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新聞背景]楊利偉: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央視國際 (2003年10月15日 09:46)


  新華社消息:隨著“長征”二號F型火箭把“神舟”五號飛船推向200公里之外的空間,38歲的楊利偉成了第一位叩訪太空的中國航天員。

  →→神舟快報

  →→觀看視頻

  →→專題報道


  北京時間15日9時,楊利偉乘坐乳白色的飛船從位於戈壁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起飛,開始了這次預定環繞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按計劃,他將於16日6時許在內蒙古中部一處草原著陸。在這次約60萬公里的旅行完成後,他將成為中國日行最遠的人。

  飛船準確入軌後,地面指揮中心收到了楊利偉從太空傳來的“一切正常”的消息……

  籠罩在中國航天員身上的那層神秘面紗是楊利偉出征前才揭開的。此時的他與另外兩位航天員一起,在高清潔度的玻璃房中微笑著向大家揮手致意。

  閃光燈不時打在他們的臉上,楊利偉神情平靜。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他表示有信心完成中國載人航天的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宿雙寧介紹説,楊利偉頭腦冷靜,有著過人的心理素質。


楊利偉出發登艙前揮手致意 新華社記者 林慧攝

  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之前,楊利偉是一位擁有1350小時飛行經驗的強擊機和殲擊機飛行員。在長達兩年的嚴格選拔中,他幸運地同其他13人一起從參與選拔的1500名現役飛行員中脫穎而出。他在空軍的戰友對他的評價是:身體好、愛鑽研、肯奉獻、協同意識強。在他的家鄉遼寧綏中縣,早年的夥伴還清楚地記得他兒時的夢想就是飛行。

  1983年9月,楊利偉考入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畢業後成為空軍某部飛行員。直至1998年成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楊利偉身高1.68米,大學文化,中校軍銜。

  他有一個8歲的男孩,愛人張玉梅是位於北京郊區的中國航天城的一名工作人員。

  “通過5年的學習和身體、心理、技術訓練,這些航天員均已具備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宿雙寧介紹説,“楊利偉的學習和訓練都是最好的之一。”

  在北京航天員訓練中心,航天員們掌握了飛行動力學、空氣動力學、地球物理學、氣象學、天文學、宇宙航行學,火箭與飛船的設計原理、結構、導航控制、通信、設備檢測以及航天醫學方面的知識,並在與真實飛船相同的訓練模擬器上按照航天飛行程序進行無數次從發射升空、軌道運行到返回、著陸的模擬飛行。

  “學習遠比大學時嚴得多,而訓練強度也比當飛行員時高得多。”楊利偉回憶。


擔負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梯隊 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如果飛船返回艙由於意外原因沒有落在預定的著陸區,在地面搜救隊一時不能趕到現場提供救援時,航天員必須積極自救。救生技能訓練成了航天員訓練中的最重要一環。

  宿雙寧介紹説,中國已掌握了航天員海上、沙漠、叢林等各種地形和氣象條件下的救生技能。

  25天前,中國航天員大隊開赴發射現場進行船、箭、人合練。第一次登上飛船,楊利偉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

  他説,從那時起就做好了首飛的準備。正因如此,他在今天的出征儀式上顯得輕鬆而又自信。

  朝陽映照著聳入雲天的發射架,全長58.3米的運載火箭緊緊依偎著發射架。1999年11月至2002年的最後一天,先後有4次飛船在這裡發射成功。

  6時15分,進入飛船返回艙的楊利偉坐在了用合成材料特製的座椅上。返回艙內的一切,此刻都清楚地顯示在發射中心的屏幕上。

  9時整,倒計時數達到零位。火箭騰空而起,載著楊利偉開始了預計21個小時的太空之行。(記者賈永、曹智、奚啟新)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