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君翔一日天 國圓千年夢—航天英雄楊利偉

  為了讓更多的人分享這份美麗,楊利偉將攝像機用不幹膠粘貼在儀錶板的空地上,拍下了40多分鐘的珍貴錄像,100多張照片。

  “不能因為家事影響了訓練”

  當得知妻子張玉梅和兒子楊寧康將在電話裏和自己通話時,楊利偉有點意外,在預定的程序裏,這一項內容是沒有的。

  嫻靜文弱的張玉梅,當初為支持丈夫的事業,毅然放棄了心愛的教師工作,跟著楊利偉走南闖北。結婚13年來,她用孱弱的肩膀支撐起家庭生活的擔子,從未抱怨過一句。

  在兒子上幼兒園的3年間,楊利偉沒有接送過一次,更不用説開家長會了。張玉梅太了解航天員了,他們背負著一個民族做了幾千年的夢想啊!家裏的這些瑣事,張玉梅從不讓他分心。

  2001年7月,張玉梅病倒了。在醫院,她被確診為慢性腎炎晚期,腎小球破壞已達46%。當被推進手術室的一剎那,她看到丈夫那種從未有過的萬般牽掛和憐愛歉疚的眼神,頓時心如刀絞!做完“腎活檢”手術,楊利偉攥著妻子瘦弱的手,在病床邊的椅子上整整守候了一夜。

  術後,張玉梅身體十分虛弱,24小時平躺在床上一點兒都不敢動。可是,手術後第三天,楊利偉就要告別妻子去吉林某空軍基地,進行航天員高空飛行訓練。

  臨行,大隊領導關切地問:“玉梅病得很重,你是不是推遲幾天出發?”楊利偉清楚,航天員的訓練一項緊扣一項,特別是這種外訓,錯過後是很難有機會再補的。他告訴領導:“老母親已從老家趕過來幫我照顧,不能因為家事影響了訓練。”

  此後長達一年半的時間裏,張玉梅每月都必須進行10天的住院治療。那也正是航天員訓練最為緊張的時候。楊利偉每天要進行不斷挑戰自我生理心理極限的訓練,他還要按時到班車上接送剛剛上學的兒子,並擠出時間輔導兒子的功課。逢上外出訓練,妻子就中斷治療,回到家中自己打針服藥。

  一邊是病重的妻子,一邊是緊張的訓練,楊利偉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然而,一想到肩負的神聖使命,他立刻會獲得無窮的力量。即便是在最為艱難的日子裏,他也沒有落下過一節課,耽誤過一次訓練,且訓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組織的幫助和夫妻的相互攙扶下,這個家庭順利度過了困難期,張玉梅的病情日漸好轉,終於在今年初穩定下來。

  在飛船裏,楊利偉通過電話深情地告訴妻兒:“在太空感覺很好,太空的景色非常美,我看到咱們美麗的家了!”

  對箭船的信心使他驚人地鎮定

  首飛,是每一位航天員的光榮與夢想,即使要面對風險與犧牲。

  楊利偉確切得知自己將擔任首飛任務,是在10月14日晚6時,航醫所政委吳川生正式告訴了他組織的這一決定。

  楊利偉一如往常的平靜:“感謝祖國和人民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我一定以一顆平常心去做好準備,完成首飛。”

  代表祖國和人民出征太空,去探索浩瀚宇宙的無窮奧妙,楊利偉已做好了一切準備。

  模擬器的訓練對於航天員執行太空任務非常重要。在模擬器中訓練不僅要熟記飛行手冊內容,按程序操作,還要對發生的特殊情況進行判斷處置。今年9月被選入“3人首飛梯隊”後,他在“飛船模擬器”中進行了十輪的強化訓練。穿著航天服呆在狹小的模擬器中,三四個鐘頭下來,衣服從內到外濕個精透。

  為了更好地掌握,楊利偉把艙內設備圖和電門圖都找來,貼在宿舍墻上,隨時默記。他還用小攝像機把座艙內部設備和結構拍錄下來,利用所學電腦知識,將它們做成電腦視頻圖像,在不枯燥的狀態下進行記憶,抽空就看。發射前夕,楊利偉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加“人、船、箭、地”聯合測試演練。此刻,他對飛船飛行程序和操作程序已是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一閉上眼睛,座艙裏所有儀錶、電門的位置會立刻涌到眼前;隨便説出艙裏的一個設備名稱,他馬上可以將它的顏色、位置、作用報出來,飛行程序手冊更是了然于胸。

  踏入太空前的最後一覺,雖然只有短短的六個鐘頭,卻是楊利偉幾個月來睡得最香甜、最踏實的一次,直到淩晨醫生把他喚醒。

  出發前,曾有領導問楊利偉,坐到返回艙裏,會首先做什麼,照楊利偉原來的設想,怎麼也是先長舒幾口氣,穩定穩定情緒。結果這回他的“預想”沒有實現。他穩穩地坐在返回艙中,直到火箭點火的那一瞬,心率都保持在76次。

  對自己,對箭船、對祖國航天事業的一切,他打心底裏充滿了自信。

  出艙第一語:“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飛船明顯地向前推了一下,返回發動機點火了。就要回家了,楊利偉又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美麗的地球。

  當飛船返回、即將落地時,伴著隆隆的轟鳴聲,楊利偉感覺到劇烈的振動。此時弦窗外貼著的防熱膜被火焰燃燒成了一片火海,使他無法觀察到窗外的場景,也無從知道落地的位置。他抗住了比平日訓練大許多的過載衝擊,安然穿越“黑障”區。此時平時訓練的飛行程序全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中。憑藉著衝擊的感受,發動機工作的情況,平日訓練時飛行程序的時間節點,他準確無誤地在第一時間將傘繩切斷。

  黑匣子顯示,楊利偉整個飛行中的200多項操作無一遺漏和誤操作,甚至連一點時間誤差也沒有。回來後,迎接他的戰友們熱淚盈眶,擁抱了這位航天英雄。楊利偉在太空中的時候,這些戰友在地面上按程序一起與他同步操作,以防有什麼疏漏,可以進行提醒。

  對於孤身在太空執行任務的楊利偉來説,這是一種怎樣的支持啊!楊利偉動情説:“這次任務是我們14個航天員共同完成的!”

  歷史將記住這一時刻,公元2003年10月16日6時許,中國首飛航天員在完成21小時23分的太空飛行後,在內蒙古中部成功著陸。

  稍後,楊利偉自主出艙,面對歡迎的人群,他道出了億萬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我為祖國感到驕傲!” (記者 李志偉 特約記者 劉程 通訊員 趙雁)

責編:范小利


<<上一頁
第2頁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航天英雄楊利偉與天津大學生激情對話(2003/11/10/ 22:23)
  • 楊利偉被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2003/11/07/ 22:30)
  • 載人航天慶功大會:楊利偉獲航天英雄稱號(2003/11/07/ 10:23)
  • 航天英雄楊利偉已抵達港 掀起香港航空熱(2003/10/31/ 19:04)
  • [現場直播] 對話航天英雄楊利偉 (2003/10/29/ 14:26)
  • 楊利偉家鄉遼寧葫蘆島市決定為航天英雄塑像(2003/10/19/ 10:37)
  • 航天英雄凱旋——西郊機場歡迎儀式側記(2003/10/16/ 18:30)
  • 視頻:航天英雄回到航天城(Real 56K)(2003/10/16/ 17:30)
  • 航天英雄楊利偉飛抵北京(2003/10/16/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