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組稿耕地:警惕耕地“營養不良症”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7日 11:16)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不管黃土地、紅土地、黑土地,有土地才有農業,才有人類的生存基礎。可我們面對的現實卻是,在人均耕地數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45%的情況下,耕地質量低下的問題更加令人擔憂。”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洪紱曾指出,我國耕地已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症”,保護耕地數量更要保護耕地質量;同時,也只有通過不斷提高耕地質量,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彌補耕地數量的不足。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三分之二耕地“營養不良”

  “原來號稱‘北大倉’的東北黑土已經變了模樣。在一些土壤受侵蝕比較嚴重的地方,昔日黑油油的土地變成了‘破皮黃黑土’,甚至是‘露黃黑土’,土壤性能大幅下降。”

  據洪紱曾委員介紹,我國現有耕地中,氮、磷、鉀營養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再加上鹽鹼化、耕層淺薄、漬澇、乾旱缺水等原因,高産穩産田面積很少,中低産田卻佔到三分之二。“在歐洲,大面積分佈著棕壤、褐土和黑鈣土,而我國土壤有機質含量還不及歐洲同類土壤的一半。”

  洪紱曾説,造成我國耕地質量水平偏低的原因很多。從客觀上講,我國人多地少,許多質量較低甚至不宜農用的土地,都被開墾成了耕地,而這些低質土地在大部分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是不會被開墾的。

  “實際上,耕地質量下降主要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洪紱曾説,我國耕種歷史久遠,在長期的利用過程中,雖然一些地方維持了地力的長久不衰,有的地方還培育了一些高肥力土壤,但許多地方的耕地地力仍因産投不平衡而逐步衰竭,一些利用不當的地方還産生了嚴重的破壞;近年來由於水土流失嚴重,全國每年因溝壑侵蝕、表土沖刷、水衝沙壓損失的耕地就達100多萬畝,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四成左右的耕地正在不同程度地退化;另外,由於工業與城市“三廢”的排放、農業中農藥、化肥、農膜的過量使用,我國已有1.5億畝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誰來養活中國人

  “耕地質量低下已經對我國農業生産和人民生存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據洪紱曾介紹,耕地質量低下造成我國糧食生産能力低而不穩,迫使我們只能實行以豐年補歉年、藏糧于倉的糧食供應策略,不僅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支出,而且一旦連年歉收或計劃不週,就難以保證糧食的穩定供應。

  耕地質量低下增加了農産品的生産成本,降低了農業的經濟效益。生産同樣多的農産品,低肥力土壤要比高肥力土壤施用更多的肥料、增加更多的勞力、機械或水的投入。

  耕地質量低下從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科技進步的作用。我國一貫重視作物育種,但育出的優良品種在大田生産中多數達不到預期産量,主要原因就在於許多地方土壤肥力達不到高産品種的生長髮育要求。

  耕地質量低下還影響到農産品的質量安全。由於土壤污染造成的農産品有毒物質含量超標問題,對我國農産品的出口和人民的身體健康都帶來了不利影響。

  洪紱曾指出,目前我們以佔世界9%的耕地養活著佔世界22%的人口,沒有一天不感到來自人口持續增長、農産品需求增加的壓力。我們不能想像,可以在如此數量不足且質量低劣的耕地上實現國家的糧食安全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把現有的中低産田改造成為高産田,到我國人口達到15億以上的時候,就不得不面對“誰來養活中國人”的問題了。

  提高耕地質量就等於增加耕地面積

  “耕地數量雖然受到客觀條件制約難以大規模增長,但質量卻可以通過人為的培育而得到提高。”洪紱曾提出,各級政府在重視保障耕地數量的同時,更要關注耕地的質量問題,改善土地資源的利用,把保護和提高耕地質量作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維持人類生存環境的重大問題來抓緊抓好。

  他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起我國的耕地質量管理與地力培育機制。通過這一機制,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引導和扶植農民積極進行所承包耕地的改良與培肥工作;擴大投資渠道,建立政府、社會、農民投入相結合的耕地地力培育工程的投資體系;在實施耕地佔補平衡時不僅要做到數量上的平衡,而且要做到質量上的平衡。

  洪紱曾希望有關部門,將耕地地力培育特別是基本農田的地力培育,列入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一方面較大幅度提升基本農田的地力等級,使東北黑土地區、西北內陸盆地等地區的土壤退化現象得到基本控制,實現高産穩産;另一方面使北方農牧交錯帶、黃土高原和南方岩溶地區等生態問題嚴重的地區,逐步形成人均0.5畝以上的高産穩産基本農田,以保證退耕還林還草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從長遠看,我們還應當把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和‘十一五’的科研計劃中,把有關耕地質量方面的研究作為重點內容領域之一,大力提高我國耕地地力培育、土地退化修復等方面的科技水平。”(記者張曉松、李薇薇)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