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洪水衝出來的莊臺“小政府” 衣食安全有保障

央視國際 (2003年08月04日 17:33)

  新華網合肥8月4日電 在遭受洪澇災害的沿淮農村,一個個為安置災民就地取土築起的高臺子上搭滿帳篷,這種叫做莊臺的地方是災民們賴以生存的場所,而臨時組建的莊臺“小政府”則肩負著保證災民有飯吃、有住所、有柴燒、有藥醫、有安全保障的重大責任。

  安徽省水利廳廳長吳存榮説,莊臺是中國沿淮地區一種獨特的防洪設施,也就是在泄洪區裏壘起的土石臺基,上面或建有民房,或搭著帳篷,供災民居住。發洪水時,居民不必遠遷,而是集中到這些小島般的臺基上生活。在淮河今年第一個啟用的蓄洪區--安徽省阜南縣蒙洼地區,這樣的莊臺大大小小有126個。

  35歲的李剛是阜南縣城一名普通幹部,7月14日,他被抽調到金黃村郎樓莊臺負責救災工作,成了小小莊臺上的“行政首長”。這一天,另外125名縣直機關工作人員也和他一樣,被分別派到縣裏125個莊臺負責指揮協調救災工作。

  李剛的胸前別著印有“抗洪救災工作組組長”字樣的胸牌,他指著胸牌對記者説:“我當過兵,感覺這個組長就像部隊裏的班長,是兵頭將尾,上級政府交待下的任務,不分大小,樣樣都得落到實處。”

  “發放麵粉、方便麵、燃煤等救災物資,幫助災民生産自救,清理糞便等都是我的職責。”李剛邊説邊拿出一個日記本遞給記者:“這是縣裏要求記的,一來作為考核依據,二來可以監督自己。”

  離開郎樓莊臺後,記者乘船來到郜臺鄉劉店莊臺,和郎樓不同的是,這裡看不到一頂帳篷,災民們依然住在自家的房子裏,郜臺鄉鄉長尹為川解釋説:“這個莊臺是上個世紀50年代建的,地勢很高,老百姓在這兒住了幾十年了,再大的洪災也淹不到房屋,但他們的耕地和一些生産資料損失慘重。”

  劉店是遠近聞名的“柳編之鄉”,記者在這裡看到家家戶戶都在忙編柳。32歲的村民安秀梅坐在自家門口邊打簍,邊笑著對記者説:“我只管編,有政府幫著賣,一隻筐能掙2元5角,一天編10來個,夠養家糊口的。”

  吳存榮説,安徽沿淮地區共有數百個莊臺,安置著40多萬災民。莊臺“小政府”除了給災民提供糧食和床舖外,還給每個受災戶分配了“應急六件”:救災麵粉、消毒藥品、煤爐、桶裝飲用水、蚊香、蠟燭或電筒。(魏書 周雷)

責編:唐峰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