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香港版社論:重歸政制發展正確軌道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7日 08:34)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中國日報》香港版4月27日刊登題為《重歸政制發展的正確軌道》的社論。文章説,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2007年香港行政長官和2008年香港立法會産生辦法的決定,使香港社會圍繞政制發展的爭論,在經歷了一段各自表述、莫衷一是的爭論過程之後,回到了《基本法》原則的軌道。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按照《基本法》的設計,2007年以後“如需修改”,可以對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兩個産生辦法作出變更,因而才有了“政制檢討”的概念。為了落實《基本法》,董建華在他就任第二任行政長官後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曾聲明,在2007年前完成“政制檢討”是本屆政府不容推卸的責任。隨後,政制事務局林瑞麟局長也提出了2004、2005年諮詢與擬訂方案,2006年完成本地立法的時間表。
當時距2007年尚有三、四年,依特區政府的計劃,完全有足夠的時間審視和評估,並完成相應的程序。可是,不容檢討程序開始,2003年7月後,香港出現了2007、2008立即實行“雙普選”的訴求,而且越吵越大,大有壓特區政府就範之勢,終於引起了中央政府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關注。
可以説,在2007、2008年推行“雙普選”的方案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它忽視了《基本法》的原則。《基本法》第45條和第68條規定,要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考慮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産生辦法。至於目前香港的實際情況是什麼,循序漸進的原則又是什麼,昨天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以及人大常委會喬曉陽副秘書長等三名高官所作的解釋,已經有了具體的説明。
必須指出的是,“雙普選”的要求一經提出,香港社會就出現了擔憂的情緒和反對的聲音。工商界擔心普選會導致福利主義和民粹政治,專業界擔心失去業界議員,沒有人能代表他們的聲音。更有不少黨派和學者指出,立即施行“雙普選”違背《基本法》的原則,超越了香港民主發展的承受條件,可能給香港帶來混亂和嘈雜。
然而,堅持“雙普選”的一些人顯然聽不進這些勸阻。他們把特區政府的管治缺失歸咎於缺乏認受性,聲稱“普選”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另外,一些市民出於對政府施政的不滿,聽信誤導,也把“雙普選”當成良方,導致香港社會出現偏離《基本法》原則的政改取向,和嚴重的觀點對立。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全國人大常委會被迫釋法,厘清立法原意,明確政改程序。隨後又應特區行政長官的請求,做出了決定,即2007、2008年不實行普選,但因應部分市民的要求,將對兩個産生辦法做適當修改。
人大的決定體現了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均衡參與三大原則,修正了香港政改討論的方向,是真正意義上的釋疑止爭,從而確保香港的政治發展沿著《基本法》的軌道順利前行。
責編: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