在各種場合都否認自己是中國人。他刻意把台灣人民分成“本省人”和“外省人”、“愛臺和賣臺”。在選舉中,他常常高喊“台灣人選台灣人”的口號,把選舉搞成“本土對抗非本土”、“賣台灣與愛台灣”的對決。2004年台灣選舉結束後,他也公開鼓吹他“贏得這次選舉的根本原因在於台灣意識在抬頭而且已經鞏固”。
陳水扁在各個領域採取具體措施推動“漸進式台獨”,全面“去中國化”。一是繼續在思想和文化層面推動“文化台獨”,培植以台灣為主體的“文化認同”。陳水扁片面強調所謂文化“本土化”,虛化中國文化在台灣文化中的地位,分裂、破壞、混亂台灣人民的文化認同,企圖在文化上割斷台灣與祖國的文化關係,製造“台灣本土文化”與“中華文化”對立,從而達到其實行政治“台獨”、實質“台獨”的目的。陳水扁扶持、培養御用學術力量,加強有關外國殖民統治對台灣文化影響的研究,從歷史的角度弱化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地位;指使教育部門着手廢棄漢語拼音、另行建立一套“台灣獨立運用的拼音系統”;臺當局2001年初公佈“本土化教育”政策,規定從2001年8月新學年開始,推行“鄉土教學”,以《認識台灣》為教材範本,對台灣中小學生進行台灣歷史、地理和社會教育。2003年,台灣當局公開支持一些高校新設與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對立的“台灣文學系、所”,廢止中文系為“母語”係,籌劃在新編中學教材中將明代以後的中國歷史劃入“世界史”。二是全面“綠化”政府、“公營”企事業以及社會團體人事。陳水扁對過去國民黨主控的“公營”企事業單位、有影響力的民間社團和金融機構多次進行人事大換血,以機構改組、更換董事長等為名大量安插“台獨”分子。還要所有公私團體的稱謂,不能用“中國”只能用“台灣”。臺當局有關部門甚至還建議未來公務員考試應將“中國史學史”與“史學方法論”合併,將“中國政治制度史”改為“台灣近代史”。此外,在軍隊中還加緊提拔本土將領,進行“台獨化政戰教育”。三是推動“官方”機構去“中華民國化”。繼臺“外交部”放棄使用“代表中華民國正統”的“青天白日標誌”後,臺“新聞局”也正式在局徽中去除了“中國版圖”和“青天白日滿地紅”標誌;“新聞局”在出版“中華民國年鑒”英文版封面時開始加注“TAIWAN”,將首頁的“中華民國全圖”移至書末,代之以台灣區域圖。臺“外交部”2002年在“中華民國護照”上加注英文“台灣”,並將此後在“無邦交國”增設的辦事處直接以“台灣”命名,並在所有“非邦交國”新增設的代表處直接冠以“台灣”名稱。在臺當局的授意下,“國防部”強令三軍部隊基地營區將包括“統一中國”、“復興中華文化”等有關國家統一的標語全部清除。今年5月,陳水扁下令廢止《水陸地圖審查條例》,取消了政府對地圖出版的審查,為“台獨”分子借出版地圖變更國家領土提供方便。島內輿論認為,臺當局正把“台獨”“一點一滴地貫穿於台灣每個領域”。這是陳水扁把“符號台獨”、“言論台獨”往“公開台獨”、“實質台獨”不斷推進的具體步驟。陳水扁竭力推動“法理台獨”。“台獨”其實現在只剩下“中華民國”一塊遮羞布,而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經李登輝幾次大修,現在也只有在領土範圍一條留下“一個中國”的概念。陳水扁執意推動“公投制憲”,夢想從“法理”、“憲政”高度實現“台獨”。
陳水扁在國際上大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動,並竭力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陳水扁繼續採取“銀彈外交”維持其與所謂的“邦交國”的關係,並與呂秀蓮不斷進行“過境外交”、“度假外交”、“務實外交”。配合發展與美、日關係,多次推動李登輝訪日、訪美。每年繼續推動台灣“參與聯合國”活動,並開始以“TAIWAN(ROC)”取代“ROC(TAIWAN)”的身份圖謀成為世衛組織的“觀察員”。在兩岸相繼加入WTO後,陳水扁等臺當局高層又不斷放話表示“希望兩岸能在WTO架構下解決雙方經貿問題”,並建立“雙邊常設機制”來處理兩岸關係,企圖通過WTO機制繞過一個中國原則,凸顯與祖國大陸的“對等實體地位”。陳水扁大肆購買武器,“以武拒統”、“以武護獨”。陳上臺後即提出“境外決戰”軍事思想。為提升其“境外決戰”的能力,臺當局加強了軍事採購的力度。2001年4月,臺向美國購買了包括8艘柴油潛艇、4艘基德艦在內的總價值6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和攻擊性武器系統,創下1992年來一次性軍事採購的最高紀錄。以後又陸續購買愛國者導彈、遠程預警雷達等先進裝備。陳水扁還多次接受美媒體採訪,向美國透露購買“宙斯盾”艦的願望,並要求美、日與台灣分工研發TMD,建立防禦同盟。陳水扁組建了“飛彈司令部”,不斷強化反導彈能力,每年進行針對大陸的“漢光”軍事演習。臺軍加快其“太空計劃”及中程導彈研發計劃,發展對大陸的所謂“反制”能力。陳水扁與美國加強了情報、人員往來等各方面的實質聯絡,美臺軍方每年都聯合進行“兵棋推演”,美國定期對臺軍進行戰力評估,用美國人的話説,“國防部每週都有人在那個島上轉”,美臺實質的軍事同盟關係已經建立。為處心積慮推動“台獨”,陳水扁採取了各種手段。
