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瞬間讓我感動—新華社記者講述抗洪故事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13日 18:16)
新華社合肥7月13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李柯勇 張旭東 葛如江 董峻 )自淮河發生汛情後,新華社派出多名記者奔赴抗洪前線採訪,他們與武警官兵同乘小舟冒雨挺進,在簡陋的帳篷裏和受災群眾促膝長談;他們列席前線指揮部緊急會議,與萬人大隊伍深夜轉移……這十多天裏,無數動人故事如滔滔洪水,時時撞擊著記者的心靈。他們用筆“講述”了那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瞬間。
鎖上一扇“花開富貴”的門
(記者張旭東:到達江蘇抗洪一線以來,我的心情也如洪澤湖瞬息萬變的水情,時刻都在激蕩起伏:有緊張,有焦慮,有激動,有快慰。最讓我難以平靜的,是災區百姓的平靜。那天,我的眼淚第一次涌了出來。)
7月9日,盱眙縣鮑集圩哈灘村準備行洪,當地政府要求,除了留守保堤的青壯年外,其他所有人員必須當晚撤離。得到這一消息,我當即火速趕往哈灘,隨同淮河鎮鎮長王洪山採訪。
當時已是19時,陰沉的鉛雲籠罩在上空,幾隻小雞還悠閒地走在村內公路上,而眾多的人家戶門緊鎖,整個村子闃無聲息。但據了解,仍有少數群眾不願意離開。
在村中央,果然發現一戶。女主人王夕榮大媽正拿著盆子在廚房裏淘米,見我們推門而入,她一下呆在那裏,沒覺察盆內的米已經流淌到地上。
她喃喃地説:“我要等我老頭子回來再走……”她丈夫正守在堤上,她還像往常一樣給他準備晚飯。廚房內的爐火燒得正旺,屋裏的電視機、沙發、櫃子都沒有動過。
水勢逼人,不容猶豫。王夕榮一聲不響地揀了幾樣東西,裝進兩個箱子裏,蓋好蓋子,提在手上,然後轉身鎖好家門,緩緩向外走去。我看見。兩行淚挂上了她的面頰。
我忍不住幾次回頭去看她家已緊鎖的大門,猛然發現門上寫著四個字:“花開富貴”。我的淚水頓時奪眶而出……
有一種精神永不熄滅
(記者葛如江:有好幾次,災區群眾的生活讓我淚流滿面。但總有一種紮根于他們心底的精神鼓舞著我,那就是——無論經過多少磨難,從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不放棄希望。)
這個場景我永遠也忘不掉:85歲的邢家祥駝著背坐在自家墻根下,直盯著眼前的洪水,手裏捏著一隻乒乓球大小的土豆。不斷上漲的濁水離他的腳只差一尺來遠,房前的草棚已經被淹掉了。
“我看它什麼時候淹了我!等淹到房子,我就讓兒子來幫我搬家。”
“那還來得及嗎?”
“來得及,啥也不帶走,就拿幾件衣服。”
邢家祥住在王家壩水閘3公里外的邢郢村。面對腳下的滔滔洪水,他的鎮定的確不一般。
兩天后,我再次來到邢家祥家。洪水已退下,他仍然坐在屋前,一邊吃飯,一邊看水。政府給他送來一袋面,他吃上饃了。我説:“真沒白等,水被你嚇回去了。”他呵呵笑起來。
茅屋保住了,田裏的莊稼卻全泡了湯。邢家祥説:“我這輩子,已經蓋了十次屋了。政府不會讓我餓肚子,淹掉的明年再種。”
農民的胸懷有多寬
(記者董峻:這次採訪我接觸最多的是行蓄洪區的受災農民。為了抗洪大局,他們捨棄小家。中國農民,展示了江海一樣寬廣的胸懷。)
“秋天給淹掉了。”這個頗具詩意的句子出自王家壩鎮63歲農民劉敬寶之口,他的意思是秋收無望。我見到他時,他正坐在王家壩大堤上的帳篷門口,一邊揉腿,一邊抽旱煙。
王家壩開閘泄洪,淹掉了劉敬寶家僅有的兩間茅草房。由於時間緊迫,傢具幾乎都丟下了,帳篷裏只有一張借來的床、一張桌子、一隻火爐。那張破舊的木床只有一米來寬,劉敬寶和他老伴、兩個小孫子夜裏要全部擠在上面。
那是蓄洪後的第三天,這個臨時的家還沒來得及整理,滿地泥濘和雜草。劉敬寶必須穿著水靴、挽著褲腿出入,不然便滿腳是泥。他老伴正在摘一小把毛豆和十來根小蔥,這是他們剛從堤下的水裏撈起來的。
劉敬寶掰著指頭給我算賬:今年小麥欠收,蓄洪又把夏收後種的大豆、玉米給淹掉了。“莊稼加上房子,這回損失有個三四千元吧。”他滿臉的痛惜。
他説:“俺們不受淹,受淹的人指不定有多少。國家有難,哪能不幫忙哩!”
對共産黨員最掏心窩子的評價
(記者李柯勇:在抗洪前線,在每個莊臺、每艘船隻、每段險堤上都活躍著共産黨員的身影。在面對災難的關鍵時刻,我真切地看到,共産黨員總是衝鋒在前。)
淮河啟用唐垛湖行洪的第二天,我來到行洪區內的安徽省潁上縣前蔡村。前一天,村民鄭田雨哭了整整一夜,因為他家七畝大豆、兩畝桃園都被淹掉了,房子能不能保住也難説,見我時眼圈還腫著。
我看到,他家很多東西還沒有搬到安全地帶,不是不願意搬。因為覺得自家地勢比較高,水一時淹不到,他用自己的船先幫鄉親們搶運東西。村民告訴我,行洪當晚,這個50多歲的漢子就那麼一邊大哭,一邊搖船。
我誇他覺悟高。他臉立刻紅起來,兩隻腳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樣扭來扭去。“黨員幹部都這樣,俺能咋哩。”他説。
他説,準備行洪以來,村裏的黨員幹部連續三四天沒合眼,挨家挨戶作動員,幫大家出主意,下手幹活。村支書王學恩只顧幫別人忙,自已家被水淹了半截還沒來得及搬。
到淮河前線採訪以來,黨員的先進事跡我聽到的、見到的很多很多:淮河北岸的左東圩潰口,潁上縣委副書記武傑第一個跳進齊腰深的水裏搶險;潁上縣王崗鎮1134名黨員全部佩帶醒目標誌,以便群眾監督;霍邱縣委規定,從危險地帶撤離的最後一人必須是黨員幹部;六安市武警支隊30名戰士申請火線入黨,被批准的兩人冒著滂沱大雨在大堤上莊嚴宣誓……。
我一直在想,怎麼才能最簡潔、最貼切地概括抗洪前線共産黨員的特點,農民鄭田雨的話給我留下了極深印象。我問他對黨員有什麼印象?他琢磨半天,就答了一句:“幹活賣力。” 這是我聽到的對共産黨員最掏心窩子的評價。
責編:楊潔