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
——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9日 10:11)
在新世紀新階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是,在處理城鄉關係、區域關係、經濟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係方面,必須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並據此完善體制,制定和落實政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解決深層次的問題,增強發展的後勁。
人民日報消息: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牢固確立和認真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既是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這是深刻總結國內外經濟發展經驗教訓而得出的理論成果,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發展,對於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樹立科學發展觀 實現可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進步,實現了總體小康的戰略目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新世紀新階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是,在處理城鄉關係、區域關係、經濟社會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關係方面,必須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並據此完善體制,制定和落實政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解決深層次的問題,增強發展的後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發展,是對“發展是硬道理”的進一步完善。
從主要注重物質資料增長轉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物質資料生産的發展是提高綜合國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礎,必須十分重視。沒有物質財富的積累,就談不上發展,談不上增強國力,談不上改善人民生活。但人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主體,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兼顧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等方面的關係,重視人口數量的控制、人口素質的提高、生活與工作環境的改善、教育文化的發展等,為人們創造一個和諧、文明的良好環境。
從單純追求數量擴張轉到數量、質量、結構、效益兼顧。GDP水平和增長率是十分重要的經濟指標,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但單純追求GDP,一切為了GDP,把GDP增長作為惟一目的,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設、破壞資源、降低效益等為代價片面追求GDP增長,是不可取的。在經濟發展中,要統籌速度、質量、結構、效益,實現綜合國力提高的最大化。
從主要注重靜態資源配置轉到注重動態資源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定時期社會所擁有的資源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進行靜態資源配置,追求在現有條件下資源配置最優化,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是十分重要的。但單純從靜態上進行資源配置,不考慮資源存量與增量的變動,甚至為追求一時的經濟發展目標而浪費資源,是一種短視行為。因此,要從靜態與動態相結合上配置資源,注重資源的永續利用,既要十分珍惜土地、森林、淡水、礦藏等自然資源,也要十分關注生態平衡、環境凈化等,為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統籌區域經濟發展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針對當時形勢,實施了沿海開發戰略,在體制、政策等資源分配上,向東部地區傾斜,促進東部地區快速發展。這無疑是正確的。但當前必須加強對區域發展的協調和指導,統籌東中西部的發展。
加大西部開發的力度,提高西部經濟增長速度,縮小東西部之間的差距。這樣做,可以充分利用西部的資源優勢,增強經濟發展的後勁;可以提高西部2億多城鄉居民的購買力,擴大國內消費市場;可以使全國各族人民共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維護邊疆地區的社會穩定。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東北地區是我國率先發展現代工業的地區,産業門類齊全,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技術力量雄厚,熟練勞動力豐富,具有繼續發展的潛力和實力。統籌區域經濟發展,要加快東北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加快市場化進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社會保障工作,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發揮東北地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作用。
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不能忽視東部地區已經形成的發展優勢。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等東部地區,具有繼續快速發展的優勢和良好條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在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中,東部地區作用巨大。要鼓勵東部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率先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在經濟運作方面與國際接軌。
改變城鄉二元結構 建立城鄉良性互動機制
城市與鄉村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分割的整體。改革開放以來,城鄉經濟都有很大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總體上有所擴大。近幾年來,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已成為制約宏觀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因此,更快地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良性互動,不僅有利於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的提高,也有利於城市和工業的發展。不斷擴大的農村市場,不斷增長的農民財富,不斷提高的勞動力素質,不斷增加的農産品供給,是推進城鎮化、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條件。良性互動,才能雙贏。
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良性互動,要提高農村資源配置效率。一是逐步轉移農村人口,提高城鎮化水平,提高農村人均資源擁有量;二是調整農村産業結構,發展非農産業,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減少農村勞動力閒置;三是改進和創新生産形式,引進農業産業化、專業化、企業化等現代管理和組織形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四是加大對農業科技研究與開發的投入,推進農業技術改造和農業生産現代化,使工業技術進步與農業技術進步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良性互動,要對農村為工業化、現代化所付出的資源和貢獻給予合理補償。應提高包括自然資源、農産品資源、勞動力資源在內的資源價格,縮小工農産品剪刀差,通過市場化運作,增加農民收入。
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良性互動,政府要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調節城鄉收入差距。要減輕農民稅費負擔,提高扶貧標準,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支持農村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建設;財政要加大支農支出的規模和比重,新增加的財政收入要向農村傾斜,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加大江河湖庫的治理力度,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的影響;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和公共福利制度。
