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陳淑瑩:勸捐光明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01日 09:36)
CCTV.com消息(面對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她曾是一名普通的護士
現在惟一的工作是勸臨終病人捐獻自己的眼角膜
有人把她看做光明的使者
也有人總在躲避她的身影
如何應對厭惡與懷疑
面對行將離世的病人和他們的親屬
她又如何開口
面對面專訪中國第一位人體器官勸捐員
人物介紹:
陳淑瑩 26歲
深圳市眼科醫院護士 深圳獅子會眼庫專職角膜勸捐員
2003年5月至今
成功勸説9位人士在去世後捐獻出角膜
2004年2月的一天下午,深圳眼科醫院的角膜勸捐員陳淑瑩趕到一家醫院看望一位病人人,身患晚期癌症的汪先生剛剛同意在自己去世後向深圳獅子會眼庫捐獻眼角膜。
汪先生的身體已經極度虛弱,父親代替他在角膜捐贈卡上簽了字。
陳淑瑩與王先生握手。王先生哭泣。
陳淑瑩:我要謝謝您。
王:很感謝。
陳淑瑩每天的工作就是奔走于深圳的各家醫院尋找像王先生這樣的危重病人,並在適當的時候向病人和他們的家屬説明自己的來意。從事勸捐工作不過10個月時間, 這位中國第一個人體器官職業勸捐者已經受到了輿論的廣泛關注。近日,《面對面》記者在深圳對陳淑瑩進行了專訪。
王志:一共勸了多少例?
陳淑瑩:現在有100多例,差不多上百例。
王志:成功率到底有多少?
陳淑瑩:成功率,去年5月份開始上班,到現在總共勸捐成功九例。
王志:這個就是最順利的。
陳淑瑩:最順利的,我沒想到他爸爸那麼開通。
昨天下午就我跟他爸講,他爸當時説,我都説了哪有心情做這個事情,人都沒了,命都沒有了,還去幫什麼人,他説我什麼都想不了了,他説我就那麼一個兒子,我是堅決不同意的。我跟他爸爸講,我跟他講你都知道你兒子在這裡做了那麼多年,連命都搭進去了,但是有誰知道,沒有誰知道,後來我也跟他爸説,您可以把我當閨女,以後你在深圳,我把名片給他,你有什麼事情可以打電話給我。
他説身後事你會過來嗎,我説我會過來,他如果不行你隨時通知我,我馬上過來,我會送他到殯儀館。當時他爸爸很爽快地説我同意。
如果捐獻成功,汪先生的角膜將移植給兩到四名患有角膜疾病的盲人,幫助他們重見光明。
中國現在約有200萬角膜盲患者,角膜移植是幫助他們恢復部分視力的最好手段,由於角膜來源稀少, 每年只有5000人成為幸運者。陳淑瑩要做的就是尋找眼角膜, 盡可能多增加幾個幸運者。
陳淑瑩曾經是一名護士,1996年從廣州護校畢業以後,她來到了深圳市眼科醫院工作。做護士的第六年,她參加了國際慈善機構獅子會深圳分會組織的“視覺第一中國行動”白內障復明手術醫療隊, 在內蒙古和西藏她參與實施了數百例手術, 這次經歷改變了她此後的人生。
王志:怎麼會當上勸捐員呢?
陳淑瑩:2002年8月份跟隨姚曉明博士到內蒙古下鄉做白內障復明手術,跟姚博士接觸以後,聽他講過眼角膜捐獻這個事情,當時純粹是很好奇的一個心理,我就覺得那些親人就快離去了,你再跟他的家屬説這些話,當時自己的心裏挺難受的,肯定人家不接受。
後來姚博士就跟我講眼角膜捐獻對捐獻者本人還有他們的家屬,能帶來哪些意義,當時聽了我就覺得自己首先是被説服了,因為他説捐獻眼角膜,在自己身後還能幫助到兩個以上的病人恢復光明,不僅是救了他們兩個人,很多時候你可能還救了兩個家庭,因為很多時候他們是主要勞動力。
我就想比如説我本人,我是非常願意的,我就跟姚博士説以後如果有這樣的事情,你能否通知我,我跟你一起去。
陳淑瑩提到的姚博士名叫姚曉明,是深圳市眼科醫院從事角膜移植的著名醫生。1999年,他曾為深圳第一個眼角膜志願捐獻人向春梅摘取眼角膜,並移植給兩名受益人。在此後的幾年中, 姚曉明一直兼職從事角膜勸捐工作。
2002年他主持創立了深圳獅子會眼庫, 為了擴大角膜來源, 第二年五月,他在眼科醫院公開招募專職勸捐人員.,陳淑瑩就是當時八個報名者之一。
王志:我聽説報名的時候競爭都很激烈?
陳淑瑩:對,我當時報名的時候大家都存在好奇的心理,大家都想試一下。當時有7、8個同事一起報名,但到最後確定,因為有一星期的時間,到最後確定可能就剩下四五位同事了。
我是到最後一天去報的,其實思想鬥爭了很長一段時間。
王志:怎麼鬥爭的?
陳淑瑩:當時家裏的一方面壓力,還有醫院以前工作過科室的領導,也跟我説過,把困難擺出來,一二三點,你能不能做到。
王志:有哪些困難呢?
陳淑瑩:當時我記得很清楚,六樓的科主任説,第一,你要有很強的心理素質,因為你以後從事的是每天都跟這些快要離開人世的病人,還有失去親人的家屬打交道。你可能還要去接觸他們去世以後,就等於説你還要跟死人打交道。第二個,你臉皮要厚,有可能很多時候是拎著水果去,被人家趕出門,把你的東西丟到垃圾桶。家裏方面,你能不能處理好這個關係,能不能説服他們,他們支持你,你才好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