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美國副總統切尼的內外政策主張與中國觀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3日 17:56)

  中國網消息:應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邀請,美國副總統理查德切尼將於4月13—15日對我國進行工作訪問。由於最近中美在人權、台灣、經貿等問題上屢屢出現不諧之音,切尼此次訪問因而備受關注。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政壇商界“兩棲明星”

  切尼全名理查德布魯斯切尼(迪克是理查德的昵稱),1941年1月30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林肯,1954年隨家移居懷俄明州的卡斯珀。高中畢業後,他獲得獎學金赴耶魯大學深造。但切尼對東部“常春藤”大學的精英教育和生活極不適應,不久就回到家鄉的懷俄明大學繼續學業,並先後獲政治學學士和碩士學位。此後,又擔任過州長助理和國會議員助理。1968年切尼獲威斯康星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1969年,切尼進入尼克松政府工作,結識了拉姆斯菲爾德,先後在白宮生活費用委員會和工作機會平等委員會任拉姆斯菲爾德的助手。“水門事件”後,尼克松辭職,1974年8月,福特就任總統,拉姆斯菲爾德出任白宮辦公廳主任,切尼擔任副主任。1975年11月,拉姆斯菲爾德被任命為國防部長,此時年僅34歲的切尼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白宮辦公廳主任。福特下臺後,切尼開始謀劃競選議員。1978年,切尼終於如願以償,當選懷俄明州唯一的聯邦眾議員,此後又5次連任成功。1981—1987年,切尼出任共和黨政策委員會主席,1987年,切尼當選眾議院共和黨會議主席,1988年,他成為眾議院少數黨督導,躋身於國會共和黨的領導層。1989年3月,切尼出任老布什政府的國防部長,並領導了捉拿巴拿馬總統諾列加的“正義事業”行動和將伊拉克趕出科威特的海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1991年3月,切尼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1993年1月,老布什下臺,切尼轉入商界,擔任世界最大的油田服務公司哈利伯頓的首席執行官。在其領導下,公司業績突飛猛進,切尼也受益匪淺,2000年成為小布什搭檔競選副總統而離職時,其年薪已達7位數。2001年1月20日,切尼就任美國第54屆副總統。

  保守的內外政策主張

  美國媒體通過對切尼當國會議員時的投票和任國防部長和副總統後政策主張的分析,認為他屬於共和黨內“百分之百的保守派”。其實,切尼的政治理念深受其宗教信仰的影響。他來自保守的中西部,是個虔誠的基督教福音派教徒。他對鼓吹民權、性解放、縱欲的自由主義思潮深惡痛絕,認為這與節儉、互助、恪守信仰的傳統清教徒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克林頓性醜聞更被其稱為“美國的恥辱”。他認為,應恢復以堅定個人信仰為基礎、加強社會責任為紐帶、減少政府干預為目標的“三位一體”的傳統美國文明基礎。因此,切尼的社會經濟和外交安全政策主張帶有明顯的保守主義色彩。

  在社會政策上,他反對《平權法修正案》,反對聯邦資助墮胎,反對任何加強槍支管制的措施,上世紀80年代他曾是少數幾個投票反對制裁南非種族主義政權的國會議員之一;在經濟政策上,他主張平衡預算,減少赤字和稅收,減少國家干預,擴大自由貿易。

  切尼的國際觀深受英國思想家霍布斯的影響,認為世界是“危險的”,戰爭是人類的自然狀態。他主張以權力政治的觀點審視國際關係,運用均勢外交和保持強大國防來加強美國的領導地位。他推崇“裏根主義”的鷹派外交和軍事哲學,曾是“星球大戰”計劃的積極倡導者。

  在軍事上,切尼主張保持美國軍力的絕對優勢,大幅增加軍費,進行軍事改革,加快發展和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在外交上,他認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恐怖主義是美最大威脅,傾向於美領導下的“單極世界”,與多邊主義外交相比,更側重單邊主義;在意識形態上,他積極推廣美式民主和價值觀,甚至不惜以武力搞“政權更迭”。“911”後,小布什政府的“邪惡軸心”、“先發制人”等理論及其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在理論和實踐上很大程度體現了切尼保守主義的外交和安全觀。

  中國觀的兩面性

  作為小布什政府外交和安全政策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切尼在美對華政策上無疑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國觀體現出兩面性,即,既重視中國,主張對華交往,發展中美關係,同時又對中國崛起疑心重重,生怕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

  1975年切尼曾隨福特總統訪華,此次是其第二次來訪。作為對2002年5月當時胡錦濤副主席訪美的回訪,切尼本應在去年訪華,但因伊拉克戰爭而推遲至今。雖僅是工作訪問,但考慮到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和切尼就任副總統後的第三次出訪,切尼對中美關係的重視可見一斑。

