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一線調查:農民增收的“亮點”和“難點”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3日 10:20)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2004年新春伊始,“三農”問題不僅列入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且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兩會召開前夕,新華社記者深入各地,調查來自基層的增收“亮點”和“難點”。圍繞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農民增收“路線圖”,上上下下正為農所思、為農所謀、為農所忙,千方百計讓農民兄弟姐妹的錢包鼓起來。

  純農戶的希望——農民張永貴的“3+2”種養增收模式

  在山東寧陽縣東疏鎮疏裏村,記者聽到農民挂在嘴邊的一句順口溜:“一個大棚三畝園,冬養蘑菇(或蛋雞)夏養蠶,一年四季有活幹,全年收入4萬元。”這是對傳統種植模式的一種創新,它的發明人是41歲的農民張永貴。

  張永貴認為,不少外出打工的農民兄弟覺得種地不掙錢,主要是沒有“經營農業”的市場意識,幾十年一貫制地小麥、玉米兩茬倒,以現在的價格,一畝地的收入除混個“肚兒圓”,也就夠繳農業稅的。

  他説,開始,我在自家承包的6.5畝地上建起大棚,冬天養雞夏天養蠶。後來,我發現兩季蠶之間有一個月時間大棚“晾茬兒”,便琢磨怎麼“盤活”。經觀察發現:雞長成要兩個月,蠶出棚只需一個月。要是建成兩個棚,雛雞、小蠶各用一個棚,蠶出棚了,就把長成個的半大雞放在蠶棚裏養,這樣,每年豈不是多養了4批雞?

  農民外出打工風風雨雨,一年多則掙五六千元,少時只有千把元,還常常被拖欠。而我在家種地,一年收入4萬元,挺划算。

  村集體的探索——小崗村要辦“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1978年,小崗村18戶農民按下手印,揭開了中國農村“大包乾”的序幕。但20年後,解決了溫飽的小崗村農民卻落伍了。到去年,小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130元,不及安徽省農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記者近日來到小崗村,聽到一個好消息:村委會利用“小崗村”的品牌效應,正在註冊安徽小崗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村委會主任嚴德友説,小崗村正與江蘇張家港市的長江村及安徽滁州的幾家企業醞釀合作,組建龍頭企業,利用當地豐富的糧食、飼草資源,重點發展奶牛、波爾山羊、小香豬等特色養殖業,為農民增收開闢新路。

  嚴德友坦言,小崗不能躺在“大包乾發源地”的“功勞簿”上睡大覺了。傳統農區的農民增收,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近兩年村集體帶領村民發展起400畝優質葡萄園,今年已進入挂果期,估計産量可達20萬公斤,山東、南京等地客戶簽了收購15萬公斤的協議。預計今年村民可增收70多萬元。安徽小崗現代農業公司啟動後,小崗村將告別單一的種植業,3年內人均收入有望達到5000元。

  龍頭企業“點糧成金”——“蓮花味精”引領800萬糧農增收

  一噸小麥值多少錢?去年河南省市場價最高在1400元左右。而河南蓮花集團卻“點糧成金”,通過高科技延伸加工鏈條,使噸小麥産生利稅520元、糧農增收40多元。

  2月23日,記者在蓮花集團參觀了小麥加工的整個流程:小麥被送進磨粉機後,一路産出麵粉、麩皮、澱粉、谷朊粉、糖渣、純糖、麩酸、複合飼料、味精、複合肥等幾十種産品。

  去年這家企業轉化小麥100多萬噸,完成2.6億多元利稅,而且將當地千萬畝商品小麥“吃幹榨凈”,使近800萬種糧農民從糧食加工環節分享到“利潤”。

  “輸出勞動力,返回創業者”——鶴山鄉“打工經濟”反哺農業

  擁有農村勞動力近3萬人的山東泰安市鶴山鄉,常年有1.5萬人在浙江、江蘇等省務工,每年都郵寄和帶回7000萬元“工資性收入”,全鄉為此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同時,這個鄉的幹部因勢利導,開闢“返鄉創業園”,利用務工者從發達地區掙回的“第一桶金”開發傳統農區。

  鄉長許軍説,幾年來,全鄉4家困難鄉鎮企業全部被返鄉務工人員收購或承包,起死回生。同時,全鄉個體私營經濟、稅收和小城鎮建設民間投資,均實現快速增長,這其中80%的貢獻來自務工返鄉人員。

  技能培訓——如皋農民“插”上增收翅膀

  2月26日下午,新加坡國際機場,懷揣職業技能證書的江蘇如皋青年農民殷志剛一行35人躊躇滿志地走下飛機,開始了他們異國奮鬥的致富之旅。目前,如皋市已有2000多名農村勞動力走出國門,職業技能培訓讓如皋農民“插”上增加收入的“金翅膀”,去年農民純收入達到3860元,較上年增長10.88%。

  如皋市圍繞市場實行“訂單”培訓,把對農民工的組織和管理“前移”至農村,通過縣鄉政府和農村勞務公司的介入,有組織地與用工城市的企業和管理部門“對接”,有效避免了農民工的盲目流動和欠薪、侵權現象,這與城市對農民工單純的“末端管理”相比,是一種“源頭治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市已建立各類職介機構50家,其中具有境外勞務仲介資格的就有14家,職介從業人員1500多人,覆蓋機電、紡織、輕工、服務四大行業,就業工種達50個。

  農民增收還需跨越幾道坎

  來自基層的農民增收亮點,讓人們看到了解決“三農”的希望。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三農”問題積累多年,遠不是幾個口號、幾個文件、幾項改革政策和幾千億元投入所能解決的。尤其是全國農民人均收入連續7年低速增長,純農戶收入甚至出現下降,農民增收進入最嚴峻的時期。

  農民增收的難點突出表現在:隨著耕地大量被佔,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度減少,儘管國家對種糧農民實行直補,但由於糧食比較效益低,一些地區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不高,有利於糧食生産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從農村自身來看,則表現為“三個不適應”:農産品結構不合理、質量水平不高,不適應市場日益多樣化、優質化和精細化的需求;農村二三産業發展水平不高,不適應農民多渠道擴大就業和增加收入的需要;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不高,不適應市場競爭特別是參與國際競爭的要求。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農村稅費改革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果,但一些地方在農業稅及附加外,又出現了新的“亂收費”,農民負擔出現了反彈;由於種種原因,農民工進城務工仍有諸多門檻和障礙,而一些地方又開始打“培訓收費”的主意。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農林廳廳長劉立仁把城鄉比喻為“人的兩條腿”。農村這條腿短,經濟就走不穩,就很難持續健康發展。如何推進中央各項農民增收政策的細化落實?人們對即將召開的兩會有著殷殷的期待。(記者陳芳、宋振遠)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