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實施 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步入新起點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01日 22:09)
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石瑩 李鯤) 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區分別簽署的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1月1日正式實施。“安排”所提供的涉及有關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貿易投資的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使內地與港澳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步入新的起點。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根據去年6月29日和10月17日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內地自2004年1月1日起對273個稅目的香港和澳門産品實行零關稅;擴大服務貿易準入市場,惠及香港和澳門18個服務行業;內地與香港、澳門貿易投資更加便利化。
“安排”是內地分別與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和世貿組織框架內做出的特殊安排。商務部副部長安民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安排’的實施為今後內地與港澳經貿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深層次的機遇。”
安民表示,為保證“安排”的如期實施,內地有關部門在貨物貿易方面制定了相關法規,並加強了技術保障;基本完成服務貿易的開放所涉及法規規章的修訂;內地與港澳各有關部門已就貿易投資便利化7個領域的合作成立了專門工作組,建立了相應的對口工作機制。
儘管元旦是法定假日,但內地相關部門的人員仍在緊張的工作中迎接著“安排”實施的第一天。負責“安排”起草、制定實施細則的主要部門——商務部會同海關、電信、財政等各有關部門為落實“安排”細則已緊張高效工作數月,1日他們仍未休息。“今後的工作會更忙碌,我們將竭盡全力促成‘安排’的完全落實。”商務部有關官員對記者説。
深圳原産地辦公室1日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各項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從2003年12月31日至2004年1月10日,這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以及時協調解決貨物通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珠海拱北口岸,人流、貨流穿梭往來,由多個部門聯合組成的“安排”專責小組及其下設的服務處開始運做。
“安排”的簽署和實施是內地與港澳間經貿交流的必然結果。經濟學家認為,內地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需要更大限度地與港澳地區實現優勢互補。香港、澳門在先後回歸祖國後成功落實“一國兩制”並保持了繁榮穩定,但也同時在經濟上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近期香港外要應對全球經濟放緩的不利影響,內要解決失業率高企、財政赤字增加等經濟結構性矛盾;澳門作為小城市,促進經濟多元化並保持持續發展的自身條件有限。因此港澳輿論在評價“安排”時認為,“它的意義不在於給某個地區、某個行業以實惠,而是給人們一個新的前景”。
“安排”的簽署受到港澳地區各界的高度關注與重視。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安排”將給香港的服務業和製造業帶來源源商機,同時也將給轉型的香港帶來新的動力,成為振興香港經濟的“新元素”。他在多個場合疾呼,要把“安排”帶來的機遇,轉化為重振香港經濟的實際效益。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認為,“安排”實施後,每年可為澳門增加1000萬澳門元收入。“更重要的是,‘安排’將為澳門進一步打開擁有13億人口的內地大市場。” 目前,“抓住機遇,加緊落實,加強合作,共創繁榮”成為港澳各界的共識和目標。
海內外輿論普遍認為,“安排”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港澳地區的關心及支持。溫家寶總理去年在香港出席“安排”的簽署儀式後表示,“我帶來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定決心,我們將毫不動搖地繼續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和香港基本法。”就在“安排”正式實施的前一天,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新年賀詞中再次強調,將“加強內地同香港和澳門的經濟貿易聯絡,保持香港和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
實際上,“安排”自簽署後已在港澳産生積極影響,帶動了港澳整體經濟恢復性增長。香港股市已連升數月,與二季度經濟負增長相比,三季度經濟增幅達4%;澳門經濟也由負轉正,三季度達到24.6%,創下歷史最高季度增幅。
為落實“安排”的有關規定,內地各省區市也紛紛推出新的舉措。與香港毗鄰的廣東已就“安排”多個重點方面落實配套措施,粵港經濟合作構思有了突破性發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將現代服務業作為與香港合作重點,滬港確定了投資、金融、貿易等8個進一步合作領域。北京將在服務貿易開放及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加強與香港的合作。東北老工業基地、西部地區也都在積極準備利用“安排”提供的機遇,促進自身發展。
目前,港澳和內地的工商界都在翹首以待,盼望通過更緊密的經貿交流與合作獲得更大的發展。商務部副部長安民1日指出:“如何把握這個機遇,需要內地與港澳的工商界共同努力,不斷消化、運用‘安排’的規則,不斷完善‘安排’的內容,將內地與港澳經濟發展與融合推向前進。”
責編:劉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