  2002年5月,胡錦濤副主席訪美時,切尼曾表示,美國重視對華關係,美中在世界事務中有不少共同利益,兩國加強接觸,坦率對話,消除誤解很重要,美中經貿關係牢固,也需要良好的政治關係。2003年12月,溫家寶總理訪美時,切尼稱,美國高度重視保持兩國高層交往的勢頭,布什政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恪守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不支持“台灣獨立”,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希望台灣問題和平解決。

  切尼本人對華言論並不多,但據美媒體披露,切尼每週要閱讀大約400頁關於亞太問題的文字材料。但另一方面,小布什上臺之初,他將中國定位於“戰略競爭對手”和提出“不惜一切保衛台灣”等言論也不同程度反映出切尼的對華戰略觀。切尼曾贊成將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與人權挂鉤,稱臺是美國的“好朋友”,一直積極支持對臺軍售。

  再看一下切尼手下對華政策諮詢的“三駕馬車”,就不難明白切尼心裏到底如何看中國:利比,切尼辦公室主任兼國安事務助理,亞洲問題專家,被認為是反華“藍隊”的核心人物之一;耶茨(葉望輝),切尼負責亞太、中國政策的國安副顧問,曾任傳統基金會中國問題高級分析員,認為大陸對臺構成“軍事威脅”,主張加強美臺軍事合作;弗裏德伯格,有名的中國通,曾任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國際研究中心和國家安全項目主任,鼓吹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主張對華“限制性接觸”,防止中國崛起。

  性格、家庭和管理風格

  切尼平時略帶微笑,出言謹慎,是個很有人緣的謙謙君子。他不願拋頭露面,但善於幕後謀劃,掌控大權,小布什政府的內外政策中處處留有其思想印記。他在白宮特工處的代碼“后座”無疑最能形象體現其性格特點。作為現政府內唯一的“四朝元老”,切尼雖然資深位高,權大勢重,但更像個“思想者”。他喜歡讀書、看電影、散步,經常獨自思考問題,一旦主意已定,行事果斷,決不更改。“911”事件後,小布什就是否應下令擊落被劫持飛機徵求切尼意見時,他立刻斬釘截鐵地回答“毫無疑問”。老布什曾誇切尼:“性格堅強、堅韌不拔”,而對切尼有知遇之恩的拉姆斯菲爾德評價他“有目標,有才智”。

  切尼以其豐富的從政經驗、老道的政治手腕、良好的人脈關係,深得小布什的信任和倚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實權的副總統。美國媒體戲稱,小布什是政府的董事長,切尼則是首席執行官。1975年時任白宮辦公廳主任的切尼曾極力向福特總統推薦老布什出任中情局長,並由此與布什一家建立了私交。切尼在白宮設有辦公室,其手下幕僚有60多人,素有“影子國安會”之稱。小布什政府的環境、能源、外交和國防政策設計大多出自切尼人馬的手筆。切尼在長期政壇和商海生涯裏,編織了龐大而複雜的關係網。他用人重才,但更強調共同的思想理念。拉姆斯菲爾德曾是切尼進入政壇的引路人,兩人志同道合,互相提攜,拉氏也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兩次出任國防部長的人。另外,國務卿鮑威爾、副國務卿阿米蒂奇、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都曾是切尼的部下。

  切尼生活很有規律,習慣早睡早起。他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安裝有起搏器),曾四次手術。他在飲食上非常節制,只吃少量蔬菜、水果、雞蛋和魚。無論是國內旅行還是出訪,夫人琳恩總是形影不離,照顧飲食起居。琳恩與切尼同歲,是其高中同學,兩人1964年成婚。琳恩當過《華盛頓人》雜誌編輯,1986—1993年任國家人文基金會主席,現為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作為作家,她活躍于美國教育和文化界,經常在美國各大報刊撰文,主張通過美國歷史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琳恩對英語文學頗有研究,喜歡後現代主義舞蹈,著有《身體政治》、《講真話》、《美國:愛國主義啟蒙書》等6部著作。切尼夫婦的大女兒伊麗莎白,是芝加哥大學的法律博士,一向行事低調,深受鮑威爾的器重,現任國務院負責中東經濟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小女兒瑪麗,個性直率,是個公開的同性戀者,切尼夫婦都極力反對同性戀,但對瑪麗採取容忍態度,並多次阻止媒體披露此事。(錢立偉)

責編:張娜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中國領導人明日會見抵京訪華的美副總統切尼(2004/04/13/ 16:49)
  • 快訊:美國副總統切尼今日下午抵京開始訪華(2004/04/13/ 16:36)
  • 美國副總統切尼抵京 明日將與胡錦濤等會談(2004/04/13/ 16:16)
  • 美國副總統切尼 (2004/04/13/ 15:01)
  • 述評:切尼展開訪華行程 台灣問題不可回避(2004/04/13/ 11:14)
  • 小泉和切尼舉行會談 表示日本不會從伊撤軍(2004/04/12/ 13:27)
  • 韓外長在切尼來訪前表態 堅持向伊拉克派兵(2004/04/12/ 17:48)

  •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