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關注再就業:農民工和城市下崗工的就業故事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7日 13:31)

  新華社太原9月27日電 農民工進城,從一定意義上説,要從城市就業的蛋糕上分一塊奶酪。有人埋怨説,農民工搶了他們的飯碗。但記者採訪發現,部分下崗職工一邊抱怨工作難找,一邊又挑三揀四不願意幹。而農民們進城打工,不管是苦活累活,有活就幹,從不挑剔。

  鏡頭一:“只要有活,我們就幹”

  山西呂梁地區臨縣農民張啟進,今年22歲,打工7年。他從15歲開始,就來太原幹建築活,幾年下來,他已經從只會打下手的小工,成為了一名業務熟練的工長。記者在太原市美特好超市建築工地碰到他。

  我們同鄉在外打工的,幹的都是城市裏最苦、最臟、最累、最險的工作,現在建築工地上幹活的95%都是農民工。工地管理人員説願意用我們,是因為我們農民工有力氣,能吃苦,肯幹活。

  最怕的事:看城裏人的“白眼”,怕被城裏人叫做“鄉巴佬”“土老冒”,一些人總認為農民工素質低,覺得社會治安問題是我們帶來的,認為我們搶了下崗職工的飯碗。其實,我們是靠自己吃苦流汗掙來的,我們幹的都是城裏人不屑一顧、不願幹的活。

  最大的心願:是不白出門,有活兒幹。現在城裏建築活競爭太激烈,活兒不好攬。只要攬到了活兒,有了工程可做,我們舍得力氣做好。

  鏡頭二:“我靠誠實勤勞贏得信任”

  河南新鄉縣農民鄧有良,47歲,從事廢品收購。

  1993年到太原,剛開始,我每天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吆喝著收廢品,往返數十里地。兩三年後,我贏得了不少住戶的信任,目前主要在市中心大營盤、南內環路一帶收購廢舊報紙、電器等,並幫助一些居民打掃衛生或做點重體力活。收入由最初每月100多元逐漸上升至近千元,為在老家務農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提供了穩定的生活保障。

  他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我靠為人誠懇,勤勞踏實取得別人信任。我幹的活又臟又累,可能在別人眼中有些低賤,可我認為只要憑自己辛勤勞動掙錢的工作都是光榮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

  鏡頭三:“環境不好,沒辦法幹”

  地點:太原青年創業服務中心舉辦的再就業供需見面會上,記者碰到太原市一國有企業下崗職工胡小軍,他今年35歲。想找一份管理工作,可是轉了一上午,不是嫌離家太遠就是覺得工資太低,再就是環境不好,沒法幹。

  他説,自己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家裏動用各種關係才幫他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在一家國有企業裏坐辦公室。可是1998年,企業倒閉了。大家各謀出路,他找的單位不下十家,可總碰不上合適的工作。要麼是環境差,辦公條件太簡陋,他覺得掉架子;要麼就是離家太遠,不能照顧家裏人。

  太原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建告訴記者,太原五金機械廠曾有位下崗女工,在6家職介機構登記,花了不少仲介費,卻沒能找到工作。最後介紹她當保潔員,她覺得工作太累,而且太丟人不願意幹。還有一個下崗女工被安排到中學食堂做工,幹了幾天就不幹了。理由是早上五點鐘就要往學校趕,她有睡懶覺的習慣,實在起不來,長期下來吃不消而不願意去。

  這種情況,並非少數,據邵建介紹,每年他們接待下崗職工有1.2萬名,其中,因環境不好而推辭掉工作的下崗工佔百分之六七十。市場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下崗失業人員如果囿于陳舊觀念,拈輕怕重,挑三揀四,就業機會只會減小。(王永霞 劉讚)

責編:劉雅虹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