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蓮花集團:引領八百萬糧農增收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4日 15:23)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一噸小麥值多少錢?去年河南省市場價最高在1400元左右。而蓮花集團卻“點糧成金”,使噸小麥産生利稅520元、糧農增收40多元。去年這家企業轉化小麥100多萬噸,將當地900多萬畝商品小麥“吃幹榨凈”,使800多萬糧農從糧食深加工中受益。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在解決“賣糧難”中推動農民增收
蓮花集團地處豫東黃泛區的週口市。這裡地上無山,地下無礦,惟一的優勢是農業。河南小麥總産量佔全國的1/6,週口是河南小麥主産區,總産量佔全省的1/6,每年僅小麥産量近400萬噸。由於連年豐收,農民除去口糧和上繳余糧外,有大量剩餘小麥待售。因市場上糧食嚴重供過於求,“賣糧難”使廣大農民收入增幅明顯減弱,有的甚至不增反降。豐富的小麥資源成為當地的沉重包袱。
蓮花集團從“包袱”中尋到商機,他們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用小麥代替玉米生産味精這一世界首創技術,使“包袱”變成“寶庫”,從根本上解決了小麥“賣難”問題。蓮花集團總經理崔冠明算了一筆賬:週口市小麥畝産在350公斤左右,扣除口糧、種子糧等,畝商品小麥100多公斤。蓮花年加工能力100多萬噸,也就是説能將至少900萬畝的商品小麥“吃掉”,週口市人均耕地不足1.1畝,換算一下,也就是説能將800多萬糧農的富餘小麥轉化。巨大的小麥加工轉化能力,不僅解決了小麥賣難問題,而且帶動當地糧價的提升,僅小麥一項每年可使農民增收20%-30%,同時還帶動了5萬多農民在二三産業就業。
為實現企業與農民雙贏目標,蓮花集團下大力量發展“訂單小麥”。他們與有關科研單位合作,在當地建設150萬畝良種小麥基地項目,以高於市場15%-20%的價格收購農民手中的優質小麥,帶動了50多萬農民,人均增收60元以上。2002年蓮花集團承擔了國家“農業專家系統的開發與示範”項目,與週口農科所聯合攻關,把中外小麥專家的經驗轉化為“軟體庫”,使廣大農民通過因特網,在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病蟲害防治、技術諮詢、市場信息等方面享受專家服務,提高科學種田水平。
在延伸“加工鏈”中帶動農民增收
記者在河南蓮花集團參觀小麥加工流程時大開眼界:小麥被送進磨粉機後,一路産出麵粉、澱粉、谷朊粉、麩酸、複合飼料、味精、複合肥等産品。集團總經理崔冠明介紹説:“小麥加工鏈條越長,科技含量越高,産品增值越大,企業和糧農受益就越多。”
創建於1983年的蓮花集團如今成長為擁有50多億元資産的大型企業,主導産品蓮花味精佔國內市場的40%,出口總量佔全國出口總量的80%以上,成為世界味精業的“排頭兵”。上世紀90年代末,他們綜合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在世界味精行業首創了用小麥生産味精新工藝,使成本再降1000多元。他們還從小麥中分離出A澱粉、B澱粉、戊聚糖、小麥胚芽、膳食纖維等産品,形成了一系列附加值高的市場“熱銷貨”。
強大的科技支撐,不僅使蓮花這個農字“龍頭”日益強健,而且舞活了“龍身”帶動農民增收。據介紹,蓮花集團上交稅利連續多年佔企業所在地項城市財政收入的60%以上,成為地方財政支柱,使政府反哺農業的力度得到增強。近年來,項城市每年投資1億多元,用於打井、農電網改造、修路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産條件的改善,為農民增收注入了強大後勁。
據了解,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正在吸引眾多投資者向小麥深加工進軍。最近,週口市及周邊麥區出現了一股建設小麥加工企業熱潮,僅週口市規劃建設700萬噸小麥加工廠,而週口市小麥商品量僅為200萬噸,小麥的緊俏必然帶動價格上漲,農民收入便會“水漲船高”。
在“變廢為寶”中促進農民增收
蓮花集團味精生産的工業廢水一度是當地的主要污染源,被有關部門兩次通報。如何“變廢為寶”,在可持續發展中促進農民增收?
從1999年開始,蓮花集團實施“生態農業産業化”戰略:“吃”掉糧食,綜合利用,上道工序的“廢物”成為下道工序的原料,形成生態循環。為解決污染問題,蓮花集團經過科技攻關,將獨創的“噴霧乾燥和噴漿造粒”技術運用高濃度廢水處理中,製成高效複合肥,既實現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零排放,又實現了廢物的綜合利用。蓮花集團已在國內味精行業率先實現生産廢水達標排放。
更令人欣喜的是,治污已成為蓮花集團的一項産業,目前“蓮花寶”複合肥生産達到30萬噸,年創效益近3000萬元,治污取得的收益已遠遠大於治污的投入。一項檢測表明,使用這種有機肥料,農作物畝産量提高10%-15%,深受農民歡迎。蓮花集團為了與農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實施了“肥料換小麥”的訂單農業計劃,以向農戶提供肥料作“定金”,簽訂糧食收購合同。目前已與15萬農民簽訂了“肥料換小麥”合同。
他們還以小麥為起點,將觸角向更深領域延伸:利用小麥麩皮和味精生産的下腳料製成飼料,目前已達到年産50萬噸規模。他們用高科技進行養殖示範,引領農民“科技養牛”,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而且也為蓮花集團提供了牢固的飼料市場及培育奶、肉製品等新的産業。目前蓮花集團已建成5000頭良種奶牛示範場,年産5萬噸的奶製品加工廠正在籌建。
對進一步做大農字“龍頭”,蓮花集團董事長李懷清充滿信心,他説,經過幾年努力,使小麥加工能力達到200萬噸;通過養殖和加工,實現年200億元的銷售收入;帶動50萬農村剩餘勞動力從事奶牛養殖,平均每戶年增收千元以上,形成“小麥深加工-味精、谷朊粉-飼料-高科技養牛-牛奶、牛肉深加工”第二個新的産業鏈。(記者陳芳、張洪河)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