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評] 喜憂參半的“上訪聽證”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4日 11:08)
新聞背景:據3月22日《中國青年報》報道,3月16日,浙江省浦江縣為一個上訪戶專門開了一個聽證評議會。聽證會的主角張武林,三年前因賣西瓜一事與縣聯合執法大隊發生爭執,造成輕微傷。因張武林對傷勢鑒定結論和處理結果不滿,一直上訪至今。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據悉,當天參加聽證會的有該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等社會各界人士,還有浦江受邀旁聽的群眾。會上,張武林和縣聯合執法大隊、縣公安局先後陳述上訪要求、事件經過和處理意見。聽證會最後決定:建議對張再作一次傷勢鑒定;雙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賠償問題;聽證評議後,張不應重復或越級上訪。
上訪聽得多,但上訪案件要聽證還是頭一遭聽説。以聽證會的方式解決上訪難題,其目的是借助群眾的力量來解開上訪的“死疙瘩”。毫無疑問,此乃處理上訪案件的新嘗試。
筆者認為,此舉增加了上訪案件處理的透明度,有利於案件獲得公平、公正的解決。以前,上訪案件大都由信訪部門批轉處理,往往一轉了事,人們戲稱“信訪局”成了“郵政局”,上訪的案件往往難獲真正的解決。甚至有部分案件被當成皮球,從這踢到那,最終踢回原地,使得上訪者不知所措,意見蠻大。而且因為信訪的處理不公開,外界無從監督,上訪者不甚清楚,普通老百姓更是不明就裏,使得上訪者和群眾對政府和信訪部門對案件的處理心存疑慮或缺乏信任,甚至懷疑政府部門存在偏袒和不公平。對上訪案件公開舉行聽證評議會,由當事方面對面陳述理由,增加了透明度,也有更多人參與問題的解決,集中智慧自然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聽證會還邀請群眾旁聽,也利於案件處理的公正公平。此謂喜也!
不過,筆者也心存擔憂。比如,參與聽證會並有權發表意見的人員組成如何確保具有代表性和公正性;又如,上訪聽證會不會成為剝奪群眾上訪權利的“藉口”,成為阻止群眾繼續上訪的又一“關卡”等。前文所述的上訪聽證評議的結果,就有上訪者不應再度重復和越級上訪一條。這是否對群眾上訪權利的變相剝奪?上訪是公民的憲法權利。如果上訪者對聽證評議的結果及其後續處理結果仍然不滿意,但他卻失去了上訪的權利和自由。這樣是否公平合理?倘若如此,那“上訪聽證”便有可能淪為有關部門阻止群眾上訪的一道關卡了。還有,參加聽證會的人員怎樣組成、由誰來決定?又如何確保聽證組成人員非政府部門“御用”?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因此,上訪案件的聽證評議還要在制度設計上予以規範和細化,才能真正確保上訪者獲得公平公正的對待,上訪案件才能真正獲得公平公正的解決。更重要的是,上訪聽證不應剝奪群眾繼續上訪的權利和自由。(網友:默 客)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