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十五大報告摘要一:工作新發展和基本經驗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3日 10:50)
人民網消息:團十四大以來的五年,是跨越世紀的五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輝煌業績的五年。五年來,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共青團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努力把握當代青年特點和青年工作規律,團結帶領全國億萬青年在跨世紀新征途中取得了新的成就。
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團、教育青年,幫助青年牢固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和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始終把用科學理論武裝全團、教育青年作為全團的首要任務。以團幹部、大學生和各條戰線青年骨幹為重點,組織團員青年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和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抓住紀念新中國成立五十週年、建黨八十週年、建團八十週年等重要契機,以“黨在我心中”、“永遠跟黨走”為主題,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團屬新聞輿論陣地的作用,積極開闢網上青少年思想教育新陣地。
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以開發青年人力資源為著力點,大力推動青年創新創業,為經濟建設做出積極貢獻。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以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才為主線,廣泛開展青年農民科技培訓,積極實施示範推廣科技項目,帶動大批農村青年增收致富。圍繞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大力開展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和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引導青年職工熟練掌握職業技能,投身創新實踐,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圍繞科教興國戰略,深入實施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通過青年專家科技服務團、科技創新論壇、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海外學人回國創業等形式,充分發揮青年人才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圍繞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動員組織青少年參與生態保護和建設,完成工程項目882個,植樹造林280多萬畝,增強了青少年的生態環境意識。圍繞西部大開發戰略,開展博士服務團、青年企業家西部行、少數民族團幹部培訓等活動,為西部地區提供了信息、技術、人才等多方面服務。
充分發揮引領社會風氣之先的作用,動員廣大青少年參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了社會新風。五年來,共組織青年5000多萬人次參與扶貧開發、社區服務、大型活動、搶險救災等方面的志願服務,豐富了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各級青年文明號集體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促進了職業道德建設。大中專學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為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青年文明社區創建活動在活躍社區文化、方便群眾生活、優化社區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手拉手活動促進了廣大少年兒童互助互學、共同進步。希望工程五年共籌資資助82萬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援建4034所希望小學和一批希望網校多媒體教室,進一步倡導了尊師重教、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頒布《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引導青少年文明上網。組織青少年與“法輪功”邪教做鬥爭,弘揚科學精神,維護社會穩定。大力表彰“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和“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等青年典型。
著眼于青少年成長髮展的多樣化需求,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服務。針對青少年學習成才的強烈願望,深入開展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千宮百萬培訓、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等活動,幫助青少年全面提高素質。針對青年就業創業的迫切需求,大力實施幫助青年創業計劃、進城務工青年發展計劃,幫助青年提高就業和創業能力。針對青年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廣泛開展青年文化廣場、青年文化節等活動,組織實施團的“五個一工程”,活躍青年文化生活。配合有關部門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開展普法教育,深化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活動和青少年自護教育活動,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適應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新形勢,積極開闢網上青少年教育服務陣地,共青團信息化建設取得新突破。適應新情況、新趨勢,全團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中青網被列入國家重點扶持的8家新聞宣傳網站。建設了“血鑄中華”、“民族魂”和毛澤東、鄧小平等50多個專題紀念網站,形成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網站群。中國共青團網站被評為政府上網工程網站建設示範單位,以中國共青團網站為龍頭、包括300多個團屬網站的工作網絡,在各級團組織和廣大青少年之間架起了新型橋梁。啟動實施共青團縣縣上網工程,為實現縣縣上網、全團互聯奠定了基礎。
堅持黨建帶團建,大力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團幹部隊伍建設,團的建設邁出新步伐。貫徹落實全國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會議精神,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之中。紮實開展創建五四紅旗團委活動。在鞏固國有企業和學校等領域團組織建設的基礎上,努力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區、民辦高校等新領域的團組織建設。按照強鄉帶村的思路,大力加強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積極推進團建創新,探索出聯合建團、依託建團、社區建團、公寓建團等靈活多樣的團組織設置方式。按照黨中央的部署,紮實開展“三講”教育和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促進了團幹部隊伍建設。團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得到加強,探索了流動團員管理的新模式。加大發展團員的工作力度,目前全國有共青團員6986萬。切實加強推優入黨工作,共推薦299萬名優秀團員加入黨組織。
團的各項事業穩步發展。團屬新聞出版機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穩步推進體制改革,製作生産了大批優秀的文化産品。以民族地區和西部地區為重點,加強青少年活動陣地建設。團屬院校不斷加強學科建設,綜合辦學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團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青少年研究工作成果顯著。團辦實業在規範調整中實現了新的發展。青聯組織廣泛團結凝聚海內外各族各界中華青年,向各族青少年宣傳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積極推動內地青年與港澳臺青年的廣泛交流。學聯組織主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廣大學生學習成才提供了有效服務。少先隊組織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開展了各種健康有益的實踐活動。青年外事工作更加活躍,廣泛開展同世界各國青年和青年組織的友好交流,成功舉辦中越、中日、中俄等大型青年友好交流活動和APEC青年節,積極拓展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青年人力資源開發等國際青年項目合作。
在全國人民抗擊非典的鬥爭中,各級團組織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統一思想,迅速行動,週密安排,動員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廣大團員青年與全國人民一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團結互助、和衷共濟,迎難而上、敢於勝利,進一步弘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抗擊非典的新長城。
實踐表明,做好新形勢下的青年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以下基本經驗。第一,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始終保持共青團組織的先進性。第二,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第三,堅持圍繞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充分發揮青年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第四,堅持抓好培育“四有”新人這一根本任務,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質。第五,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第六,堅持以改革的精神推進團的建設,切實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責編: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