一是玩“民主包裝”。為欺騙島內人民特別是國際輿論,陳水扁總是用“民主”來包裝他的“台獨”主張。他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卻把這説成台灣人民的民意。他借“公投”來搞“台獨”,也是反復向島內和國際社會鼓吹“台灣2300萬人民有公投的民主權利”。他提出2006年“公投制憲”的時間表時,也是向西方媒體宣傳“這些都是台灣民主改革,憲政改革的時間表,而不是像有人所説的是所謂的台獨時間表”。
二是玩“切香腸戰術”。島內媒體都説陳水扁信奉“衝突—妥協—再衝突—再妥協”的政治方術,每次衝突他都是盡可能衝撞對方的底線,而碰到阻力妥協時他並不是回到原點,“進三步退兩步”,最終他還是向自己的目標不斷挺進。他在推行“台獨路線”時,也是採取漸進的手法,“切香腸”的手法。“公投”原來在台灣幾乎不可能實現,但陳水扁在同泛藍的鬥爭和妥協中,最終讓“公投”得以立法。他在提出與大選同時舉辦“公投”的計劃後,祖國大陸、島內人民和國際社會普遍反對,他僅在“公投”議題上有所妥協,還是執意完成了台灣歷史上首次“公投”,為以後進行包括“統獨”在內的公投開了先例。三是玩“文字游戲”。陳水扁是律師出身,玩弄文字、偷換概念等是他的拿手好戲。他把“一個中國原則”改換成“一個中國議題”,把“九二共識”改為“九二精神”。他執意推動“防禦性公投”,遇到美國等反對後馬上改成“防衛性公投”,接着又變成“和平公投”。
四是玩“悲情”和“民粹”。陳水扁慣於借各種事件和議題挑動民眾情緒,製造悲情,力圖塑造“英雄形象”,並把台灣民意往“台獨”和“去中國化”的方向引導。他常借“大陸武力威脅”和“大陸打壓台灣”來煽動台灣人民對祖國大陸的仇視和疏離心理,並通過挑釁大陸來撈取選舉等政治利益。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疫情爆發後,陳水扁為轉移島內民眾對台灣當局衞生防疫工作的不滿,將非典問題政治化,推出所謂“公投加入世界衞生組織”的議題,將民眾的情緒轉為對大陸的怨恨。而對泛藍,他則扣上“賣臺”等各種帽子加以打擊,每年他都借紀念“二 二八事件”凸顯國民黨對台灣人的打壓,煽動民眾仇視“外省人”和國民黨“外來政權”。而陳水扁最大的特點還是善變和善騙,反復無常,毫無誠信。他對“四不一沒有”的態度最能説明問題。比如陳水扁在四年前“5 20”講話中曾信誓旦旦地保證在其任期內“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但陳水扁不但未按規定出任“國統會”主委,也沒有按期續聘委員,更沒有按時召開會議。“國統會”雖然並未被其宣佈廢掉,但卻已是停擺,實質上等於是間接被廢。在陳水扁任期的頭兩年,“扁政府”送交“立法院”通過的“中央政府財政總預算案”中的“國統會”年度歲出預算,被陳水扁挪用去籌辦並未列入“財政總預算”的“人權紀念館”。後兩年更是乾脆在報交“立法院”的“總預算案”中,分配給“國統會”的歲出預算,每年只有1000元新台幣“訂閱報紙費”。如果不報列預算,等於是廢掉了“國統會”。在“總統”選舉中,陳水扁更是多次明言“‘四不一沒有’本來就沒有”。台灣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四不一沒有”只是陳水扁的“政治玩具”而已。
一意孤行的玩火者
4年前的“5 20”,陳水扁發表了他的“四不一沒有”就職演説。4年後,陳水扁的信用已徹底破産。人們“聽其言,觀其行”,發現他儘管善變和善騙,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他的“台獨”本質始終未變。國際社會已把他定義為“極端台獨分子”、“臺海危機的挑釁者”、“國際社會的麻煩製造者”。中共中央臺辦和國臺辦5月17日受權發表的聯合聲明指出:“未來四年,無論什麼人在台灣當權,只要他們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摒棄‘台獨’主張,停止‘台獨’活動,兩岸關係即可展現和平穩定發展的光明前景。”
聲明同時指出:“現在,有兩條道路擺在台灣當權者面前:一條是懸崖勒馬,停止‘台獨’分裂活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促進兩岸關係發展;一條是一意孤行,妄圖把台灣從中國分割出去,最終玩火自焚。”
