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陳淑瑩:勸捐光明
王志:你怎麼跟家屬接觸,醫生、主任可能都説了不算?
陳淑瑩:剛開始,一聽到説有這麼一個病例的話,就會馬上過去,直截了當地介紹自己的身份,很多時候遭到家屬的反對、拒絕,因為他們一聽到你是眼庫的,他們立即就想到拿眼睛。
王志:人還在搶救,你現在就來打這個主意。
陳淑瑩:他當時一下就説你不用講,我也不想聽你説,也不想見你,趕快走,幾次都被人家推出門來。
王志:這時不委屈嗎?
陳淑瑩:當時心裏還是很難受的,因為從來沒有説去,沒有遭受過這種事情,後來就想了想,現在還有以後可能經常要碰到這種事情。當時心裏還是很難受的,後來自己學精了以後,我去的時候不會先表明身份的。
王志:那你以什麼身份接近他們?
陳淑瑩:很含糊,有時拿著一張報紙,比如一些交通意外,一些意外事故可能就在報紙上登,我就會拿著報紙,我説我是市民,看到這個報紙,過來看一看病人的情況,就跟家屬聊,病人以前是幹什麼的,人怎麼樣,慢慢拉家常,等他比較接受你了,像朋友一樣了,我就説有這麼一個建議,你也不要介意,反正權利在你手上,就會跟他提出眼角膜捐獻。
王志:病人家屬告訴你我現在對你這個不感興趣,你怎麼樣?
陳淑瑩:再會慢慢跟他講,留電話。像我們現在做的一般都是先看能不能為家屬服務,以服務取得他們的信任。
死亡是個讓人忌諱的字眼,可是做勸捐,陳淑瑩必須要面對面向重病在床的患者和沉浸在痛苦中的病人親屬説明自己的目的。
王志:第一次怎麼勸捐,怎麼開口?
陳淑瑩:我在報紙上見到的小男孩兒,才四歲,叫小迎澳,他是走在路上,被高空的木棍掉下來直接砸到腦袋,那時我在報紙上看到病人現在住在兒童醫院,已經診斷腦死亡了。
我拿著這個報道坐在辦公室,坐了一個上午,我老在想我應該怎麼開口,然後去了看到他父母兩個人在那裏,我就拿著報紙説我是看了報紙以後過來的,他媽媽很開心,她説你坐,謝謝你,你還那麼關心小迎澳,特意過來看他。我説我來看一看小孩兒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就跟他媽媽聊天,聊完以後就問他媽媽,像小迎澳如果病情治療無效,走的話,你們有沒有什麼打算。本來想好跟她説要把小迎澳那麼小,把他生命的一部分留下來,我們做個紀念,你要想想小迎澳還有眼角薄膜在這裡,想説這些話,但是他母親出乎意料的説他走後,我要把他所有的東西都燒掉,骨灰、照片,以前用過的衣服全部都不要,要讓他沒有一點痕跡,她説我要當我沒生過這個小孩兒,我一看到他的東西就要想起他,我這輩子就完了,從此就當沒有這個小孩兒,我一聽就懵了。
王志:事先沒有問你是幹什麼來的嗎?
陳淑瑩:我跟他説我是看到報紙過來的,當時他也沒問太多,就聊天,後來他爸爸一聽就懷疑了,他説你是幹什麼來的,我趕快把名片遞給他,其實我是眼科醫院的一個護士,我覺得小迎澳這樣走了太可惜,看能不能為他做點事情,起碼讓他年輕的生命,在世界上他還沒有參加工作,還沒有結婚,哪都還沒有去過,很多東西他都沒有享受過,我們把他部分生命延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