兼顧效率與公平 縮小收入差距
在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收入差距擴大是一種必然現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收入差距擴大曾達到十分嚴重的地步,出現了如馬克思所説的“財富在一極積累,貧困在另一極積累”的兩極分化。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目標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但我國處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期,處在現代化快速發展時期,為了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實行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因為這樣有利於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有利於發揮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等各種生産要素的作用,有利於開展有效的市場競爭,促進經濟發展。這已為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所證明。但也必須認識到,收入差距擴大正在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問題。因而,推進分配製度改革,協調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
堅持效率優先。按勞分配與按生産要素分配相結合,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人們除了按照對社會貢獻的勞動數量與質量參與分配,還可按照自己擁有的生産要素,例如資本、土地、專利等參與分配。要特別強調,國家不僅保護合法的勞動收入,也保護包括投資分紅、股票溢價、存款利息、租賃收入等合法的非勞動收入。只要是通過合法途徑和方式獲得的收入,不管數量多少,都受法律保護。鼓勵一部分人按照貢獻獲得合法收入並先富起來,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正確方針。
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下大力氣扶助貧困居民提高收入水平,使之早日脫貧。一是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態環境和交通條件,擴大生産門路;二是增加教育投資,提高青少年文化水平,以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三是增加就業崗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社會保障體制,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逐步推行農村居民社會保障制度;四是採取多種措施改善居住環境,逐步做到住者有其屋;五是加強城鄉公共衛生設施建設,減少疾病,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
加強政府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在兼顧公平方面,政府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財政收支是兼顧公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調節方式。國家通過稅收,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轉為國家所有,用於公共需要和扶助低收入者,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態、生産和生活環境,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
實施積極就業政策 擴大社會就業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因而就業形勢也十分嚴峻。緩解就業壓力,把勞動力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把失業人員從社會負擔轉變為社會財富,是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已採取多項政策措施,作了多方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針對當前就業形勢仍然嚴峻的局面,必須有新思路、新舉措。
堅持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發展是硬道理。增加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最根本、最主要的是靠發展經濟。我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大約可增加100萬一150萬個就業崗位。如果每年保持7%—8%的經濟增長率,就可以吸收大部分新增勞動力,減輕就業壓力。此外,增加就業經費、財政扶貧、失業救助和公共投資,也需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只有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才能增強綜合國力,緩解就業壓力,為社會穩定創造條件。
投資開發勞動密集型公共産品。當前,一方面存在大量過剩勞動力,另一方面一些公共産品十分缺乏。應大力組織社會勞動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公共産品,例如整治山河、修築公路、美化環境、清潔城鎮等。要加大對農村醫院、學校、文化設施等的投資,利用當前生産資料和勞動力供給比較充足的條件,大力改善城鄉居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造福人民,惠及後代。
加大再分配力度。財政稅收是社會再分配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要加強稅收徵管,增加財政收入;另一方面,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扶貧力度。同時,通過支持發展服務産業進行再分配。應大力發展文化、娛樂、旅遊、餐飲等服務産業,鼓勵人們加大服務消費,擴大服務産業的就業人數和就業比重。
充分利用國土資源。鼓勵企業和個人開發荒山、荒地、灘塗和其他可利用的資源。誰開發、誰使用、誰收益,長期不變。企業開發與個人開發應一視同仁。
鼓勵創業。社會成員自主創業,不僅能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大多還能創造社會就業崗位,應予以支持、鼓勵和稅費優惠。
尊重自然規律 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
自然界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物的搖籃。不管文明多麼發達,科學技術多麼先進,人類永遠也離不開自然界。自然界為人類提供了生存發展的條件,也制約著人類的行為,通過各種方式懲罰人類對自然的侵犯。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加速推進,從前經濟緩慢發展時期建立的人與自然相對平衡的關係遭到破壞,人與自然新的和諧關係尚未建立。在這個特定時期,統籌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加迫切。我國部分地區人與自然關係嚴重失衡,過度放牧、掠奪性採礦、砍伐森林等,已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近年來,北方的沙塵暴、江河流域的水旱災害、城市環境質量的迅速下降等,都是自然對人類的報復。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就是保持人類社會的永續生存和長治久安。
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控制人類自身的規模擴張。隨著人口規模的膨脹,人口密度加速增大,人均資源擁有量下降,這是一個威脅人類永續生存的重大問題。控制人類自身的數量擴張,是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重要內容。
按照科學辦事,尊重自然規律。工業的發展,資源的利用,人口的增加,消費方式和消費標準的追求,都要有利於改善人與自然的關係。
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主導方,保護生態環境,防治污染,鼓勵節能降耗,支持和引導環保産業發展,是政府的重要職責。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在産業選擇、資源開採、技術運用、生産工藝和排污處理等方面,要考慮社會利益和長遠利益,不能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犧牲社會利益,惡化生存環境。在日常生活中,社會公眾每天都在與自然打交道。實際上,政府與企業行為也是由人操作的。因此,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個人負責是關鍵。(蕭灼基)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