5月20日,陳水扁發表了他的所謂連任“就職”演説。輿論普遍注意到,陳水扁刻意回避了“一個中國”這個最重大的原則問題,仍然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也預示着他不會放棄“台獨”路線,不會停止“台獨”分裂活動。
陳水扁繼續玩弄文字游戲,暗示兩岸是“一邊一國”。他談到“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攤開世界地圖來看,臺澎金馬只是太平洋邊的幾個小島”,但有“海洋國家的包容”,暗寓“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領土限於“臺澎金馬”,是“海洋國家”。他更以“歐盟”的整合為例,侈談兩岸領導人要有“區域整合”的新思維,暗示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
陳水扁繼續堅持在國際上搞“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他再次公開宣示:“希望在未來兩年之內完成加入世界衞生組織的心願。”
陳水扁繼續煽動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視:“如果對岸不能夠體會2300萬單純良善的心願,繼續對台灣施加武力的威脅和政治的孤立,無理的將台灣阻絕於國際社會之外,只會讓台灣的民心和海峽的對岸越離越遠。”
陳水扁繼續堅持推動“公投”,明確提出要“公投入憲”,以使“公投”成為他搞“台獨”的得心應手的工具。
陳水扁重提了“協商建立一個動態的和平穩定互動架構”、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擬定“兩岸和平發展綱領”的主張,表明他已經在實質上徹底廢止了“國統會”和“國統綱領”。
在強大壓力下,陳水扁對他2006年“公投制憲”、2008年實施新憲的主張又提出新的説辭,表示要“推動憲政改造的工程”,“在2008年阿扁卸任總統之前,能夠交給台灣人民及我們的國家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新憲法”,他還作出了新的承諾:“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統獨的議題,目前在台灣社會尚未形成絕大多數的共識,所以個人明確的建議這些議題不宜在此次憲改的範圍之內”。這被視為他此次演説的最大妥協。
針對陳水扁的演説,人們提出了以下解讀。
其一,陳水扁的選舉官司未了,其“就職”缺乏正當性,面對大陸、美國及島內群眾的壓力,他急需穩住陣腳,演説內容是穩定局勢的權宜之計。
其二,陳水扁今年的主要目標是打贏年底“立委”選戰,爭取民進黨在“立法院”席次過半。他演説中關於兩岸關係、關於“族群平等”等島內政治方面的內容,都儘量往中間靠,其最大目的還是繼續騙取民心和選票,爭取在年底徹底打垮泛藍,為民進黨長期、穩定、全面執政奠定基礎,也為他實現“台獨”終極目標提供政治和組織上的保障。
其三,在種種強大壓力下,陳水扁也僅僅是又玩了一次文字游戲,仍然拒不承認“一中原則”,拒不放棄“台獨”主張,他絕無穩定和改善兩岸關係的誠意。他關於“憲改”不“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統獨的議題”的新承諾,只是對“急獨”和向大陸攤牌的暫時收斂,能否兌現將成為未來兩年人們關注的焦點。一旦國際形勢和島內政局對陳水扁有利,不排除他會鋌而走險,製造“急獨”的重大事變,給中國“和平崛起”和亞太和平穩定“製造麻煩”。
“台獨”是一條死路。萬變不離“台獨”的陳水扁如果走火入魔,執意往“台獨”不歸路上走,等待他的下場只有一個:玩火者必自焚!□瞭望周刊記者 黃 海
評論:勿拿和平做賭注
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爭議仍未結束,在選舉中大肆操弄“一邊一國”、“公投制憲”的陳水扁,於“5 20”就職連任。陳水扁的“台獨”言行和欺騙伎倆,台灣島內的政局走向,都使海內外不能不對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産生高度疑慮。中臺辦、國臺辦5月17日發表的受權聲明,站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負責的高度,對兩岸關係的前景作了清晰透徹的剖析。這對我們認識當前形勢,遏止“台獨”,維護兩岸關係及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具有強烈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這一嚴峻形勢的根源就在於“台獨”,就在於四年來台灣當權者利用台灣民眾的政治民主要求和海內外希望臺海和平穩定的良好願望,大搞“漸進台獨”,用“切香腸”的辦法,一步步推進“台獨”,一步步把兩岸關係推向危險邊緣。
四年前,陳水扁以不足40%的選票上臺,但台灣島內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希望改善兩岸關係的主流民意仍對他抱有期待,一些持樂觀態度的人士還表示,希望在陳水扁任內能夠開啟改善併發展兩岸關係的“機會之窗”。
四年來,如果陳水扁要改善兩岸關係本是處處充滿機會的。大陸方面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及發展兩岸關係的新建議。
但是,四年過去了,陳水扁以他的所言所行充分暴露了他的兩個特質,那就是:“台獨”本質與反復無信。
由於頑固堅持“台獨”,陳水扁背棄了第一次執政之初所做的“四不一沒有”承諾,言行反復無常,在兩岸“統合”論與“一邊一國”論、“三通是台灣必走之路”與“三通不是台灣經濟的萬靈丹”等互相矛盾的話語之間,溜過來滑過去。由於頑固堅持“台獨”,陳水扁把四年來改善兩岸關係的機會浪費殆盡,把本可以迎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光明前景損毀殆盡。他偶爾放出來的一點所謂“善意”,也很快在他“左手打右手”的操作之下,充分暴露出權謀運用的“厚黑”之術與“和戰”、“軟硬”交互使用的“兩手策略”,充分暴露了他為了權力不擇手段,為了“台獨”不顧道義責任的“麻煩製造者”嘴臉。
四年過去了,台灣社會已被他推入了不問是非、沒有誠信、民主破損、不知願景的混亂狀態;兩岸關係也被他推入了緊張僵持對峙的“冰點”。最後,他又拋出了“2006公投制憲、2008實施台灣新憲法”的“台獨時間表”,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國際社會發出了挑戰……兩岸關係的嚴峻、臺海和平穩定的危機,就這樣切切實實地擺在了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所有中國人的面前,切切實實地擺在了包括亞太地區國家在內的整個國際社會的面前。
現在,陳水扁坐上他“第二任期”的權力寶座,為了應付來自海內外對他“台獨”挑釁的疑慮和壓力,他繼續耍弄他自以為得計的權謀手段,在他的“就職演説”中玩弄文字游戲和“軟”、“硬”兩手策略,説上一些含糊其辭的話,企圖繼續欺騙島內民眾,欺騙國際社會,繼續以民主為幌子偷渡“台獨”,拿和平當賭注,裹挾台灣民眾搞“台獨”。
形勢的嚴峻迫使每一個中國人和相關的國際社會,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台灣當權者的“台獨”本質和陳水扁的反復無信必然是兩岸關係和臺海和平的火藥桶。
還要指出的是,雖然四年來陳水扁浪費掉了兩岸同胞給予他的改善兩岸關係的機會,但基於“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古訓,中國政府和人民還是願意再給他一次機會,這就是中臺辦、國臺辦聲明中所提出來的在兩條道路中作出“選擇”的機會。停止“台獨”分裂活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將有無窮可能,台灣前途將有光明前景。同時,基於過去的經驗,我們也早已做好了準備,準備陳水扁反過頭來再次污名化大陸方面的善意,進行仇視中國的反宣傳,加緊推動“台獨”。
對於兩岸關係與祖國統一,大陸方面的政策是一貫的,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不容任何討價還價的,捍衛一個中國原則的決心也是不可改變的。中臺辦、國臺辦聲明中的“五個決不”再次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堅定信念。正義與公理都在中國人民的一邊,我們反“台獨”早已箭在弦上。台灣的當權者不要幻想中國政府和人民會吞下“台獨”苦果;國際社會上那些反華勢力也不要幻想能在分裂中國的“台獨”戰火中賺取利益並置身事外或全身而退。
中臺辦、國臺辦“5 17”聲明中鮮明地提出了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發展兩岸關係的“七項前景”,嚴正指出了擺在台灣當權者面前的“兩條道路”。“台獨”必定沒有和平,分裂必定沒有穩定。因此,只要能認清當前兩岸關係嚴峻形勢的人,都應該認同這個觀點:團結起來,制止“台獨”,以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爭取台灣前途的光明前景。
→→進入專題:堅持一個中國 決不容忍“台獨”
責編: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